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兴趣教学之我见

2018-03-07 09:48瞿翠萍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语文教学

瞿翠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语文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而一切良好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兴趣的激发,只有当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才能更容易地让教师的教学展开,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综合素质;语文教学;兴趣的激发培养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而不再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学需要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探究。想达到目标就需要教师通过努力的工作与学习,探索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于兴趣教学的体会以及建议。

一、提升教师自身素质,营造和谐氛围

有人曾经说过:“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想向上攀登,就必须先拥有牢固的基石。教育学生的前提应该是教师本身的知识储量足够,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識,来拓展与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能根据学生的问题而给出正确的解答,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渊博的学识只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这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效果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就是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感觉到提问题不是丢人,阐述自己的想法不是爱出风头。

要想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人格力量才是教育的第一力量,要用爱对待学生,正如高尔基先生说过的:“你不爱孩子,孩子就不会爱你,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教师要尽量多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要去爱每一个学生,根据中外探究得知,一个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智力能够超常发挥,而一个得不到教师关注的学生,智力只能发挥到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教师的爱是一个温暖的太阳,它能温暖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当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仅要爱孩子,还要学会如何爱孩子,教师可以通过肯定、欣赏和幽默等极具智慧的教学艺术来进行教学,优秀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位优秀的淘金者,要从学生身上找到发光点,去肯定学生,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要去欣赏学生的想法与作品,让学生产生创作的动力,要用幽默的方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愿意和你交流,只有学生愿意与教师交流,从内心深处接受了教师,教师才能知道学生哪方面需要帮助,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制订方案,让学生得到成长。

二、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面临着许多压力,有来自升学考试的压力,有着父母期待的压力,甚至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比较也会形成压力,适当的压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是压力如果过重,就会起到反效果,不但让学生的学习效率上不去,就连学生的心理以及身体健康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面对着这种压力学生在课堂上会显得很压抑,因此除了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做一个好之者,做一个乐之者。

面对故事,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乐于接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来搜集相关的故事内容,用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的课本中《观沧海》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让学生背诵,而后教师再简单地讲解,这样就算学生背会了《观沧海》的内容,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不如教师先给学生讲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将作者曹操的一些事迹告诉学生。因为学生本就从书本或者电视剧中了解过曹操,两者相契合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也会让学生明白先前看到的内容是否是正确的。

除了讲解有关于教学内容的故事,教师还可以善于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本身就具有音像结合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学生的兴趣更容易激发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在教学之上。比如,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只是单纯的背诵学生很难理解诗人的那份情怀。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晦涩难懂的诗词内容转化为一个直观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诗人的那一份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通过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

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善于引导,让学生主动站起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影响学生,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总而言之,想要真正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努力来探索出更多帮助学生成长的方法,为素质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熊毅.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王萍.开心课堂,让师生共享生命之成长[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语文教学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