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音乐的流传发展

2018-03-09 19:24曲凯
艺术评鉴 2018年1期
关键词:满洲清代民歌

曲凯

摘要:满族民歌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随八旗兵出征、凯旋,伴八旗文人咏风花雪月、吟古叹今,颂皇宗贵族功德,为平民百姓娱乐助兴。此后,这些题材广泛的民歌又演进于子弟书、八角鼓(太平歌)、牌子曲、倒喇、高跷、太平鼓、什不闲、道情、朱春等“八旗子弟乐”之中。关于北平俗曲的来源,据考:“北平原有的俗曲不多,大半都是从外省输入的。东北由辽金清输入打连厢,倒喇,群曲,蹦蹦戏等;传播这些歌曲的人,北方以蒙古女真诸族为主。”

关键词:清代 满洲 民歌 流传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1-0083-03

满族在历史上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近百年来,满汉两族长期杂居,文化相互融合,由于语言和生活习俗的改变,目前能够见到的而又能判明族属的满族民间音乐作品不多。

一、说唱音乐及其艺术形式

(一)子弟书

乾隆年间,为统一疆土八旗兵常年驻守边关,将士远离家乡思念亲人之情,便寄托于用八角鼓伴奏的《边关调》《打草杆》等俗曲和满洲萨满神曲中。这些小曲填以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词,亦称“边关调”“边关小曲”“太平歌”,其唱词工整,曲调动听,一唱到底,在叙事中透出绵绵深情。“辛亥夏,旋都门,得闻所谓子弟书者”(辛亥为乾隆五十六年即1791年)此约为“子弟书”产生年代。

在北京,子弟书最早形成于东城,故有“东韵子弟书”之称,后西城仿东韵而成不同曲调,又有“东城调”与“西城调”之分。”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其和缓,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西城调尤缓而低,音韵萦行良久。子弟书,分东西两派,词婉韵雅,如乐中琴瑟,必神闲气定,始可聆此。子弟书音调沈穆,词亦高雅。子弟书原用满语演唱,后加入汉语称“满汉兼”,今存有《寻夫曲》(《孟姜女寻夫》)汉文本五回五韵,满文本四回一韵。最后因满洲人通用汉语,遂用汉语创作和演唱,只有的唱词中夹有满语,如《寻梦》《查关》等。

(二)八角鼓

“八角鼓”是联曲体“岔曲”(八角鼓伴奏)之易名。据统计,联曲体“岔曲”各种曲牌102个,这些曲牌中有满洲民歌的岔曲及其各种变体,有见著于明代记载而无法辨认其族属的《寄生草》《红粉莲》《打麥杆》《银纽丝》《罗江怨》《山坡羊》《驻云飞》《劈破玉》等小曲,其余皆为从各地流入北京而受满文化影响的小曲。

联曲体“岔曲”易名为“八角鼓”,又附会“八角鼓的八角代表满洲八旗,鼓下垂之紫色长穗象征‘紫气东来‘大清统一,垂双穗象征满汉两族合谷生双穗。”自此八角鼓身价倍增,遂使八角鼓伴奏的正宗满洲说唱音乐“岔曲”易名“八角鼓”。自易名后,八角鼓从民间移位于八旗子弟中成为贵族消闲艺术,为适应文人感情和心理,在其后发展中,音乐上将比较单调平淡之“岔曲”曲牌,简化成“岔曲头”和“岔曲尾”用于全曲的开始和结束,又吸收长于抒情的“西城调”以及“子弟书”“莲花落”“什不闲”“连珠快书”中优秀唱腔。1820年后满洲八角鼓票友司瑞轩和德寿山,在原群唱、拆唱外,又创新一人自弹三弦自唱不用八角鼓伴奏的“单唱”,也称“单弦”,一人手执八角鼓演唱,一人用三弦伴奏的“双头人”。自此八角鼓渐称“牌子曲”或“单弦牌子曲”,在八旗子弟中发展日臻完善成熟并盛传不衰。此外,还有八角鼓和其它曲艺、杂技同时表演的“全堂八角鼓”。八鼓之全堂,分鼓、溜、彩三种称完备。鼓,唱也溜,相声之因;彩,戏法。北京人的说法略有不同,认为鼓指八角鼓、北板梅花大鼓、联珠快书等形式;“溜”应作柳,指旗籍子弟喜唱的馬头调等小曲之类;彩指古彩戏法、相声、双簧等形式。”

八角鼓依照满洲人的审美心理既吸收子弟书中的“西城调”“ 南城调“太平鼓”中的“太平年等曲调,又吸收于“北京化”的俗曲。由此可见,八角鼓是融汉族音乐的满洲说唱艺术。较早的八角鼓曲调,在《白雪遗音》中载有《马头调》。

八角鼓的曲调很多,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八角鼓的曲调与当地的民歌、曲艺等艺术形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渗。各地的八角鼓曲调具有了地方色彩,如北京的单弦牌子曲、山东的聊城八角鼓、吉林的新城戏、内蒙古的八角鼓戏等。

清代,八角鼓深受人民喜爱,故其曲调和八角鼓乐器及演唱形式被多种说唱音乐吸收,在民间也称作“八角鼓”。

二、戏曲音乐及其表现形式

(一)“倒嗍”

