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灯塔种猪有限公司丹系长白猪的饲养实践与体会

2018-03-07 05:47,,,
浙江畜牧兽医 2018年1期
关键词:长白种猪公猪

,,, ,

(浙江灯塔种猪有限公司 31000)

孙逢来

(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浙江灯塔种猪有限公司于2002年底从丹麦引进长白原种猪110头,其中公猪20头、7个祖代血统,母猪90头;随后封闭饲养,直到2010年2月又从丹麦引进10头公猪,8个父系血统,一直饲养选育至今。

经过10多年的精心选育,现在已有丹系长白种公猪13头(6个血统);丹系长白基础母猪1000头,其中400头用于纯繁,600头用于二元猪生产。这批种猪体型外貌、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健康水平等都已达到国内丹系长白猪先进水平。

1 引种与扩繁

2002年底公司从丹麦引进长白公猪20头(血统7个),母猪90头;随后即封闭饲养,扩群育种,由最初的90头母猪扩繁生产一直到2005年底达到1000头母猪,基本达到了满负荷生产。

由于扩大遗传交流需要,2010年2月公司又从丹麦引进公猪10头,8个父系血统。到目前为止场内有公猪16头,10个血统; 400头母猪用于纯繁生产,600头母猪用于二元猪生产。

2 育种与实践

经过10多年来的精心饲养,长白猪的饲养实践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2003-2008年,引种后的适应期;二是2009—2014年,稳定生产期;三是2015年后,选育提高时期。

2.1踢除携带不良基因公母猪 引种后的前3年主要踢除黑斑、阴囊疝猪只, 2006年后主要踢除卧系、瞎奶头猪只。

2.2生长性能测定 2004年起参加浙江省种猪测定中心的全省种猪性能测定工作,2004至2008年选送的新丹系长白公猪,连续5年获得种猪性能第一名的骄人成绩。随后场内种猪测定工作正常开展,从2009年至2016年累计场内测定种猪17237头,用于后备猪的选育。

2.3全群公母猪基因检测 2008年公司对部分影响生产性能和健康的主效基因进行了分析和筛选。完成了236头猪的主效基因测定工作,包括氟烷基因、FUT1基因、KPL2基因、抗腹泻基因F4ac、IGF2基因监测。结果表明,猪群均为氟烷敏感阴性个体、检测猪KPL2基因均为正常基因型,没有携带精子短尾遗传疾患的个体;断奶前仔猪F4ac腹泻基因抗性基因频率大白为52%、长白为45%;而遗传缺陷(断奶后仔猪腹泻易感性)FUT1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其遗传易感性较强。根据监测结果淘汰了5头IGF2基因中GG基因型的长白种猪。分析检测结果为种猪选育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在选种选配过程中,兼顾表型选择和性能测定的前提下使育种群中有利基因频率加大。

2.4注重配种后代的繁殖指数同时兼顾近交系数的控制 灯塔种猪有限公司将近交系数基本控制在0.03,配种后代的繁殖指数必须≥0。因此将近交系数低于0.03血缘关系的公母猪进行配种。运用GPS生产管理软件制定配种计划表,在设定种公、母猪之间的最大亲缘相关系数的情况下,制定最优化的《种猪选配计划表》,按要求列出了符合亲缘相关系数限制条件的现有种公猪号码。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育种方案,兼顾各品种猪血缘间、血缘内的配种比例,再进行种公、母猪的选配。

2.5准确记录母猪繁殖哺乳成绩 母猪繁殖性能不只是反映母猪本身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仔猪出生及哺乳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因此,仔猪出生时除按全国统一耳号编制方法进行剪耳号外,将所有仔猪个体的初生重、乳头数、断乳重等繁殖成绩完整记录,以备进行后代生产性能测定时的仔猪初选。

2.6确定饲料营养配方 公司固定饲料原料供应商,根据原料质量和性能测定各类猪的营养需要,确定饲料配方和营养水平。

2.7优化种猪选育方案 拓展优化种猪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遗传评估技术;采用多性状混合模型估计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对种猪繁育方案进行了优化。运用GPS育种生产管理软件指导场内种猪生产管理,优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选育方案。

2.8注重公母猪的奶头选育 从2012年后公司特别注重公母猪奶头的选育,选种要求有效奶头数至少7对,并有意识的选留具有8对、9对奶头数的种猪留作种用。

通过以上育种工作和措施的实施,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成绩明显呈现逐年提升趋势。

3 纯种长白猪各年度繁殖生产情况

3.1产仔窝数情况 详见图1。

图1 各年度产仔窝数情况图

由图1可见,2003到2005年处于扩群时期,2006年开始达到了满负荷生产,年平均在800胎以上。

3.2胎总产仔和产活仔情况 详见图2。

图2 各年度胎总产仔和产活仔头数图

由图2可见,前5年总产仔有下降趋势,这是引种时猪群处于生长适应期,从2009年开始总产仔数开始上升并处于稳定阶段,到2015年又处于快速上升时期,2015年、2016年,总产仔分别达到14.23头/胎、14.61头/胎。与总产仔相似,前5年产仔数较低;从2009年后开始上升,特别是近两年上升较多,2015年、2016年,产活仔数分别达到12.41头/胎和13.02头/胎。

3.3母猪妊娠期统计 详见图3。

图3 各年度母猪每胎怀孕期天数

由图3可见,平均怀孕期116.80 d,总体趋于平稳,与其它猪种114 d相比,相差2 d左右。

3.4母猪胎间间隔期统计 详见图4。

图4 胎间间距天数图

由图4可见:平均胎间间距163.44 d。前三年因管理及母猪适应性影响,以及为了扩群需要选育较粗放,胎间距处于不稳定状态从2006年起加强了生产管理,胎间距基本控制在160 d左右,2016年降至156.08 d。

通过以上饲养实践可见,丹系长白猪确实是一个高繁殖性能的猪种,在灯塔种猪场已经适应生长,且可通过继续选育,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性能。

[1] 彭新社,顔静.新丹系长白猪生产性能的观察[J].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5,(9).

[2] 赵剑洲,谢水华.丹系长白猪在华南地区生长性能与繁殖性能的初步观察[J].养猪,2016,(1).

[3] 李琼华,雷树桥.广西桂宁丹系长白猪生产成绩优异[J].广西畜牧兽医,2013,(3).

[4] 苏光华.重庆新丹系长白种猪繁殖性能的表现[J].中国猪业,2012,(3).

猜你喜欢
长白种猪公猪
长白老林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