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抽屉”逆转时光

2018-03-05 18:37赵丽肖
当代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木工木匠木头

赵丽肖

30年前,木匠是一个相当受欢迎的行当。寻常百姓家里的衣柜、茶几,都是“私人定制”,男孩们的手枪玩具,也都是由心灵手巧、懂点木工活儿的爸爸亲手打造;然而到了15年前,最时髦的家具摆在店里,由工厂统一加工,木匠似乎从我们视野里消失了。现在,怀揣木匠梦的80后青年梁凯,以文创的方式,让木匠这门手艺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眼镜、平头、衣着简单干净,从外表看,梁凯和我们心里的理工男形象十分吻合,只有你看到他蹲在地上跟一块儿木头较劲的时候,才会发现他的另一面,理工男秒变小木匠。

这个木匠的梦,藏在梁凯心中多年,如果用一种宿命论来解释,也能说得通,从梁凯的太爷爷开始,祖传的手艺是木工。“我爸爸就是个木匠,那些年,村里会打家具的人都是男神级别的呦。小时候,我有很多小玩具也都是他做的,当时对他这门手艺就已经是深深地着迷了。”梁凯说,凿子、锯、锉刀的声音伴随自己从小到大,做一个木匠是一种情结,而且要做一个好木匠。

2001年,梁凯高中毕业,该考大学报志愿了。当时,互联网时代霸气初现,他跟很多年轻人一样,对计算机这种新玩意儿充满好奇和向往,便报考了电子商务专业。毕业之后,梁凯发现自己依然喜欢木头,想继承父亲的衣钵,但是,“我爸狠狠瞪了我一眼,没搭理我。”“然后呢?”“然后就没有了,那时候当木匠早就不吃香了。”梁凯乖乖跑去创业,办了个互联网公司。

创业几年,梁凯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还是木头。2008年,公司挣了点钱,梁凯底气也足了,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跟心心念念的木头打交道了。他用在互联网挣来的钱,承包了一个家具厂,又凭借自己的互联网经验,开了个淘宝店,卖订制家具。那段时间,梁凯一边跟工人们研究“地中海”风格,一边跟老师傅们学木工。车间里无法解决的,梁凯就去书里找答案。在他办公室的书架上,都是《做一个漂亮的木榫》《木工雕刻全书》《木工全书》这类的书籍。“这时候再跟家里说学木匠的事儿,已经没有什么阻碍了。我爸会跟我一起去选木料,告诉我哪种木头适合做什么。木性硬的榆木、槐木、水曲柳,适合做桌腿,木性稳定的梧桐木适合做桌面,不容易开裂和变形。”

从做家具到玩艺术

慢慢地,在家具厂车间玩儿木头已经无法满足梁凯,那里环境不好,重要的是,他追求的,并非工厂流水线式的制作,而是更接近于艺术的木工。

他去外地考察了一圈,决心为自己开辟一个木工坊。2014年年初,梁凯的“时光抽屉木艺实验室”在石家庄西南三环边上自己的工厂隔壁成立了,他有了一个专心玩儿木头的基地。

走进这个充满木头香味的地方,就走进了梁凯理想中的木头世界。墙上挂满了各种工具,还有梁凯亲手做的装饰架,桌子上摆的是各种“试验品”:木头手枪、小汽车、卡通人物大白,就连办公室的踢脚线,都是用小木桩子砌成的。

梁凯花“重金”购进了一系列的机器,这样一来,一个木质小玩意儿的所有制作流程,在这个工作室里就都可以完成了。“这些机器比工厂用的要更精致,更容易操作,但是也更贵。”

有一段时间,梁凯几乎要长在工作室里。“经常是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媳妇打电话喊我回家,我就带着正在做的小东西和砂纸回去,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用砂纸打磨。”

每天上午,梁凯都泡在实验室里,跟他心爱的木头作伴儿,脑子里不停地在琢磨着做个什么物件儿,或者哪块儿木头适合做点啥。可以说梁凯的眼里,全是木头。有一次在星巴克,他看上了人家的一张大桌子,硬是当场量了量,“嗯,有五米。”

