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三农”报道策略

2018-03-10 13:53张珍珍
声屏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报道精准扶贫三农

张珍珍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三农”工作提出很多新概念、新表述,并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媒体人应该与时俱进,担当起正确解读扶贫政策、表达群众诉求、探讨脱贫路子、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在报道中要遵循新时期“三农”报道的时代性、特殊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就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等问题,采写贴近农村、服务农业、农民喜闻乐见的新闻。

关键词:“三农”报道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报道策略

“三农”问题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问题,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主,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农业的稳步发展。媒体从业者应该担当起正确解读扶贫政策、表达群众诉求、探讨脱贫路子、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关注“三农”,聚焦“三农”,服务“三农”。

认清新时代 “三农”形势

一、“小农户”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矛盾。小农户是指以家族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户,其劳动所得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一种经营形式。据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农户2.07亿户,71.4%的耕地由小农户经营,主要农产品由小农户来提供。这种状况与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粮食安全、满足消费升级需要不相适应。如何推进小农户的现代化改造,把小农户经营引导到发展现代农业的轨道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眼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承包户听说瓠子周期短、产量大,便将自己承包的几十亩农田全部种上瓠子,瓠子成熟后,大量的瓠子却卖不出去,白白地烂在地里。原来瓠子因其口感不为大众接受,营养价值也没有当季的其他蔬菜高,所以市民日常需求量不大,导致承包户丰产不丰收。这种现象在广大农村经常出现,农产品生产供求不均等问题困扰着广大农民朋友,“小农户”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摸不清农产品价格高低涨跌的规律,只是根据上一年的形势盲目跟风,最后往往损失惨重。

三、农村资源丰富与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矛盾。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3季度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累计达1.79亿人,同比增长1.80%。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缺乏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老弱病残”几乎没有劳动力,导致大部分农田闲置。驻村扶贫干部前往村里调研产业结构的情况,有时因为有些老人只会当地方言而沟通困难。当扶贫干部想在村里搞试点时,又由于找不到可用的劳动力而困难重重。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渐渐侵蚀着农业经济。

聚焦新时代 “三农”新闻报道策略

一、精心策划,谋篇“三农”大格局。“三农”报道因其领域宽、受众多、辐射面广等特点,往往容易出现随机性、单一性或片面性等特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报道方式很难达到系统宣传的效果,精心策划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明确报道思想,协调报道步伐。2017年,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井冈山精准脱贫工作法也入选2017中国改革年度十大案例。井冈山市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脱贫之路,有哪些好的做法可借鉴?在井冈山脱贫一周年之际,记者聚焦“脱贫不止步、致富奔小康”的井冈实践,精心策划了系列报道《井冈奔小康》。策划分集报道的方式,分三路记者,一路镜头对准脱贫后的新农村面貌,一路围绕“党建为先、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的总体要求,另一路则挖掘群众内生动力的感人事例。围绕一个主题分层次多角度分析脱贫奔小康的经验做法。

其次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新闻的力量在于生动的事实。精准扶贫的报道既要有面上的展开,也要善于捕捉具体生动的故事,找准适合各地特色扶贫的关键举措,用鲜活的事例和具有感染力的新闻报道,可以营造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增强新闻宣传的指导性和亲和力。在系列报道《井冈奔小康》中,每集分别代表着农村、农业、农民三个方面,记者在深入采访中抓住了富桥村垇下組的风车艺术节、稻田养虾、帐篷露营的生态旅游示范村,“永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最美脱贫人”等细节,紧扣当地民情民意,采访典型人物。如井冈山市茅坪红色讲习所教员刘卫东说:“把‘红色讲习所搬到田间地头,注重改变老百姓的精神和思想,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奔小康的路上充满信心。”从这段采访中可以看出井冈山在脱贫奔小康路上的关键要素是秉承“扶贫扶志,增强自信心”的理念,围绕当地“红”的特色,积极培育村民的内生动力。

第三,报道要客观真实,贴近生活。“三农”来源农村,来源生活,报道的扶贫策略要想令人信服,就要坚决摒弃“无接送无陪同不下乡”式的采访或“网络、电话式”的采访。切入点则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农民,找到与农民生活的接近点,从观众应知、欲知入手,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交流,这样的报道才能入情入理入心,令人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二、深度报道,探索精准脱贫好路子。农村改革的深化决定“三农报道”形式应在深度报道上做文章,要求记者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和深入思考,从全新的角度和更深层次上探索“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努力打造出带着露珠、沾着泥土、叫好又叫座的新闻作品。

