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养成从他律到自律的理论依据及实践价值研究

2018-03-07 11:13李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自律理性事物

李娟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如今,文化软实力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各个国家的看法,是对国家评价高低、印象好坏的重要参照体系。道德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高,则它受人们的尊崇越高,同时也能体现出其全民道德水平也会越高。大学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国家新生力量,是祖国征战未来的主力军。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对推进国家繁荣昌盛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1 相关概念界定

在伦理学中,他律是指道德主体遵守并执行的外在行为规范,是受制于道德主体以外的某种力量。这个“某种力量”是“异己”的,是要受制于他人的。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就会受到社会中各种关系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些制约看似阻碍了我们的“自由”,限制了我们的行为,但他是从社会存在、从集体利益出发来对我们进行约束的,是为了这个社会上更多数人的利益着想。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时,我们难免会“眼花缭乱”,会做不出理智的判断,他律之所以是从集体或从社会的理性出发就在于个体能够通过社会的理性或者集体的要求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选择判断,合理调控自身对欲望的把握。

康德最早将“自律”作为道德的概念提出,他认为自律是“自己为自己立法”,自我内在的主动性让自己去遵守道德的准绳,自发自愿而非由强制力掌控。自律产生的不是“我们要去做到、完成”而是“我们本就应该这样做”,强调的是内在主动性。

停留在他律阶段的道德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道德,必须完成他律向自律的转化,拥有自律性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他律和自律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在他律阶段,逐渐地遵守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是道德自律的表现;在自律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明白要遵守更多的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又体现了道德他律。这说明了脱离了他律,自律既不存在也无法实现,同样,没有自律也就没有他律。其实自律的形成是一个思想认知的过程,必须通过接触、了解后,经过不断的实践,才会成为自身的知识财富。在道德养成的过程中,他律和自律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他律必然要转化为自律,如果他律不转化为自律,对道德主体就失去了道德的意义,它的道德性就是不完全的,道德就不能称之为道德。只有他律而没有自律,道德就会成为空洞的教条,而没有他律只有自律,也无法达不到修身律己的要求。

2 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理论依据

2.1 符合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事物的矛盾运动又是在相对静止状态下的量变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质变,这两种基本形式的相互交替中进行的。量变转化为质变,质变又继续发生新的量变,在量变中有些许、不影响事物的质变发生,在质变中又有新的量变的扩张。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量变到根本质变,如此循环往复,无限发展,这就是质量互变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有序性和阶段性,新事物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道德的发展也不例外,一般说来,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再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发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都是个体道德发生的发展,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的规律,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道德发展的这种有序性和阶段递进性表明,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质变规律在这里同样发生作用。

2.2 符合外化到内化的规律

道德主体由他律转向自律,不会轻易地实现。事物的发展有着自己内在的发展机制,也就是微观的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外化”到“内化”,由认识到情感到信念,不断反复的过程。道德他律阶段,或慑于规范的惩罚,或慑于他人的威严,道德主体往往外在表现得非常顺从。随着道德主体不断加深道德认知、获得更多道德经验,道德主体逐渐产生了独有的道德认知,它在原来的道德认知上新有了自己的思想,是在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出现了道德认同阶段。随着这一阶段的不断丰富,道德主体独有的道德思想成熟,他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在认同的基础上逐步忘却外在性、强制性,将其内化融入自己的思想。这时,道德主体对外在规范的印象已经不再是最初被动地遵守、教条地执行,而是内心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达到了理性活动与意志活动相统一的阶段。

2.3 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

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情感,进而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发展,归根结底就是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实际上就是道德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道德认知的感性阶段主要是指对道德的“生动的直观印象”。它能为道德主体从道德现象中得到一种感性的情感。 没有这种关系,道德主体的认知就没有对象,也就不可能有关于道德现象的认知。但仅凭道德认知还不足以把握道德的现象的本质。因此,还必须上升到道德认知的理性阶段。道德认知的理性阶段是通过对道德现象的深入分析、反复去感受和体会,它把道德现象中积极的、消极的因素归纳整理,再深刻铭记,是对观点的提炼和重新认识阶段。

3 从他律到自律的实践价值

3.1 体现了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升华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这一阶段既是他们人生中最青春烂漫的成长时期,也是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等各种素质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社会上存在诸多问题,如行业竞争加剧、生活方式多样化、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冲突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许多大学生的认识处于迷乱、茫然的状态。而推进他律到自律这一转化过程,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教育,对于道德认识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不断提升,与之相应的道德判断、选择等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对于一些道德问题会有更加成熟、理智的看法,他们会向着心中所想的、认为正确的并且一直信仰的观念前进。相较之前的道德他律阶段,自律阶段的大学生能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有着更为正确的取舍。

这一过程离不开道德认识的不断加强。只有不断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可能实现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变。道德认识是道德发展之根本,道德的开展不可能离开道德认识而稳步前进,道德的发展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人,而人推进事物发展首先就要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检验自己的认识直至形成客观的、接近真理的认识。道德认识促进了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同时这一转变也体现了道德认知是一个的不断提高、发展的过程,是道德认识的升华。

3.2 体现了大学生道德判断趋于理性

道德判断是对道德现象的理性的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是道德能力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它对于我们道德行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由于道德主体的生长环境不同,每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道德体系,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中,我们秉持着一致的道德原则,但一些小事中我们的道德观念可能不会完全一致。社会中可能会存在着人云亦云的现象,这正是缺少独立道德判断的表现。促进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目的就是提高道德主体的道德认知,增加道德主体关于道德的理论基础,增加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能力,在面对道德问题时能够更理性、更快速地做出道德判断,并落实到道德行动。对周围还在犹豫不决的人做出正确的道德引导,而不是盲从于他人,或者因为各种问题而放弃发表自己的看法。道德自律阶段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行为有着更理智的掌控,面对问题时也能更加客观地去分析、解决,是道德判断趋于理性的表现。

3.3 体现了大学生道德情感的提升

道德由他律转向自律,是道德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前进的表现。这其中道德的相关因素,如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理想等也必然会有提升。事物的各项因素共同进步才会推动事物的整体前进。道德信念的坚定、道德理想的树立、道德经验的增加、最重要的就是道德情感的提升。道德情感是引发我们产生道德行为最基本的要素,它以无声的方式影响我们道德行为的产生。“人的心灵不仅易于感受同情的兴奋,它也深深地渴望把自己的情感交流给其他的心灵并得到他们对于这些情感的反映。当我们高兴或痛苦时,我们渴望人们都表现出我们的快乐或者悲痛;当我们在爱或恨、在崇敬或轻蔑的时候,我们努力地传播我们的情感,而在周围人们的情感与我们不同的时候,我们就觉得痛苦。”当我们对别人表露出情感时,也自然而然地表露了我们的道德意识、道德素养。这种情感的流露比语言更加深刻、生动。道德自律的实现说明了道德情感愈加理性、丰富,相对于普通的情感有了质的提升。

4 结语

人们依靠道德也就是自己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我们的社会秩序,自律就是道德最本质的体现。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更应该注重道德修养。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仅是高校建设的要求,更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然诉求。

[1]翁光明.马克思主义原理绪论与哲学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金筱萍.论道德他律到自律的形成发展规律[J].咸宁学院学报,2007(1):1-4.

[3]万俊人,焦国成,王泽应,等.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自律理性事物
美好的事物
只有自律,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能自律者为俊杰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奇妙事物用心看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