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谁是全球最有实力的城市

2018-03-13 07:46戴闻名
中外文摘 2018年7期
关键词:布雷顿测算排行榜

□ 戴闻名

不久前,酝酿5年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正式发布。其中提出上海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的目标,引发了多方关注。

有意思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西方智库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2017年末,英国牛津经济咨询公司(Oxford Economics)发布了一份基于相关经济数据测算出的“2035年全球城市经济实力排行榜”。

他们的预测是,17年后,经济实力最拔尖的城市,仍然会是今天的那些“超级明星”们:纽约、东京、伦敦、洛杉矶。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上海会取代巴黎,进入全球前五的行列。

与此同时,北京(第6)、广州(第8)和天津(第10)也将进入前十位(巴黎和芝加哥分列第7和第9)。

彭博通讯社在报道这个排行榜时,特意做了个标题:《2035年,上海将取代巴黎,成为全球增长中心城市》。

英国媒体则长出了一口气,他们的解读是:“2035年,伦敦仍然会是全球经济发动机,但巴黎恐怕就要被上海和北京打趴下了!”

一个更值得关注的细节是,在他们的测算中,到2035年,深圳(第11)、重庆(第13)、苏州(第18)、成都(第24)、武汉(第26)的GDP可能都会超过新加坡(第27)和香港(第28)。甚至东莞、济南和西安也会加入全球“百强市”的行列。

日本《日经亚洲周刊》总结说:“2035年,一批中国城市将崛起为全球顶尖城市。”

实际上,崛起的不止是中国城市——从这张全球780个城市的排行榜看,亚洲不少城市在未来十多年里表现都会比较抢眼。东京、大阪将保持靠前的位置,雅加达、首尔、曼谷、孟买、马尼拉以及中国的另外5个城市——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都会进入全球“50强”。

牛津经济咨询公司副总裁马克·布雷顿认为,这体现了“世界城市中心继续东移”的大趋势。他甚至认为,不出10年,亚洲中心城市的GDP之和就会超过欧洲及北美中心城市的GDP之和——“而10年前,西方主要城市的GDP一度是亚洲主要城市的两倍”。

马克·布雷顿认为,城市实力,最终考验的是政府的“平衡艺术”。比如,在人口飞速增长的同时,能否保证提供足够的住房、从容的交通系统和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否使城市同时具有“魅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份报告所测算的,只是基于GDP走势的“经济实力”而已。而一所城市是否足够“卓越”,光有GDP是显然不够的。对上海和更多中国城市来说,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恐怕是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里,如何大幅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和全球性影响力。这应该是比GDP排名上升更加关键的目标。

猜你喜欢
布雷顿测算排行榜
螺旋压缩膨胀制冷机制冷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排行榜
以年表说逻辑——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背景的教学思考
排行榜
排行榜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让细节点亮课堂——“布雷顿森林会议”教学案例
挖掘抽象概念背后鲜活的历史史实——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例谈高中历史核心概念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