首先要求记者扎根农村,体验农民生活。《一次安静的评议大会》是吉安广播电视台记者蹲点农村采写的新闻。该新闻报道了万安县东村脱贫攻坚精准识别评议大会。因为评议的结果将直接触及百姓既得的利益,这样的会通常都不太平,前一年的评议会还上演过“全武行”,类似这种极易爆发矛盾的事件,无论是村干部或是村民,都不愿意媒体介入。2017年吉安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参与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暨脱贫攻坚蹲点调研采访活动,在蹲点村,记者用半个月时间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记录蹲点村的点滴生活,挖掘扶贫脱贫的生动故事。《一次安静的评议大会》就是记者在这次蹲点活动中采写的作品之一。该新闻充分反映了村民的所忧所想,讲述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如何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的故事。这样的农村题材内容形式新颖独特,受到百姓的欢迎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获得了2017年度江西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

第二,加强与村民的沟通,增进参与意识。传统典型的“三农”报道往往是结合党的相关政策拟定报道思想,然后根据这一思想寻找典型人物或事迹,把这一典型加以归纳整理,总结经验方法,进行宣传推广。这类报道不为观众接受,现在观众更喜欢的是真实生动、入情入理的报道,需要从平等的角度与村民沟通交流的报道,是能够引发他们共同参与、思考的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西记者站记者范存宝来到遂川县高坪镇桃洞村蹲点调研采访,在忙着走访贫困户,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中,他结识了村里的“独臂”砍竹人李小林。在促膝交谈中,范存宝发现李小林虽然身体存在缺陷,却一直乐观向上,勤劳肯干,于是便对李小林这种精神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在央广网发布。通过树立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事迹,可以鼓励和引导广大贫困户树立自主脱贫意识,自觉发挥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人为本,助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报道中,往往容易陷入“美丽乡村”的套路,一般是房屋漂亮了、路修好了、池塘水清了等成果性的展示,模式僵化,缺少创新,令观众视觉疲劳。打破常规,树立“以人为本”的新闻观,就是要以人的活动变化为出发点,紧扣时代脉搏和受众心理,在创新中丰富乡村振兴报道的内涵。

首先要找准三农报道的观众群体。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三农”新闻的受众已经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居民,还有城里农产品的消费群、经营老板、开拓农村市场的企业家、农业学者等。因此要根据观众群体的延伸,做符合他们“口味”的报道。2018年8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21所高校师生齐聚万安县夏木塘村,结合村庄自然风貌,设计出“声之穴”“树中之屋”“夏木塘之舞”等二十多处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稿件《万安:以夏木塘为“试验田” 探寻乡村振兴路径》中,记者就跳出了以往报道大赛赛况的框架模式,把镜头对准大赛中的这些特色作品和村庄变化,敏锐地抓住 “文化”“设计”“趣村”等关键词,报道各高校师生如何用设计、文化和艺术的力量激活乡村活力,提升乡村品质,激发人們重拾对乡村的认同感,从而吸引“人”的回归。报道令受众耳目一新,也为吉安各界探索乡村振兴之路提供借鉴。

其次要有“人文主义”关怀。乡村振兴是要促进农村与城镇相互融合,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乡村兴旺。媒体从业者在进行“三农”报道时,必须要把农民当朋友,尊重各地的风俗文化,了解他们亟待解决的困难和迫切需求,捕捉和研究制约农村发展的新因素。例如:关注农村外流务工群众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关注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和农民收益,关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和农村企业建设,关注农民现代生活保障、医疗卫生防疫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农民普法、政策查询和 “三农”信息等。

新时代“三农”工作事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媒体从业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转变思想观念、对接时代信息,从全局的、联系的、发展的视角探索精准脱贫好法子和乡村振兴新路子,通过信息传播为“三农”工作注入新思想、新举措,推动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作者单位:吉安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报道精准扶贫三农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研究
广播媒体在非自然灾害报道中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农”报道如何“精准”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