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018-03-07 19:42任玉芳
新课程·中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立德教学方式学科

任玉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德育和学科核心素养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都是需要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地理教学应该遵从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道路。

一、“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时代教育的呼唤

教育问题关系国家大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没有良好的品行,没有良好的德行,就如同大厦地基没有打好一样。只有从少年儿童抓起,坚持终身教育的理念,才能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新课程改革已经深入人心,素质教育也已经全面铺开,但是目前的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以考试为导向,盲目地追求分数,重智轻德,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得不到展现,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培养。这与时代要求、科技创新发展的形势不相符,只有符合时代“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标杆,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德行、有创新才能的真正人才。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原三维目标的升级,是未来地理人才发展应该具备的要素,只有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才能最终满足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

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是文化积淀: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包括概念、原理、规律等);自主发展: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学习,进而设计、管理、完善自己的发展,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明确分工)、实践创新。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能够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了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地理品质等多方面的内涵。

由此可见,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的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家国情怀。

三、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途径

1.细化地理课程三维目标的核心素养表述是行动指南

核心素养的内涵比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内涵更为宽泛。因此,难点在于如何在原有三维目标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清晰地表述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取向,让三维目标成為地理核心素养的“行动指南”和“操作说明”。

在平时备课的过程中,我尤其重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分析,并渗透在实际教学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集合本地资源,将学生所学与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对祖国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转变教学观念,革新地理课堂教学方式是根本行动

教学方式的革新是新课改的重头戏,是让课程发生重大转变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才能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才能成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在这种习得、体验、感悟、内化和外化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是引领,革新的是教学方式。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地理学习与实践体验联动,自主学习与交往学习交互,这些都是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现代教学方式。

目前,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当堂检测四个环节,我在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因此,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是教师应重点把握的地方、重点转变的地方。

3.构建开放、实践、体验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关键环节

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指向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它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它是新课程理念下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课程体验而感悟到的“自由成长”。因此,构建开放、实践、体验的地理课堂,让知识和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成长,是构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关键环节。

4.统筹其他学科、环节、阵地、力量,强化育人功能是有效手段

地理学科不是单一存在的,通过统筹优化更能增强其育人育德的功能。

第一,实现学科间的统筹,将语文、历史、地理、品德、艺术、体育等学科综合起来,借鉴相互的优势,发挥其综合育人的功能。

第二,实现教学过程的统筹。将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五个环节整体规划,统筹设计,实现各环节有效配合,优化它们的功能。

第三,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五个阵地,形成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环境。

第四,实现教育工作者、相关热爱教育工作人士的统筹,如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的统筹。通过统筹发展这些人士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倾斜,从而形成合力。

先贤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新时代、新时期,领导人也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确立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并要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学时代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为人格健全、情感积极、品德良好的有用人才。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立德教学方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超学科”来啦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