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术摄影作品的大汇集

2018-03-04 09:12赵俊毅
摄影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良友画报摄影家

赵俊毅

上世纪20年代,《良友》是我国极具影响力的一份综合性画报,它把新闻性、趣味性、知识性、时尚性、艺术性融为一体,画报面世时间不长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发行量从创刊号的7000册,陆续发展到4万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可小觑。1934年2月,在画报创刊八周年之际,为了答谢广大读者的厚爱,进一步扩大《良友》的社会影响力,良友创办人伍联德与总编辑马国亮等人商议,编辑出版了良友八周年纪念刊 《美术摄影专集》。

《良友》一向以美术为主,视照片为介绍及促进文化的主要工具,刊行八年以来,曾出版过《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摄影类的专集是续纪念特刊之后第二次出版的增刊。为了把《美术摄影专集》制作得尽善尽美,在开本设计上,仍沿用《良友》的8开本,开本之大是民国时期其他摄影集所不可及的。专集的封面采用七色橡皮彩色印制,图片采用影写凹版精印,可谓不惜工本。

专集编辑之初,良友公司曾向国内摄影团体及各地的摄影家广泛征集作品,经过精挑细选,最终选出53位摄影家的76幅作品。笔者统计了一下,在这53位知名摄影家中,南方的摄影家居多,北方的摄影家少;在南方的摄影家之中,上海一地的摄影家又多于其他地方的摄影家。分析其原因,一是良友公司的所在地就在上海,八年来培养了一批为画报供稿的摄影家群体,二是上海乃民国时期的摄影文化中心,这座城市的民间摄影团体数不胜数,摄影团体是培育摄影家的摇篮,一批又一批摄影家在摄影团体中崛起。从入选作品上看,上海华社有郎静山、胡伯翔、胡伯洲、朱寿仁、丁惠康、邵卧云、郭锡麒、左赓生的作品入选;黑白影社有陈传霖、卢施福、聂光地、徐雁影、赵澄、陈昺德、陈嘉震、徐德先的作品入选,由此可见,团体摄影家入选的作品要明显多于个体摄影家入选的作品。

上世纪20年代,美术摄影盛行两种创作方法,一种是把照片拍得越清楚越好,这种创作方法叫“清派”,另一种是拍摄或放大照片时有意识把照片弄得模糊,这种创作方法叫“糊派”。刘半农在《半农谈影》书中,从理论的角度谈及摄影创作中的“清派”与“糊派”,什么场景适合逼真的“清派”,什么场景又适合朦胧的“糊派”,刘半农“清”与“糊”的学说,影响着一批摄影爱好者。

《美术摄影专集》收录的76幅作品,题材包括风光、人像、体育、街景、花鸟、静物等,有些题材的作品已经超出美术摄影的边界,但良友画报社的编辑还是把它们归纳到美术摄影的范畴。1930年代初,国内少数摄影家有条件订阅国外的摄影年鉴、摄影画册,由此,他们对中国模式的美术摄影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糊派”慢慢落伍,“清派”兴盛起来,有些摄影家甚至慢慢地放弃了美术摄影,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卢施福就是一位勤于动脑、勤于思考的摄影家,当多数人仍在美术摄影圈打转转的时候,他已经把镜头对准了民众,《美术摄影专集》中收录的《泼水》就是从美术摄影脱离出的作品。

《美術摄影专集》虽沿用了传统的叫法,但美术摄影的边界被大大拓宽,除了美术摄影作品之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所展现,在这一点上,笔者不得不佩服良友画报社编辑们的远见卓识。1930年代初,《良友》出版的《美术摄影专集》不是某个摄影名家的个人专集,也不是某个摄影团体的作品专集,它是全国美术摄影作品的大汇集,所以它代表了那个时期中国美术摄影的整体水平。

endprint

猜你喜欢
良友画报摄影家
你有病吗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与幼儿画报一起读绘本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陕西画报航拍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用《良友》来修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