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性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7 19:17汤春艳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分组布置作业

汤春艳

初中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生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多年的数学从教经验发现,初中是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开始。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采取办法,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数学打好基础。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许多尝试,发现采取差别性教育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效果比较好。下面我就将这一方法的具体操作思路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合理分组

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的数学成绩相差不是太大,但是作为教师,一定要看到这种差距,一个数学成绩100分的学生和一个数学成绩98分的学生,看起来只有两分的差距,但是他们的数学素质可能就相差甚远了,如果加大区分度,增大题量,他们的差距一下就显示出来了。我的做法是在学生学习一个月左右,进行一次摸底考试,真实地掌握学生的数学水平,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解题中方法运用恰当、数学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强的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并不是成绩最好的,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判定能力);第二层次是基础题做得比较好的学生,成绩一般在班级中处于中上等的地位,这些学生数学素质不是拔尖的,但是是学习比较刻苦的;其他学生就属于第三个层次。我这样分组的初衷并不是偏袒哪个学生,也不是歧视哪个学生,而是为了合理分组,使他们的数学素质和成绩能进一步提高。合理分组一定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一个学习小组中应该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不能强强联合;第二,分组时还应该注意学生的性格特点,内向的、外向的、身强力壮的、弱小的、口才好的、口才差的等等,这些都是考虑的因素,不能唯分数而论;第三,分组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意见,第一次分组的时候,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待以后他们熟悉了还可以进行调整。除了以上三点外,教师还要仔细了解学生自身的情况,多和他们沟通,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相信自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最后需要强调的就是,教师对待所有的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袒,教者,父母心,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學生的尊重。

二、课堂教学方面,依据分组,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考虑,将差别性教学合理应用在课堂上,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能学有所获。在授课时,对于已学知识的回忆和再现,可以让第三层次的学生来完成,如果能回答正确,教师要适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这方面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词汇,这样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这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新授课中的一些基础性内容要靠第二层次的学生来完成,对于这些学生的评价一定要中肯,一是一,二是二,既不能文过饰非,也不要刻意压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难度的问题、需要推理判断的问题,就需要由第一层次的学生来完成。对于这些学生的评价,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因为这些学生自视头脑聪明,一般好高骛远,比较自大,过分称赞和表扬并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当他们回答正确时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他们有成就感。但是一般情况下就事论事,就题论题,不过分渲染,也就是说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当他们回答错误时一定要帮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做法,让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使他们能心服口服。这时候就是不批评他们,对他们内心的触动也是非常大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些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根据需要也可以互换他们的角色,这些具体的方法只能在现实的教学中视具体情况而定,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

三、布置作业,要有梯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作业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教学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已学知识,并能使已经记忆的东西得到强化。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作业要有合理梯度,不能千篇一律,使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这样就会使作业的作用大打折扣。我举一个例子来具体说说我的做法:在讲解完一元一次方程这节内容后,给第三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中等难度以下的解方程运算,布置一些难度不大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给第二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中等难度以上的解方程运算,布置一些难度中等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给第一层次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大的解方程运算(综合性强),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应用题目,并且还要求他们结合生活实际编制一些简单的应用题目。这样就会使他们各有所获,并且使第一层次学生的数学潜能得到挖掘。

总之,初中教育是普及教育,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不是把学生全部培养成陈景润、华罗庚式的数学大师,而是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使他们的知识每天都有所增加,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健康,每天都进步着,也算是一种成功。差别性教学根据学生差异,可以一对一地处理学生遇到的困境,这正是初中数学教学所需要的。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分组布置作业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