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讲”让思品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2018-03-07 09:47王金龙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讲小组讨论

王金龙

摘 要:“学讲教学”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环节一般分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等几个环节,其中最能碰撞出激情火花的环节就是“小组讨论”与“交流展示”,在“学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激情“火花”,要如何因势利导加以处理呢?就此,以思品教学中遇到的实例谈一些心得。

关键词:学讲教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而教学方式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学讲教学”的推行,使教师们由开始的迷茫、困惑、到今天的豁然开朗、赞同、积极跟进……这就是“学讲”的魅力所在!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兴趣是其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去思考、感受、理解并运用,才能形成思想的共鸣、心灵的碰撞。这就是“学讲计划”的“以学为中心”。通过“学进去”“讲出来”达到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讲方式下的课堂教学环节分为“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结反思”等几个环节,其中最能碰撞出激情火花的环节就是“小组讨论”与“交流展示”,在教学中遇到的这些激情火花我们要如何处理呢?

在教学二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爱护动物”这一课时,我忐忑不安,虽然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到动物的可爱与奇妙之处,可是孩子像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对我刨根问底,让我疲于应付。就连平时只敢看不敢碰的毛毛虫,我也不知摆弄了多少回。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安排同学们将小动物们送回“老家”。可就在这时,我们班的“小博士”不适时宜地说:“老师,我的小乌鱼,也送它回家吗?”

“不可以,乌鱼喜欢吃小鱼。”另一学生立刻反对。

“不一定,你的蜘蛛也会干坏事的。”“小博士”立刻反驳。

“对,有时候蜘蛛也会祸害益虫。”另一学生接着说。

“我喜欢蜘蛛侠,乌鱼是丑八怪。”

“我的是乌鱼侠!”……班级里面立刻炸开了锅,他们一个个像小大人一般,我不禁怔住了,是忽略跳過这个“突发事件”,还是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激情讨论?转而一想,课堂教学瞬息万变,各种意外都可以出现,我们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向预设情境从而抹杀各种灵感的碰撞。学讲教学就是要让小组讨论得彻底,让孩子们在讨论中明确学习的主题,掌握知识的要领!

于是我让学生继续争辩下去,他们纯真、质朴的语言让我暗暗佩服。“老师,到底要不要送乌鱼回家?”讨论到最后,“小博士”又一次把绣球抛给了我。“你说呢?”我反问道。“我们小组认为也可以放它回家,也可以不送它回家。”“小博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得意地“如果现在外面乌鱼不多的话,就放了它;如果太多了,那只好消灭它了。”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同学们若有所思地看着我,期待着我的答案。一个个纯真的小脸绷得紧紧的,激情的辩论火苗在他们的眼中跳跃着,彰显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面对孩子求知的目光,我该如何回答呢?我稍加思索,激动地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是没有固定的,就算有,让我们大家一起去生活中寻找吧!”……让每个孩子真实的想法在辩论讨论中相互碰撞、交流,进而共鸣、升华原有的思维状态,这才是深度的探究性活动——有效、有意义的真正学习方式,这就是“学讲教学”想要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仅要教授给学生书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态度,一种热爱生命的积极情感。

下课后,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讨论着、争辩着融入他们自己的世界中去了。我却陷入沉思,不是因为没有完成预设课堂教学而感到不安,而是更多地想到了小组讨论与交流。我们不能把“讨论”架设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不能为了讨论而讨论,不能为了完成预设教学情境而扼杀讨论。细细地品味课堂上的一幕幕,尽管孩子们的讨论显得有点幼稚、粗糙,课堂教学结束时我也没有按照常规给学生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引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去探究过程、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这才是品德课教学的目的。教学要的不是一个最终的定论,它只是一个过程。

“学讲教学”的精髓是让学生学进去、讲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以展示的形式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内心真实理解、共同讨论交流,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所以,教师应敏感地把握学生的谈话资源,耐心地聆听学生心里的声音,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能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打通茅塞,将肤浅作为拓展的基点,让学生在原有学情的基础上迸射出激情的火花,实现课堂精彩生成,这才是“学讲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学讲小组讨论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浅析高职院校英语课堂小组讨论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