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和尊重唤醒

2018-03-07 09:48唐晓玲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以身作则尊重信任

唐晓玲

摘 要: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個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对于教育意义的高度概括,也是教师需要倾尽一生所要追求的境界,更是作为班主任需要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尊重;信任;以身作则

尊重是取得信任的开始

案例一:2015年7月,学校领导找到我,要我接九月份新学期报到入学的新一届七年级的学生,做他们的班主任,虽说从教十余年了,但一直只带课,从未做过班主任的我深感压力巨大,一个暑假在忐忑不安中度过。开学前,我特地找到了这个新生班大多数同学的小学班主任了解这些孩子的基本情况,得知这些孩子很是顽皮,天不怕地不怕,怎么办?从未带过班,一接就接了这么一群调皮鬼,我的工作怎么做?

该来的总会来,9月1日终于到来,我刻意没有早到学校,留给学生足够议论老师的时间,到了教室先安排大家打扫了卫生,我留心到班里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看老师的眼神带着些别样的意味,心里有了底。打扫结束后,新生随便找位子坐下来,我也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班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字:“礼”“理”,在让学生交流了自己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后,我明确这正是我对他们的要求,要懂礼、有礼,要知理、有理。我告诉孩子们,虽然我是班主任,但我绝不会以班主任或者老师的身份要求他们,这个集体,谁有理听谁的。于是从选班委开始,我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我发表意见,但不做决定,很快除了班长的职务外,其他的班委成员都已经定了下来,关于班长,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人选——小×,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班里瞬间就炸了锅,大家又是摆手又是摇头,纷纷表示不同意,很显然这出乎大家的预料,包括小×。因为小×在小学时就是出了名的调皮,刚才打扫卫生他干得很好,却总是忍不住要去捣乱,我相信如果他能管理好自己也就能管理好班级,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小×因为班长的职务在身,对自己要求高了,课堂上不再随意地说话,劳动总是积极主动地完成,班里同学谁有困难也总是他冲在前面去帮助。这个班也就有了凝聚力。

评价:每个人都有获得尊重的需求,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孩子,这个阶段的他们,总觉得自己小学毕业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他们更需要成人对他们的尊重,所以当你表现出对他的尊重后,他就会放下戒备心,慢慢信任你。

以身作则比指责要求有用

案例二:学校有打扫卫生间的任务,每次打扫,女生们就心不甘情不愿捂着鼻子应付打扫,看到这个样子,我就带了抹布,提了水桶,带头冲进厕所,一边接水冲,一边拿抹布擦门板,不干净的地方用刷子刷,看到我的样子,孩子们也都一个个放下小公主的架子,开始扫的扫、拖的拖,以后的卫生间打扫都像模像样了

起来。

后来学校又有了早晚跑操的规定,学生都不愿意出操,尤其是下午晚自习后,老师们都已经下班回家了,没有人监督,他们就更是懒得跑了。我觉得跑操是一件好事,抛开锻炼身体不说,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培养学生毅力的好事,于是就开始陪着学生跑,别的班跑小圈,我们班跑大圈,女生跑不动,就让女生跑内圈,从开始的一圈到现在的三圈、四圈,一天天坚持下来,孩子们已经习惯每天早晚的跑操。升入九年级,因为要参加中考体育的考试,大家除了学校规定的跑操外,每天还会固定时间练习立定跳远和一分钟跳绳。在一起跑步的时间里,我们既锻炼了身体,也学会了坚持,每天的这个时间还能解决一些班级的琐事,可谓一举多得。

评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不仅要言传,也要身教!

有好的期待就有好的结果

案例三: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学校总是留不住好学生,三年的时间,好学生总是会转走不少,为此,我从一开始就强调我们是一个优秀的集体,我们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最优秀的,经常说的话大家慢慢就都相信了,大家都觉得我们班不错,老师、同学都很棒,家长也越来越信任学校,我们班没有转走一个优秀的学生,这也算是我们这个班创造的一个奇迹了,今年我们班还被评为西宁市优秀班集体,大家都很高兴,我趁机再鼓励孩子们,大家都很棒,我们还可以创造更大的奇迹,比如中考争取更高的升学率,现在班里的每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目标,开始为自己奋斗,尽管有些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我想有梦想的孩子一定会走得更远。

评价:你怎样看待学生,学生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你越说他优秀,他就越想证明他自己的优秀,所以正面的鼓励永远要比严厉的批评有用。

参考文献:

[1]崔竹.论“尊重的德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

[2]陈会昌,马利文.中小学生对尊重的理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以身作则尊重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