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空间的课程

2018-03-07 09:48王天翔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同步初中信息技术

王天翔

摘 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范围内,教师的主要任务仍聚焦于对相关知识体系的传递。为此,应建立起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外同步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外;同步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考察目前的教学现状后发现,单纯依靠课堂教学环节仍难以满足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有效掌握要求。所谓“有效掌握”可以理解为,能将信息技术课堂知识转换为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难知晓,在有限的教学课时范围内,教师的主要任务仍聚焦于对相关知识体系的传递。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应建立起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外同步教學模式。那么又如何理解“同步”二字呢?显然,“同步”不能从时空维度上来理解,而只能从课堂知识的逻辑连贯转换上来理解。因此,这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在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中也遭遇到了诸多困境,而在克服了这些困境后可以感知到,这种“穿越空间”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够较好地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存在的不足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可以将不足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模糊

教学目的不仅包含教学目标,还含有教师教学的价值取向。这里所存在的教学目的模糊问题,便出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在与同行交流时感知到,他们仍简单地将信息技术教学看做是一门课程教学,而不是从该课程与信息化时代下的能力要求相适应来理解。这样就无法使他们跳出课堂教学的固有思想。

(二)教学手段固化

以课堂教学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似乎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常态。就这一教学形式而言,并不存在什么问题。但局限在教材体例下的知识传递和应用能力训练,实则无视信息化时代对互联网思维方式的要求。而且,以教学任务来替代学生的实际应用需求,则势必会抑制他们互联网思维的形成。

(三)教学评价单一

不难发现,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师的教学将起到导向作用,而当前较为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则束缚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意图。何为教学评价单一?即以学生知识应用掌握程度为考核对象,便产生出了以上以考核为特征的单一评价方式。

二、对课内外同步教学模式的解析

引入课内外同步教学模式,这里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对该模式进行解析:

(一)对教学目的的解析

无论是从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性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入手,都需要打破现阶段教与学之间的狭隘关系。具体反映在,信息技术教学应将重心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并使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兴趣和各种任务来自主拓展自己的应用能力。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将教学延伸至课堂以外。

(二)对教学手段的解析

既然已经提出了需要将教学延伸至课外,那么必然也需要打破现有教学手段的束缚。信息技术教学毫无疑问需要与信息化平台相联系,而正是基于这种联系便能支撑起课堂内外的教学需要。特别对于课外教学而言,依托即时信息交互平台,教师便能在其中起到教学引导、组织、管理的职责。

(三)对教学评价的解析

不难知晓,课内外同步教学属于开放式教学范畴,那么同时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性,在教学评价机制的设计上,则应以“成果”而不是“分数”来作为最终评价结论。

三、实施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这里以“网上资源搜索”教学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实施策略:

(一)理清知识到应用的转换思路

前面已经指出,课堂内外应反映在知识向实际应用能力的转换上,且需要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任务作为具体的能力构建载体。因此,教师在讲授“网上资源搜索”知识时,应结合具体的教学知识点有目的地探寻,且又具有趣味性的应用途径。为此,笔者偏爱将一些影视作品作为搜索的对象。

(二)建立QQ群支撑课外教学平台

建立QQ群不仅能够方便教师的课外教学组织与管理,也有助于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制。上文提到了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而通过QQ群的建立则能够在该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目标。而且,之所以建立QQ群而不是微信群,归因于当前初中学生更习惯于使用QQ。

(三)课堂预设任务交由学生完成

暑期电影《战狼2》十分火爆,许多学生也观看了这部极具爱国主义色彩的电影。为此,教师便可以结合网络资源搜索任务,设计出对电影男女主角个性信息搜索的任务。而且,搜索不等于下载或粘贴,还要求学生能用文档编辑知识整合这些资料,并以报告的形式提交。不难发现,这将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参与度。

(四)线上线下同时满足教学需要

这里的线下指在校学习时间点,线上则指课外学习时间点。对于满足线上教学需要而言,则在于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资源搜索的思路,当然只能是点到为止。而且,在校内也可以通过QQ群来解答学生所提出的疑问,并以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引导他们自主解决。

本文认为,在有限的教学课时范围内,教师的主要任务仍聚焦于对相关知识体系的传递。为此,还应建立起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内外同步教学模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包括:理清知识到应用的转换思路、建立QQ群支撑课外教学平台、课堂预设任务交由学生完成、线上线下同时满足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楼利光.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5(2):64.

[2]华多.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内翻转”教学方式中的应用[J].俪人(教师),2015(6):91.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同步初中信息技术
素质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时间统一系统秒同步故障远程预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