虽然做木工的时候噪音很大,反而能让梁凯找到心里的宁静。“当你专心致志去做一件木器,其他什么都不用想,就是想怎么去完成它,把它做到最好,这时候外部的噪音根本听不见了,内心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

梁凯大女儿的幼儿园有过一个手工作业,他用树枝给女儿做了一只小鹿,“第二天帶过去,被老师高度赞扬。”这是梁凯可以想到的最早的木艺作品。

让人们释放手工制作的本能

“时光抽屉”向对木工感兴趣的成年人和少年儿童开放。梁凯说,很多人是带着儿子过去的,当孩子看着爸爸用锯、锉刀把一块木板变成手枪、宝剑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不仅仅有崇拜,还有跃跃欲试。“我们小时候,不也是看着爷爷、爸爸这样为我们做玩具,然后自己动手做一件玩具的吗?”

还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过来,亲手给自己做了一个手机支架,如今也已经爱上了这门手艺。

“这里和之前所有的创业项目都不一样,是兴趣和朋友推动着往前走,大家都想在这里寻找另一种自己,或者看着孩子在这里成为小时候的自己。”梁凯说,“做木艺的间隙,大家也坐下来聊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木工。因为木头终归是有生命的,或者说是有过生命的。它和铁器不一样,它有温度,冬天也不那么凉,容易让人亲近,还有生命感,一层一层的年轮,每一件木器都有自己的故事。”

“时光抽屉”木艺实验室成立后,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力量,远在天边的人和梁凯产生了关联。一位云南曾开过木器厂的朋友在工厂倒闭后,专门找梁凯谈能不能加盟,在云南做一家;还有一个巴塞罗那的朋友,彼此常在朋友圈互动,居然提出在当地建一个木艺工坊,寻求技术支持。“这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我去北京上海等城市考察过,大家基本上是以玩为主的,开始时我也没想着盈利,纯粹为满足自己和朋友的兴趣。不停有人提出来加盟,才让我萌生了做课程,再输出整店的想法。”

其实,在北美、欧洲、日本,很多地方从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木工课,木工课和数学、语文、英语一样,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欧美很多住在郊区的家庭,有工具间,到了周末,父亲带着儿子,修补房顶、草坪的护栏,父子之间叮叮当当的,梁凯说,这才是生活啊。

去年4月,梁凯在一个家具商场里开了一家木艺工作室,设置了系列课程,供会员选择。许多人在这里利用周末时间为爱人做了木质簪子,为自己做了笔筒、书架,为儿子做了木马、手枪……他还输出了三家店,其中为一所小学输出了一个木工教室,培训了教师,配置了木工课程,“希望所有的孩子在童年都可以有一个动手的场所,为自己做一件有意义的玩具。”

很多高级白领也慕名而来。不久前梁凯组织了一次公益活动,亲手挖一只木勺,为“星星的孩子”募集善款。有位企业高管参加了这次活动,花了三个小时自己设计打磨了一只木勺,没过几天她又来了,还要再做一个,她说自己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梁凯还开发了一系列定制礼物。十二星座木戒、刻着情侣名字的木笔,还有特别定制的木片U盘等,这些小小的物件,以木头为介质,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创意,为梁凯时光抽屉品牌带来了很高的人气。

母亲节的时候,梁凯看到妈妈越来越多的白头发,突然意识到自己陪妈妈说话的时间太少了,便在工作室里组织了一次“为母亲做一把木梳”的活动。“买一把木梳,花不了多少钱,而且可能比自己做的还要精致,但当你看到大家花费三四个小时认真去打磨它的时候,就会明白亲手去做的意义。”看到大家对亲手做的东西爱不释手,眼睛里闪着亮光,梁凯突然想到,用手去创造工具,本来就是写在人类DNA里的本能啊。

编辑:安春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木工木匠木头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同行是冤家
把麻烦挂在树上
同行是冤家
同行是冤家
黄木工
黄木工
为什么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