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领,彰显课堂璀璨之花

2018-03-07 09:48嵇学丽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导学案

嵇学丽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被提出,强调“以生为本”。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与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在“生本课堂”的理念下,主要介绍本校语文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艺术。

关键词:生本课堂;导学案;编制和使用

我们淮州中学语文导学案的编制主要由这几环节组成:【自主预习】【活动方案】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等、【检测反馈】【知识链接】。这充分体现了生本课堂的要求。

一、语文导学案的编制

兴趣是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程度是影响高中学生学习语文动机的一個重要因素。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积极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自愿主动地去学习。因此,语文导学案的编制要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维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习动机。

1.语文导学案的编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设计问题的梯度,激发学习的兴趣。编制导学案【活动方案】中的活动时都以问题的形式创设。例如《雨巷》活动一:(1)雨巷》是通过哪些意象来组成凄清、哀婉这一情境?说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看法。(2)“丁香一样”的姑娘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根据《雨巷》创设的情境,放飞你的思想,进行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这样设计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有助于学生尽快进入角色,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手法、思想感情、写作技巧、篇章结构等方面,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文章,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学习文章,让学生思考回答或教师分析教材处理方法。

其次,注重操作的效度,调动学习的兴趣。在每篇导学案的编制中,我们设计了【活动方案】的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小组充分讨论、交流、合作。每人分工、目标明确,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最后代表发言汇报成果,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通过我们对语文教学内容有效度的操作,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寻找中培养语文学习的“语感”,使学生在语文课文文字说明和图解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最后,联系生活的力度,培养学习的兴趣。每篇导学案的最后【知识链接】这一环节,我们会派送给学生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专业术语的解释和本课相关的名言名句等一系列知识,让他们联系实际,激起情感的共鸣,培养兴趣。当学习材料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此才有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2.语文导学案的编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归因

我们在编制语文导学案时,设计了【自主预习】这一环节,完成他们所能完成的并且提出他们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这样,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正确的归因,激发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自我责任感。【检测反馈】这一环节,就所学的重点知识及时进行检测,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因此,形成合理的归因,让他们有的放矢、努力付出,才会不断追求卓越,只要辅以科学的方法,他们就会成功。

二、语文导学案的使用

在日常使用导学案的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生的学情,适时的调整教学节奏,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1.老师由领导者转为服务者,根据课堂学情,采取参与性教学模式

例如,在使用《劝学》第一课时导学案【活动方案】活动一:解释下列黑体字,如有古今异义或词类活用要指出来(黑体字“已、中、輮等”)、活动二:翻译重点句子并且标出特殊句式时,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你存在的问题,对学案进行修正,最后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汇报成果。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参与式课堂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分子,老师只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复杂问题方面,老师并不能直接为学生指出所谓唯一正确道路,相反,旁敲侧击,给学生自我判断提供充足材料即可。

2.老师不能被导学案束缚,应丰富教学形式,寓教于乐

导学案在编制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课堂的主体框架,但我们在课堂使用的过程中,不能被其束缚,应根据自己的课堂实时地调整。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导学案【活动方案】活动二:问:如何理解该剧的语言特点?老师先作提示介绍莎士比亚戏剧诗化、散文化的语言特点。即便如此,这个问题理解起来还是有点难度,我实时地调整学生讨论的方式,让他们进行情境朗读体验,挑选男女模拟朗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表白,感受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课后,还让他们主动设计戏剧,通过肢体表演将文字表达的含义传递出来。这样,不仅仅就为了导学案教学而教学,还丰富了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生本课堂”的理念下,我想有了对导学案的精心编制和用心地使用,优化了语文的课堂管理,彰显了教育的艺术。

参考文献:

[1]黄晓娟.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

[2]葛秀春.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孙妮妮.论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0.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导学案
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