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3-07 09:48秦艳霞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

秦艳霞

摘 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然后主动去阅读,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呢?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家长配合老师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注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乐趣。

关键词:阅读;兴趣;方法

语文阅读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任务。从小的方面来说,阅读的学习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有效的途径,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优秀文章的严谨结构、优美的辞藻用语;从大的方面来讲,阅读是学生了解外界的窗口,學生在阅读过程中,汲取文章中所包含的内涵、精神领略并逐渐培养自己的良好品格。阅读,从我们小时会识字开始就贯穿于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因此阅读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愿意去主动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学生从被动的转为主动的行为方式。在内心的驱使下,学生能够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阅读,这样,学生就会领悟得更多,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体会到阅读中的乐趣。关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方式,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文章简况设趣法。在一篇课文的开始,老师可以先讲给学生文章中的一些有趣的片段或是文章故事的概括,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产生浓浓的好奇,对阅读全文有强烈的欲望。

2.随势推荐阅读法。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个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热播,此刻这本小说也在适时畅销。因此,我想给学生展示一些影像作品、图片、音频等,先让他们产生对文章故事的兴趣,再鼓励他们课下主动阅读文章文本。这样的效果可以使学生主动去阅读。例如,电视剧热播新版的《红楼梦》,就可以先建议学生观看电视剧作品,之后推荐学生在此基础上看看原著,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更容易去理解原著的内容情节。

3.设问悬念调味法。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时,学生难以一口气阅读完,这时,就需要老师将文章按大意分为几个部分,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每一部分的阅读任务。在开始下一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产生探索的好奇,带着问题去阅读,让学生产生继续阅读的渴望。

二、鼓励家长配合老师共同促进学生的阅读

阅读,其实在课堂下花费的时间更多。家长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阅读资源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有些家长过分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他们反对学生去看一些与教材书无关的“闲书”,这样的思想是大错特错的。反之,家长要给学生购买有营养的书籍,订购班刊、杂志等,让孩子在闲余时间增大自己的阅读量。除了要鼓励家长积极配合老师,老师也要建议每个班级设置一个读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此地,并相互借阅,充分利用阅读资源。

三、注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阅读教学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环节和体系,从盲目地阅读变得有目的性,有艺术性,再到鉴赏的环节,最后再到细节上,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文章的脉络、手法、结构,以及思想感情,而且要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目和阅读材料。

1.朗读法。朗读是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时候不仅仅靠的是语言规则,而是语感。语言的发生,必然伴随着思维的活跃。将文章读得朗朗上口,对于文章里边的格调有了熟悉,就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正如俗语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毛主席年轻时,就采取了“大声朗读”和“高密度朗读”的方法,朗读是阅读中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要努力实践这一阅读手段,提高阅读的质量。

2.大声阅读。这样的阅读办法看似是一个不太聪明的办法,但是大声的阅读能够形成肌肉记忆,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细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而且还有可能在情感上与作者达到共鸣。大声朗读是学生在听自己的声音,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思考力的锻炼和提高,有利于刺激学生理解文章,利于自身语感的培养和记忆力的提高。而且,大声朗读能够体会文章的抑扬顿挫、转折起伏,感受文章的节奏与音韵。

3.经常性阅读。经常性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对所读文章有一个连贯性和循环的记忆,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对文章越熟悉,越容易理解文章的情感表达。而且,阅读能力不是读的能力,不是一个识字的过程,重要的是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感情和目的。经常性的阅读能够在不断的体会中发掘学生的思维和体会的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4.细节阅读。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细节,养成在阅读的同时做笔记的好习惯,对于精彩的句子或者短语应该着重记忆并记录。

四、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乐趣

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乐趣,不能为了阅读去阅读,阅读要有实际的意义,而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和累赘。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不能给学生施加压力,只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的阅读不仅起不到阅读的效果,更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自主阅读也是一个体验作家情感的过程。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接近作家在创作时的所想、所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共鸣。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阅读,还要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长期积极主动地去实践,让阅读中传达的感情感染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享受阅读。阅读并非一件“苦差事”,可能这个习惯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阅读,就会发现阅读可以带来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周文晟.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5(10).

[2]林祯昊.初中阅读学习指导中主问题设计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3]韦德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5(2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方法
可能是方法不对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