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2018-03-08 19:06赵瑞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上消化道出血老年

赵瑞雅

【摘要】 目的 探析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2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02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60岁)、100例非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 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溃疡出血率、胃癌率高于对照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高于对照组的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血率18.6%明显高于对照组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痛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头晕乏力、贫血、失血性休克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治愈率为85.3%明显低于对照组95.0%;观察组死亡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2.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死因有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对照组主要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结论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胃溃疡、胃癌等, 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失血性休克、贫血;同时老年患者还具有并存疾病率高、再次出血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 需要医务人员多注意。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治疗;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28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多见病症, 主要指的是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等部位出血现象, 中轻度出血患者可出现头晕、贫血等症状, 大量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 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死亡等后果, 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1]。本文旨在探析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特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本院接诊诊疗的2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本院接诊诊疗的20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男122例, 女80例。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根据年龄段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年龄≥60岁, 102例)和对照组(年龄<60岁, 100例)。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必要的胃镜检查, 确诊病情, 疑似恶性病变者必要时进行病理组织活检。所有患者都先行使积极保守药物治疗, 包括止血、补充血容量、H2受体拮抗剂、应用生长抑素、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处理等, 其中有活性出血紧急病情期应禁食, 适宜补给营养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病例可不进行抑制胃酸分泌治疗。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联合胃镜下、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外科手术等有效措施;同时积极进行抗休克、抗感染治疗, 严密监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强化营养护理等内容。胃癌病变者根据患者及病属意愿视病情择期行使胃癌根治术或姑息切除术治疗[2]。

1. 2. 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表现特点, 包括出血原因、并发症或合并症、临床症状、短期随访再次出血率、治疗方式、治疗效果、预后等情况, 非老年性和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 最后总结出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2. 1 两组临床特点比较

2. 1. 1 出血病因分析 观察组患者中胃溃疡出血26例(25.5%)、十二指肠溃疡18例(17.6%)、急性胃黏膜病变13例

(12.7%)、胃癌16例(15.7%)、食管癌6例(5.9%)、食管静脉曲张5例(4.9%)、其他18例(17.6%);对照组患者中胃溃疡出血12例(12.0%)、十二指肠溃疡44例(44.0%)、急性胃黏膜病变12例(12.0%)、胃癌3例(3.0%)、食管癌4例

(4.0%)、食管静脉曲张15例(15.0%)、其他10例(10.0%), 观察组患者胃溃疡出血率、胃癌率高于对照组,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1. 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患者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脑梗死等,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5%(26/102)高于对照组的3.0%(3/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73, P=0.000<0.05)。

2. 1. 3 两组随访短期再次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再次出血率18.6%(19/102)明显高于对照组5.0%(5/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57, P=0.002<0.05)。

2. 1. 4 两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呕吐、黑便症状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痛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头晕乏力、贫血、失血性休克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治愈率85.3%(87/102)明显低于对照组95.0%(95/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2, P=0.020<0.05);观察组死亡率9.8%(10/102)明显高于对照组2.0%(2/1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4, P=0.018<0.05)。观察组患者主要死因有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对照组主要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endprint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 由于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逐渐下降, 免疫力低下, 给疾病治疗带来了更大难度。上消化道出血病情紧急, 为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保证较高生存率, 目前医学关于“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3-5]。

本次研究将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和非老年病例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发现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存疾病率较高, 常见并发症有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衰竭等, 这些病情对患者预后具有较大影响, 而并发症以肺部感染最为多

见[6, 7];分析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 主要有胃溃疡、胃癌等, 而十二指肠溃疡性出血病例则较少, 这种病因出血在非老年病例中所占比例较大;临床症状对比分析发现, 观察组患者主要表现有贫血、失血性休克、头晕乏力等, 对照组上腹疼痛症患者比较常见[8-10];短期随访发现老年患者再次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果及预后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更差(P<0.05)。

综上所述, 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症状有贫血、头晕乏力、失血性休克等, 病因以胃溃疡、胃癌比较多见, 由于这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免疫力低、机体功能下降,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医护人员治疗过程中应以药物治疗为主, 必要时再应用手术, 并注意过程中多观察病情、体征变化, 尽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春宏.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0例临床特点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3(23):3045-3046.

[2] 常江沂.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及保守治疗效果观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24):3758-3760.

[3] 石文全.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75-76.

[4] 韓菊平, 刘晋. 464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2, 24(2):99-100.

[5] 张英杰.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9):50-51.

[6] 邱琴. 急诊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中国处方药, 2017, 15(6):6-7.

[7] 毛建明.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药物治疗分析. 医药前沿, 2017, 7(4):359-360.

[8] 麻荣. 对不同年龄段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4):45-47.

[9] 郝丽琴.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46-47.

[10] 严利桃, 陈旭平, 陈霞, 等. 98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分析. 世界中医药, 2017(a01):344-345.

[收稿日期:2017-1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上消化道出血老年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