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谈向量复习“两法”

2018-03-08 20:29金雅芳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向量特征

金雅芳

摘要:向量作为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兼具了代数与几何的“双重特性”,故利用向量工具编制试题每年均会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从浙江卷2016年第15题向量试题的立意看,向量与其他知识的结合仍是考查重点,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加入元素“绝对值”,本文以此题为例分析如何运用“头吃尾”和“解析化”两种策略来解决向量问题.

關键词:向量;特征;推理转化

一、引题

(2016年浙江数学理15)已知向量a→,b→,a→=1,b→=2,若对任意单位向量e→,均有a→·e→+b→·e→≤6,则a→·b→的最大值为.

解法1(a→+b→)·e→≤a→·e→+b→·e→≤6.

即(a→+b→)·e→≤6.

只需(a→+b→)·e→max≤6.

又因为(a→+b→)·e→的最大值为a→+b→,

即a→+b→≤6a→2+2a→·b→+b→2≤6.

a→·b→≤12,即a→·b→的最大值为12.

解法2设=α,=β,

可得=α-β,

由题可得cosα+2cosβ≤6.①

不妨设sinα+2sinβ=t.②

由①2+②2可得:5+4cos(α-β≤6+t2对一切α,β均成立,

故5+4cos(α-β)≤(6+t2)min5+4cos(α-β≤6.

所以cos(α-β)≤14.

所以a→·b→=2cos(α-β)≤12.

解法3不妨设a→=(1,0),b→=(2cosθ,2sinθ),e→=(cosα,sinα).

由题可得:cosα+2cos(θ-α)≤6.

所以cosα+2cos(θ-α)≤6.

所以(1+2cosθ)cosα+2sinθsinα≤6.

所以(1+2cosθ)2+(2sinθ)2sin(α+φ)≤6对一切α均成立.

所以[(1+2cosθ)2+(2sinθ)2sin(α+φ)]max≤6.

故(1+2cosθ)2+(2sinθ)2≤6cosθ≤14.

即a→·b→=2cosθ≤12.

从试题的编制来看,考查的点无外乎就是向量的数量积、模及夹角,但入口比较宽、方法较多,加上个别同学对题意的理解不够,对绝对值的处置不当,导致产生错误的结论.介于此笔者认为,我们日常教学也应重视对符号语言的诠释,尤其是课本中曾出现的符号,一定要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并理解他们.在向量的复习时应着眼基础,即立足基本定理;应放眼图形,即紧抓图形特征,这样才能做活试题.

浙江卷高考考查中向量试题经常作为小题出现,但事实是“小题”不小,今年的向量试题又作为拉分点,区分度很大,要引起重视.解决此类问题基本思路利用向量的加减运算(“头吃尾”)处理,或是将向量问题“解析化”处理,利用坐标进行代数转化,从而将推理转化为代数运算.

二、重视基础,做好“头吃尾”文章

从向量的运算公式看,AB+BC=AC,即后一个向量的起始点“吃掉”前一个向量的终点.在解题过程中,巧妙利用分拆

AC=AB+BC=AO+OB=…,进而找寻题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化繁为简.

例1如图1,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AB=2,AD=4,AA1=4,O为对角线AC1的中点,过O的直线与长方体表面交于两点M,N,P为长方体表面上的动点,则PM·PN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本题是动态问题,从题中已知条件看,P,M,N三个均为动点,但考虑到题中O为对角线AC1的中点,又过O的直线与长方体表面交于两点M,N,即可得OM=-ON.

故PM可分解为PM=PO+OM,同理PN可分解为PN=PO+ON=PO-OM.

PM·PN=(PO+OM)·(PO-OM)=PO2-OM2.

又P,M均为长方体表面上的动点,故PO最大值为对角线的一半,最小值为棱长AB的一半,OM也如此,所以PM·PN∈[-8,8].

这是一个较好的“头吃尾”试题,利用题中的O的特殊性,把向量PM分解为PM=PO+OM(O是前一个向量的“尾”,又是后一个向量的“头”),变三个动点P,M,N为两个互不牵制的动点P,M,大大简化了本题.

变式如图2,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动点P在以AB为直径的圆弧APB上,则PC·PD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头吃尾”)取AB的中点为O,连接PO,PA,PB,则PA+PB=2PO.

因为PA·PB=0.

所以PC·PD=(PB+BC)·(PA+BC)=PB·PA+BC·(PA+PB)+BC2=0+2BC·PO+16=2×2×4×cos+16.

由图可得=[π2,π].

当且仅当P在弧AB中点时向量夹角为π,PC·PD取到最小值0;P在点A或B处时向量夹角为π2,PC·PD取到最大值16.综上PC·PD取值范围为[0,16].

三、关注技巧,做好“解析化”文章

向量作为集数、形于一体的量,其运算蕴含丰富的几何意义.尤其是向量的模,可以把其理解为两点间的距离或是线段的长度,深度挖掘做好“解析化”文章,用形助数,对向量来说成效是显著的.

例2如图3,设a→,b→为单位向量,若向量c→满足c→-(a→+b→)=a→-b→,则c→的最大值是.

解析由题可得,知点C在以M为圆心,CM=a→-b→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所以

c→max=a→+b→+a→-b→.

又由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a→+b→2+a→-b→2=2(a→2+b→2)=4.

所以c→2max = (a→ + b→ + a→-b→)2≤(1 + 1)(a→ + b→2 + a→-b→2) = 8.

即c→的最大值是22.

变式如图4,已知向量a→,b→满足a→=2,a→2=2a→·b→.对于给定向量b→,满足条件(a→-c→)·(b→-c→)=0的向量c→的模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M,m,则M-m的最小值为.

解析由图4可得,c→=OC,则M=a→+b→2+a→-b→2.

m=a→+b→2-a→-b→2.

故M-m=a→-b→.

由已知a→2=2a→·b→得,(a→-b→)2=b→2a→-b→=b→,且a→-b→+b→≥a→=2.

即M-m=a→-b→≥1,故M-m最小值为1.

参考文献:

[1]张树鹏破解向量最值问题的三种有效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1).

[2] 陈晓敏拓展思维,简洁直观——例谈向量法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妙用[J].中学数学,2014(05).

猜你喜欢
向量特征
空间向量的应用A卷
向量的分解
抓特征解方程组
向量垂直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向量五种“变身” 玩转圆锥曲线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
不存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