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研究

2018-03-08 21:01任红侠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6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米非司酮

任红侠

【摘要】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异位妊娠患者, 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联合用药方案较为安全,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75

异位妊娠是常见妇产科急腹症, 症状严重, 对患者影响大, 同时目前手术方法尚显不足, 虽然疗效显著, 但会带来较大的创伤, 并且可能对生育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对有生育功能要求的患者, 先采用保守治疗是具有可行性的治疗方

案[1]。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可采用甲氨蝶呤等药物, 但单独使用药物效果堪忧, 研究安全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可能对患者更加有利[2]。本研究观察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9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 平均年龄(28.1±2.6)岁;经产妇11例, 初产妇28例;对照组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27.7±2.4)岁;经产妇10例, 初产妇2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采取甲氨蝶呤(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120, 注射剂, 规格:100 mg /支)50 mg/m2,

行肌內注射, 持续治疗3 d为1个疗程。

1. 2. 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米非司酮治疗, 清晨空腹, 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13480, 片剂, 规格:25 mg/片)1片, 服药后

2 h后才可进食, 在晚餐后2 h需要再次口服米非司酮1片, 持续治疗3 d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清β-HCG水平。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治疗后, 患者β-HCG水平下降>30%,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B超检查包块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 患者β-HCG水

平<1000 mIU/ml, B超检查包块缩小>50%, 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与上述不符。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3例(33.33%), 有效23例(58.97%), 无效3例(7.69%), 总有效率为92.31%, 对照组显效9例(23.08%), 有效21例(53.85%), 无效9例(23.08%), 总有效率为76.92%,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肝肾功能损害

1例(2.56%), 骨髓抑制0例, 胃肠道反应1例(2.56%),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 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1例(2.56%), 骨髓抑制1例(2.56%), 胃肠道反应1例(2.56%),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HCG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β-HCG为(1805.8±178.0)mIU/ml, 治疗后β-HCG为

(643.9±117.3)mIU/ml;对照组治疗前β-HCG为(1978.7±

198.2)mIU/ml, 治疗后β-HCG为(839.8±124.5)mIU/ml。治疗后两组患者β-HCG水平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危险的妇产科疾病, 指受精卵于各种原因在宫腔外着床, 表现为腹痛、阴道出血、停经等, 严重可能出现晕厥与休克, 不经过适宜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对患者危害较大。手术是治疗异位妊娠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但由于其为有创的治疗方法, 治疗费用也较为高昂, 对生育功能存在影响, 因此相当一部分患者有保守治疗意愿。甲氨蝶呤是临床常用于异位妊娠治疗中的药物, 其通过干扰叶酸代谢,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 对DNA合成产生影响, 促使细胞坏死, 对异位妊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单独使用甲氨蝶呤患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许多患者在保守治疗未果后, 不得不中转手术治疗, 因此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有利[4-10]。

米非司酮可通过拮抗孕激素, 降低孕酮活性, 对孕卵发育形成抑制, 和甲氨蝶呤作用途径不同, 但均可对异位妊娠产生效果, 因此两种药物具有联合用药的可能性, 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可能较单一用药更加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血β-HCG水平较对照组更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联合用药方案较为安全,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何静, 杨洋, 李华丽, 等.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12):1042-1044.

[2] 裴海英, 张大微, 吴钦兰, 等. 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2):168-172.

[3] 吕晓琳, 朱艳, 艾浩, 等.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130例.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11):76-77, 80.

[4] 葛翠华, 陆启如, 郭袁梅.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31):4949-4950.

[5] 冯惠庆. 不同方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河北医学, 2012, 18(6):811-812.

[6] 代洪波, 林虹, 张艳.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 16(4):344-345.

[7] 程虹, 符爱贞.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23):4071-4072.

[8] 胡昌仙.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5):274-275.

[9] 王丽民.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23(8):979-980.

[10] 孙晓燕.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7):50-51.

[收稿日期:2017-1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异位妊娠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分析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甲氨蝶呤片,误用有风险
氨甲蝶呤与米非司酮配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吟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乳腺癌术后静点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及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