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观察

2018-03-08 20:59李丽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李丽敏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 好转1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 好转9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1, P<0.05)。结论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69

反流性食管炎在临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症状是患者存在食管糜烂和溃疡情况,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1]。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大多都是因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 使患者出现大量的胃酸分泌, 因此在治疗上治疗原则应该是控制患者的胃酸分泌, 恢复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本研究主要比较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两种药物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诊断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9例;年龄最大79岁, 最小21岁, 平均年龄(52.4±11.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 女21例;最大年龄80岁, 年龄22岁, 平均年龄(53.4±1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全部进行健康教育, 保证患者能够戒烟、戒酒, 不进食凉水, 并且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保证患者大便通畅。对照组患者选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清晨服药, 给药剂量为40 mg, 1次/d。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清晨服药, 给药剂量为40 mg, 1次/d。在此基础上,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都加入莫沙比利, 给药5 ml/次, 3次/d。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2]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 通过胃镜检查, 患者的食管黏膜恢复正常;好转:患者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 经过胃镜检查, 患者食管黏膜受到损伤的范围缩小;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任何改变。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 好转1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 好转9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1, P<0.05)。

3 讨论

从临床治疗角度来看, 反流性食管炎病情在临床上属于消化道功能障碍的一种类型。对于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 大部分是因为食管下部当中的括约肌较为松弛, 导致患者胃部和十二指肠当中的容物反流到食管当中, 对患者的食管黏膜中的防御功能产生破坏, 使患者的卫生清除作用明显降低, 进而导致患者食管黏膜受到腐蚀[3-5]。

反流性食管炎具有多发的特点, 每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可以发病, 而且以老年患者居多;患者通常在夜间或者饱餐以后会出现相关的症状, 一般表现为反胃和胸骨疼痛等, 患者通常存在有灼烧感觉和吞咽困难, 这给患者的健康生活和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 临床并没有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的有效的处理措施, 那么会导致病情出现各种炎性症状, 因此严重的情况下, 会导致患者出现癌性病理改变。

现如今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 一般选择药物治疗方法为主, 治疗的重点就是控制患者的胃酸, 增强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的张力。对患者胃酸进行控制, 主要是使其分泌明显降低, 使患者的细胞反应明显增强, 是药物的代谢率明显降低, 对于炎症反应予以有效的抑制。在药物治疗过程中, 一般选择埃索美拉唑或奥美拉唑[6-8]。奥美拉唑是第一批质子泵抑制剂, 能够使胃蛋白酶和胃酸明显降低, 治疗过程中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治疗也有不足之处, 那就是无法控制患者的胃酸, 所以控制胃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影响个体治疗的效果, 导致患者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埃索美拉唑是一种同分子光学质子泵抑制剂,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这种药物起效反应非常迅速, 而且能够使胃部中的pH值迅速提升, 实为不中容物明显减少, 它能够对食管黏膜愈合时间起到较快的促进作用, 而且这种药物个体差异相对较小, 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9, 10]。

从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观察组患者治愈25例, 好转11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治愈20例, 好转9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對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31, P<0.05)。本研究研究结果和上述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综上所述, 对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妙红. 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6(21):142-144.

[2] 李亚兰.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11(7):28-29.

[3] 黄伟泽.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0(5):63-64.

[4] 蒲芳.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观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2):83.

[5] 胡慧, 詹凌青.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1):54-56.

[6] 邓秋飒, 刘丽青, 谢静秋.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 当代医学, 2012(32):127-128.

[7] 陈宁. 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对比. 中国药业, 2013, 22(6):25-26.

[8] 蔡双燕, 林珍娥.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周和8周疗效对比.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4(6):342-344.

[9] 刘士顺.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对比探究. 中外医学研究, 2013(25):43-44.

[10] 曾源.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北方药学, 2014(4):19.

[收稿日期:2017-1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埃索美拉唑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对比
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