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

2018-03-07 06:13张培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青少年民族

张培龙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枫华学校,江苏苏州 215211)

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心理和道德以及信仰等,民族传统文化记录者民族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代表着民族精神,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发展,因此任何民族都要保护自身民族传统文化。我国进入到WTO之后,西方文化利用各种形式入侵我国的文化,冲击到我国的传统节日,形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本民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如何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1 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原因

1.1 政治经济原因

在近现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以西方经济为发展目标。这也是促使西方文化进入到中国。因为政治的原因,也会引起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改革开放之前因为中国人长期的封闭,很多中国人不了解整个西方文化,打开国门之后,中国人非常好奇没接触过的西方文化,并保持着宽容的态度。很多西方国家自认为自身发展模式是完美的,不断推进他们的文化,而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也就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

1.2 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而传统节日也是逐渐形成的,古代人们的生活环境比较恶劣,为了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人们利用祭祀等活动祈福,这也是我国传统的特点之一,节日大多目的为祈福,主题为吃喝,代表着人们希望实现丰衣足食。此外我国古代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封建社会维持时间较为漫长,在这个阶段形成各种传统节日,因此传统节日不免具备封建性和等级性等特征。例如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和元宵节,庆祝方式都是以家庭为主,中心就是家庭的长辈,但是现代青少年更加追求自由,因此很容易就会排斥中国传统节日。

而西方文化却是不同的,因为宗教信仰的影响,西方人十分崇拜自由,因此西方节日主题大多是各种宗教故事,目的就是追求自由和欢乐。例如西方的圣诞节和万圣节等代表节日,都是以群体活动为主,通过娱乐欢畅的形式度过,这些节日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可以将个体情感充分的宣泄出来,而这种形式更加体现当前青年人的意愿。

1.3 教育、传媒、经济利用的影响

当前教育促使青少年更多的接触西方文化,当代青年都是从小接受英语教育,因此他们很熟悉西方的文化和西方节日,其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我国当代教育化情况越来越严重,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提升,而没有去宣扬传统文化。西方节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青少年,我国实现了英语教育的大众化,在中共普及了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青少年都开始了解西方节日。因此当前缺乏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误导。很多青少年都知道圣诞节和情人节具体日期,但是却不清楚中国的七夕节和清明节在哪一天,同时也不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意义。

此外传媒发挥着推动作用,在圣诞节和情人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各种报纸和电视节目等都以此为主题,这样就极大的宣传了西方节日,但是却很少有报纸杂志宣传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大量引入国外影视作品,在人们的日常当生活中开始融入更多的西方文化。

很多商家在经济利用的诱导下,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在西方节日来临之前,利用各种方式售卖相关产品,或者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活跃了节日的气氛,但是面对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些商家却没有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2 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

2.1 弘扬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并且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例如春节是我国最重大的节日,也是全国多个少数民族共同庆祝传统节日。春节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例如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等,这些活动都代表着人们对于未来一年的期许。例如有我国传统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的清明节,我国清明节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大体上都是祭祀和踏青等。人们在清明节时候通过扫墓祭祀的行为追悼先祖,同时也表达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传统内涵非常丰富,而形成过程又非常丰富,因此我们不能轻易丢弃,需要加强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

2.2 创新发展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文化具备封建制度的特色,当代人们主要追求理想和自由,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创新,促使传统文化的发展。引导青少年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不能盲目的崇拜西方节日。我们要积极的吸收国外节日娱乐性和互动性等优势,这样可以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此外要大力倡导各个商家和传媒积极的推广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之际,可以利用各种传播形式宣传,这样可以唤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记忆,使其开始重视传统节日。

2.3 在教育方面加强联系传统节日

在初中语文课程当中融入传统节日文化,首先需要确定教学课题和目标,教学重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学题型,通过开发蕴含传统节日文化的课程资源,主要是为了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但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合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不能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否则学生也无法深入的了解节日文化,虽然课堂氛围非常活泼生动,但是却浪费了课堂时间。甚至一些课堂为了实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忽略了语文学科任务,导致学生无法掌握传统节日文化,同时也无法完成语文学习的任务。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联系传统节日,向初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观念,保证在学生心中深入植入传统问题,使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例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一起回顾端午节的习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说端午节要吃粽子,一些学生说端午节会赛龙舟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查找资料,搜集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人物故事,有的学生会说端午节和屈原、伍子胥有关,语文教师可以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总结讨论他们的生平故事,最终由小组选派一个人进行总结和发言。初中语文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端午节的视频,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针对传统节日,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和分组探究等方式学习,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节日的氛围当中可以端正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

3 结束语

中国传统需要通过教育更好的传承,如果当代教育只是传授科学技术,重视经济发展,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会具备爱国精神和民族情感。当今时代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在全球泛滥,而青少年还为真正的成熟,很容易就会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因此社会、学校、家庭都要积极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使更多的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产生自豪感。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青少年民族
我们的民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青少年发明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