数学与生活

2018-03-04 09:12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第二中学乔艳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数学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第二中学 乔艳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浸润在生活的阳光中。

一、提炼生活中的数学,以动促思

提炼“生活化”的数学,要求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提炼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八年级的“轴对称”,通过折一折(看图形有什么变化?)找一找(图形对折前后的关系)、比一比、想一想(生活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经过对折可以重合)、玩一玩(玩玩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你折叠后发现了什么?)等活动,即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

二、例题选取生活化,与生活密切联系

例题教学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如果在教学和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让学生倍感亲切,也能降低难度,擦亮智慧之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许多著名特级教师展示的成功课例,无不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生活式”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学本领。如:《弧长和扇形面积》,对九年级同学来说是不难理解,但趣味感不强,往往容易与立体图形相混淆。为此,我在教学时采用生活中的例子,“计算同学们每天活动的操场的周长,计算他们训练的长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教室墙上的扇形挂件面积有多大?”同学们分组,量的量,算的算,立刻有了答案,老师再变换不同的数据,学生也变换不同的角色,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既走进了生活,又学有所用,所以学生记忆深刻,学得扎实。

三、数学思维训练生活化,感受数学魅力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直观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贴近“生活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如教学“方案选择”时,可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比如“电话拨号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任选一种,A,计时制:3元每小时;B,包月制:50元每月(限一部个人住宅电话入网)。此外,每种上网方式都得加通讯费1.2元每小时。问,一个月内上网时间为多少小时,两种上网方式的费用相同?上网时间每月多少小时,那种方式合适?”让他们结合平时经验估算和计算。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运算,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要倡导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数学教学仍然不管实际应用,恐怕就不合时宜了。所以精心设计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统计教室内各种淸扫用具的数量、统计学校各年级各班学生人数及男女人数等,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劳动、调查等,真是一举多得。经过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直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

教学中要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基本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有用,强化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意识,深化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素养。让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热爱数学吧!你将拥抱美好,走进智慧!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