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8-03-12 22:34张成玉
管理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张成玉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于旅游业的需求也持续增加。现代社会对于旅游人才需求标准不断上升,主要表现在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也成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追求目标。为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高校应当不断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旅游人才。此次研究主要探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希望能够对高校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 应用型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志码:A

国家旅游局在十九大会议报告精神中提出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当将旅游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教育的总目标。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下,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養,只有培养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旅游业发展中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也意识到旅游服务行业需要综合素质人才。然而在实施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时,还存在较多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错位现象

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旅游业成为发展势头比较迅猛的行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测分析,中国在未来几年内会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我国旅游业也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为了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也逐渐出现了多样化旅游产品,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乡村旅游等都已经成为当前发展比较迅速的旅游类型。从现状发展能够看出,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因此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旅游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相应扩大了旅游服务需求[1]。

在对旅游行业和旅游专业教育进行分析时能够看出,两者在人才需求和培养方面均存在矛盾问题。其一,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这就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素质要求。要求学生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具备管理和应变能力;其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不具备岗位经验和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内在需求;此外,整个旅游行业对于毕业生的期望值评分和贡献值评分都比较低,因此,导致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错位情况,使旅游行业缺乏中高级人才,对行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大部分高校在设置专业和建立课程体系时存在较大盲目性,有部分高校还是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法和教学方案,因此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采用高素质且强能力培养模式,这样就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接触到广泛知识面,但是却无法学习深层次知识体系。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实施方案之间存在差距

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建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能够确保各项目标的正确性,人才培养方案能够确保培养目标的成功实施,因此,必须有效结合目标与方案才能够确保人才培养效果。然而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发现,大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之间存在差距。由于旅游行业具有特色性和特殊性特征,因此,高校在培养期间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服务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然而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上却会受到规章制度影响,无法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高效性[2]。

(四)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内容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过分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仅仅注重讲解理论知识,学生不能深入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的实际。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常常会受到师资力量和资金的影响,部分高校没有建设模拟操作实验室,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到企业的实习机会。由于缺乏注重实践技能操作,会导致学生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管理技能和操作技能方面还存在薄弱之处,与旅游行业的专业型人才培养要求之间存在差距[3]。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分析

(一)建立创新思维教育理念

高校旅游教育的顺利实施会直接影响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培养期间应当确保与国际旅游行业同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型旅游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按照社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够看出,需要对现有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进行创新改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明确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在培养目标上不仅包括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还包括实践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不管是上述哪一种培养模式,都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基本导向,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则注重扩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能力,满足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4]。

(三)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市场需求导向

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规划时,首先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密切观察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旅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表现在技能复合型和应用型特点上,因此,在对培养方案进行设计规划时,不仅需要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和相关法律知识,还应当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经营管理课程以及文化宣教课程等。此外还应当注重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打造专业的实训基地,并且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机会,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应用。同时,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方案时还应当分析该类专业的特殊性,优化调整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所占比例,增加实训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要求。

(四)注重课程体系设置

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需要全面突出应用型特征,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加强管理学和经济学内容的教授,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出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其次,在设置专业课程时需要展现出动态化和广泛性特点。针对上述教学特点来说,我国高校教育人员可以学习和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将课程体系划分为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在设置理论课程时应当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开设专业扩展课,方向课和基础课,还可以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景区景点管理,会展旅游等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来说,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建设实训基地[5]。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旅游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能够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较多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当不断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创新,建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于社会与市场存在动态发展特点,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密切观察社会人才需求目标的变化情况,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精准业、硬技能的应用型创新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易丰.基于地方需求的广西高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梧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26):139- 141.

[2]崔莹.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9):16- 19.

[3]刘鹏.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陕西理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群建设为例[J].学理论,2015,24(09):171-172.

[4]许慧卿,赵萍,李品娜.普通高校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4(12):186- 187+189.

[5]刘华.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为例[J].大学教育,2015,16(05):142- 143.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