“倒嗍”亦称“道瓦喇”,是盛行于清代分有末角(男角)、旦角(女角)的歌舞表演。其渊源,“倒喇”是见于金、元记载的一种戏剧。明代时较流传,有“都下贵王当家作剧,所用童子名倒喇小斯者。”“倒喇者,挡拨数唱,谐以诨焉,鸣哀如诉也”之记载。清初,仍有观赏“倒喇”的诗词。陆次云《满庭芳》词曰:

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筝,冰弦忽三,玉指一时鸣,唱到繁音入破,龟兹曲、尽作边声,倾耳际,忽悲忽喜,忽又恨难平。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湘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蜡,故使人惊,哀绝极,色飞心戎,四座不胜情。

朱彝尊观“倒喇”诗:琵琶铁拨自西凉,十四筝弦三足床;街鼓冬冬催不去,更翻一曲《玉蛾郎》。

查慎行观“倒喇”诗:铁拨槽槽急作声,六么辊上一床筝;忽惊雷雨帘前起,残雪开窗月正晴。

《蓬得喇》,又名《蓬蓬歌》,是王玫罡先生1951年在原热河省翁牛特旗白音塔拉努图克采风,记录满族正白旗喇迷达(相当于花会会首)最年长(当时为73岁)的艺人伊尔根觉罗,世才演唱的满族“罕都勒春(汉译“热河二人转〉。据王玫罡先生的考证,《蓬得喇》是金时一首用鼓伴奏的歌曲,被保留在满族歌舞演唱形式倒喇中,为倒喇的八调之一。

(二)“朱春”

“朱春”亦称“朱赤温”,是满族戏曲的总称。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后代之戏剧,必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故事。按音乐进化规律,女真的连厢、倒喇,满族的八角鼓拆唱及各式乐舞,皆具演进戏曲的条件。由此,清乾隆《八旬万寿图》中有朱春表演;清乾隆四年(1739)河北省建立御外边防驻地“绥远城”(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有八角鼓戏表演,有口碑资料证实。在清康熙、乾隆年间,满洲人聚居的北京、热河、木兰围场、会宁(阿城县)、爱辉、乌拉街(永吉县)、伯都纳(扶余县)和肇州等地都有过满洲戏朱春的演出活动,它已从一种坐唱表演发展成为综合的戏曲艺术形式。清乾隆、嘉庆年间,黑龙江的朱春艺人,曾到热河避暑山庄参加庆祝皇帝诞辰的演出活动,据说热河一带的“朱春”还是从黑龙江传过去的。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清代宫廷百戏图》中,对朱春演出有精彩的描绘。17世纪中叶,八角鼓这种艺术形式随清军入关后,逐渐吸收了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和小令散曲,得到进一步丰富,形成牌子曲剧,至康、乾时期,盛极一时。endprint

朱春是多种唱腔、多种曲牌联曲、联套,有场次布景、故事情节和人物,用满洲京语演唱的表演形式,因与八角鼓拆唱关系密切,又称八角鼓戏,分大戏和小戏。剧情曲折复杂,角色生、旦、净、末、丑分工完备,曲调多而变化大谓之大戏,如《莉坤珠逃婚记》《济尔图勃格达汗》。两个演员边唱边舞,故事情节简单谓之小戏,包括八角鼓拆唱、倒喇等,如《阿骨打打劫》《搭郎》。朱春的题材内容有对神、祖先的祭祀,如《祭神歌》;有对满洲历史重大事件和战争的反映,如《胡独鹿达汗》;有满洲神话、传说、故事的内容,如《奧而厚达喇》。其演出分为三大支,会宁支《阿城)重演满洲历史和战争题材;吐什吐支《肇州、扶余)重演歌颂圣贤、历史英雄人物和神州传说题材;乌拉支(永吉乌拉街)重演历史、民间故事题材。“朱春”因其演出剧目的不同,又称“还愿戏”“堂会戏”“乡会戏”以及营业性演出。

目前吉林伯都纳(扶余县)的八角鼓戏,曲牌有《四句板》《推船调》《寄生草》《安甸》《莫牛花》《娃娃腔》等70个;曲目《下寒江》《花子乞食》《花儿乐》等40余个。伴奏所用乐器有大四弦、笛、大依姆钦、小依姆钦、八角鼓、堂鼓、吊鼓。清末,“朱春”因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兴盛而式微,只在一些满洲人聚居地还有演出活动。

三、結语

清代是满族民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论在数量、质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远远地超过前代。

参考文献:

[1]白玮.满族音乐的文化定位[J].文化学刊,2006,(01).

[2][9]杨久盛.对满族音乐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音乐,2000,(04).

[3]蒋理.满族音乐初论[J].满语研究,2000,(01).

[4]李德.满族音乐纵横谈[J].满族研究,1996,(03).

[5]袁炳昌.满族音乐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第二届中国满族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音乐,1996,(04).

[6]隋安福.满族音乐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艺术,1997,(02).

[7]李玉珍.东北小调音乐特征中心满族音乐质能[J].中国音乐,1997,(04).

[8]刘桂腾.数据透视:满族音乐研究二十年[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5,(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满洲清代民歌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浅谈在满朝鲜作家玄卿俊作品的主题意识的变化
《竹叶亭杂记》中的满洲萨满遗风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横田文子“在满”期间的创作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满洲”文学与作家探究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