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8-03-08 20:44韩冬刘超梁韦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阳性率特异性皮肤病

韩冬+刘超+梁韦巍

【摘要】 目的 总结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检测组, 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 分析其检测结果以及应用价值。

结果 检测组100例患者中血清阳性反应92例, 阳性率为92.0%, 其中对一种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3例, 对两种及以上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89例。本组研究对象中以鸡蛋致敏性最高, 其次为螃蟹、大豆以及虾, 牛肉、西红柿、大米、牛奶、玉米、鸡肉、小麦、猪肉、蘑菇以及鳕鱼的致敏性比较低。对照组中血清阳性反应2例, 其中大豆1例, 牛肉1例, 阳性率为10.0%。两组的血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屑病、荨麻疹、面部接触性皮炎以及湿疹的诱发与加重和进食过敏物质密切相关。

【关键词】 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银屑病;荨麻疹;湿疹;面部接触性皮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49

食物不耐受作为IgG介导迟发性食物过敏反应, 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 临床表现为食物不耐受导致的长期慢性症状, 会影响到患者的全身各个系统, 现在食物不耐受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 检测应用范围也较广泛, 但是关于其发生机制还不是非常明确。银屑病、荨麻疹、湿疹以及面部接触性皮炎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的过敏性疾病, 病程时间比较长, 复发率非常高, 病因相对复杂, 治疗效果不理想, 根据文献资料显示, 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皮肤病的出现与发展, 食物不耐受与多种皮肤病存在密切的联系[1]。本文选取本院在以往1年之内所接诊的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检测100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 分析其检测结果以及应用价值,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接诊的皮肤病患者资料100例(检测组)开展回顾性分析, 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年龄最小7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41.2±11.4)岁;其中荨麻疹30例, 银屑病15例, 湿疹50例, 面部接触性皮炎5例。另抽取同期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1. 2 方法 检测系统的组成包括存在14种食物过敏原微孔板, 清洗液, 血清稀释液, IgG抗体标准血清, 食物过敏原IgG抗体阳性指控等。两组患者全部保证2周之内没有服用过糖皮质激素, 停止使用抗组胺药物3 d, 抽取患者的静脉血2 ml, 实施离心操作或是自然析出血清;根据食物不耐受试剂盒中的说明书操作, 在使用之前将试剂盒放置在室温下

30 min, 在反应孔中置入不同浓度标准血清待绘制标准曲

线用。

1. 3 评价标准 在酶标仪上读取每一孔在450 nm部位的吸光度值, 其中<50 U/ml代表0级, 50~100 U/ml代表1+, 101~200 U/ml代表2+, >200 U/ml代表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组100例患者中血清阳性反应92例, 阳性率为92.0%, 其中对一种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3例, 对两种及以上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89例。本组研究对象中以鸡蛋致敏性最高, 其次为螃蟹、大豆以及虾, 牛肉、西红柿、大米、牛奶、玉米、鸡肉、小麦、猪肉、蘑菇以及鳕鱼的致敏性比较低。对照组中血清阳性反应2例, 其中大豆1例, 牛肉1例, 阳性率为10.0%。两组的血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中很多和变态反应相关的皮肤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 通常无法找到明确的病因, 为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造成困扰, 所以明确过敏原对于皮肤病存在极为重要的作用。食物不耐受所检测的血清中某种食物IgG水平的意义为发现进食不耐受物质24 h到几天之后所产生的反应, 通常此类食物不容易被察觉, 会导致机体多种病理改变, 食物不耐受属于一类复杂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关于此类情况的出现是免疫系统将进入人体内的一种或是几种食物当作有害物质, 对于上述物质加以过度保护性免疫反应, 引发食物特异性IgG抗体, IgG抗体和食物颗粒产生免疫复合物, 导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产生各类临床症状[2]。根据文献资料显示, IgG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为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因素, 去除此类食物可以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3]。另有文献报道显示, 食物IgG抗体检测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存在极为重要的作

用[4]。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 选取本院在以往1年内所接诊的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 检测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 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相关检测结果比较, 分析其检测结果以及应用价值, 结果表明, 检测组100例患者中血清阳性反应92例, 阳性率为92.0%, 其中對一种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3例, 对两种及以上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89例;对照组20例健康志愿者中血清阳性反应2例, 其中大豆1例, 牛肉1例, 阳性率为10.0%;两组的血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食物不耐受引发的症状大部分属于慢性症状, 随着患者病情的迁移, 容易被忽视导致延误诊治时间, 根据大量数据统计发现, 普通人群中大概有45%以上对于某些食物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耐受, 婴儿和儿童的出现几率高于成人[5, 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鸡蛋属于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阳性率最高的食物致敏原, 主要是因为鸡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食谱接触最为频繁的食物, 并且存在免疫原性较强的蛋白质, 所以非常容易产生食物不耐受现象。食物不耐受和人体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利用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 能够有效判断人体是否由于食物不耐受已经出现了病变, 为常见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并且快速的方法, 同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并且利用对食物的调整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将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列入到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学检测中, 对于病变诊断、预防以及治疗存在极为关键的临床意义,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卫宁, 卢肖霞, 黄卓辉, 等. 过敏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的相关性分析.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9, 27(3): 224-225.

[2] 曹永艳, 程良玉, 周小勇, 等. 三种慢性变应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结果分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 22(12):731-733.

[3] 王学艳, 杨雪飞, 张明, 等. 过敏性皮肤病与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的临床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 26(1): 15.

[4] 武庆斌, 叶建新, 丁云芳, 等. 食物IgG抗体检测在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临床儿科杂志, 2006, 24(10):800-802.

[5] 谈笑. 4种常见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18(2):173-174.

[6] 石岩, 靳颖, 王红娟, 等. 3种常见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9):617-618.

[收稿日期:2017-1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阳性率特异性皮肤病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你知道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吗
心情不好会导致患皮肤病吗
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耐多药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研究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