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几点要求

2018-03-07 18:38王风德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生物作业

王风德

摘 要:生物课作业布置中注重学情,采用适量、表述及趣味性、灵活性、目标要求不一等原则,对学生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效果明显,有效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无胃口,学困生吃不动或吃不了的问题,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作业;分层设计;生物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分层设计作业,将有效解决优等生吃不饱、无胃口,学困生吃不动或吃不了的问题,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課堂教学的效果有很大帮助。

学生作业分层设计也并不是我们随意地把作业分成几部分,让学生进行挑选,或教师安排布置。我认为,在初中生物作业分层设计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学情原则

认真进行学情分析,充分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观察和记忆能力,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记忆和学习一般和不喜欢学习的三部分;也可以根据学情分得更细些。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学生,更好地施教。针对他们的表现设计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随着老师对学生的了解,这个分组并非固定,通过一段时期要进行变化。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分组情况,在设计作业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对于思维能力强、善于钻研的学生,设计作业时多设计一些提高性的习题,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设计些让他们动手操作的作业,让他们亲身体验知识,防止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如:采集植物标本,养殖小动物,然后写出自己的收获等。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我们设计些能开阔思维能力、巩固知识的题,使他们有紧迫感但不会丧失学习信心。对于思维比较慢、理解能力弱的学生,我们应该设计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适量原则

现在,有许多教师盲目地追求成绩,往往在设计作业时,采用题海战术,叫学生反复训练大量的各类题型,以达到“以多取胜”的目的。然而,这种“舍本逐末”的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会使学生一味地模仿,照搬照抄,思维空间被堵死,机械式的训练造就了思维定势而抑制了创造性发展,大大阻碍了学生创新的思维发展,使学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总之,搞题海战术对生物学科是弊多利少,得不偿失,最有利于学生的复习方法应该是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和训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再提升。所以,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布置作业时,对于优等生,让他们做几道能力提升题,然后适量设计些实践作业,开拓他们的视野;对于中等生,设计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习题让他们加深理解,并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对于学困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注重学习方法、记忆方法,让他们根据兴趣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有利于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采用表述原则

学知识有许多学生都能做到,但将学过的知识讲述出来,往往让许多学生为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所以,为了将知识系统化,转变成自己的知识,我们就要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表述出来,如布置做作业时,让学生将学过的内容讲给同学听,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应不同。长期坚持,就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四、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如讲解节肢动物时,让学生动手捉只节肢动物,并给家人或朋友讲解昆虫的结构和特征。又如讲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时,让学生在家试制作米酒或酸奶,体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五、灵活性原则

对学生分组后,在设计作业时,我们也可以为同一层次的学生布置两种或几种作业方案。让学生自己挑选符合自己意愿的作业。如我们在学习“鱼”时,为优等生设计了三种并行作业,让他们挑选一个来做。①自己给家人或同学讲述鱼的结构和特征。②与家人解剖鱼并将解剖时看到的或想到的与同学交流。③寻找鱼的有关资料和书籍,并阅读书籍或观看视频,将得到的收获给同学讲解或分享给同学。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给了他们主动权。所以,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突显出作业的灵活性。

六、目标要求不一原则

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要求他们。对分层的学生采用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在进步,极大地增强他们的乐学感。

分层设计作业并不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布置几道试题作业就算分层作业。教师要将每个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能力以及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等摸清楚。要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和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需要鼓励的还要鼓励,该批评的要批评。要求教师将工作干得更细、更具有针对性。

总之,科学合理地分层布置作业正好照顾到日常情况中所说的“吃不饱”“吃不了”的两头难的问题。这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辅助方法。

注:本文系教育教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生物作业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的探索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