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水库:上海第一座长江水源水库

2018-03-14 06:31吴冠宇编辑谢泽
中国三峡 2018年2期
关键词:黄浦江原水水源

◎ 文 |吴冠宇 编辑 | 谢泽

陈行水库取水泵站 供图/三峡集团上海设计院

陈行水库是上海第一座长江水源水库,它的建成结束了上海以黄浦江作为唯一水源的历史,让一部分上海市区居民从此喝上了长江水,保证了这部分上海市区居民的日常安全饮水供应,是上海开发利用长江水源的重要里程碑。

陈行水库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泾乡陈行镇长江口附近南支南港河段,上游与宝钢水库相邻,下游与新川沙河相邻。它是上海最早兴建的水库型水源地。水库呈矩形,总库容约950万立方米,水体面积达133万平方米,最大水深约8米,是具有“避咸蓄淡、避污蓄清”功能的城市供水水库。

水质型缺水让寻找新的城市供水水源成为上海迫切要解决的大问题。

上海市地处长江、太湖流域下游,东海之滨,南濒杭州湾,北靠长江口,西接太湖流域苏浙两省的浏河、淀山湖、太浦河等平原河网,长江、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等骨干江河穿境而过。其境内虽然河湖水系发达,但上海却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

四大水源地分布及其供水范围 制图/ Hleeow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州河水质迅速恶化,出现严重黑臭。上海地表水中就只有黄浦江作为上海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市区先后建设的十二座自来水厂,其中有10座是在水厂所在位置直接从黄浦江中下游河道取水。随着经济的发展,黄浦江中下游水体也开始发生水质恶化,水厂的取水口只好向上转移。长江口虽然水量丰沛,水质良好,占上海过境水资源总量的98.8%,但受潮汐影响,每年枯季、长江枯水年常受咸潮入侵影响,水中含氯度高于饮用水及工业用水要求。再加上城市供水需求不断增长,寻找新的城市供水水源成为上海迫切要解决的大问题。

上世纪八十年代,规划建设第二水源的工作逐步开展。1986年起,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对长江沿岸徐六泾、白茆沙和宝钢水库等地进行持续3年、共70项监测项目的水质物理、化学、生物学调查。1987年,列为市重点科研项目的《长江—上海城市供水第二水源规划方案研究》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建设委员会联合主持,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承担,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交通部上海航道局设计研究所、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等单位参与开展研究,课题包括咸水入侵规律、2000年及2020年从长江取水量预测和取水方式与技术经济论证等10项子课题,其重点是明确水源水质、推荐合适的取水点。研究成果表明长江原水水质达国家地面水Ⅱ级标准,适宜作为饮用水水源,就此确定长江为上海城市供水地表水第二水源,选定在长江南支宝山罗泾建设陈行水库作为上海第二水源地,此后规划设计工作由上海院承担。

陈行水库的建设结束了上海以黄浦江作为唯一水源的历史,让一部分上海人喝上了安全优质的长江水。

陈行水库一期工程于1992年6月竣工,设计库容830万立方米,输水系统的供水规模为每日40万立方米。二期工程于1996年6月建成投产,非咸潮期原水供应能力可达每日130万立方米。工程设计中首次将水力充填技术应用于河口水库筑坝,大大节省了工程投资,加快了工程进度。2008年水库大堤加固加高后库容增加至950万立方米,输水泵站改造后能力可达每日206万立方米。

因陈行水库位于长江口附近,属于长江边滩水库,一旦遭遇咸潮,海水倒灌便会影响水库水质。陈行水库采取“避咸蓄淡、避污蓄清”的方式,每年枯季当长江口水体含氯度超标而不宜取水时,通过水库的预蓄水量保证城市正常供水。

陈行水库自1992年建成运行到2016年底,约25年来,主要承担了向上海北部地区水厂供应原水,累积供水约106亿立方米,其中,2015年12月,陈行水源地嘉定原水支线工程正式为嘉定区供水。受益区域约392平方公里,受益人口约350万,约占上海总人口数的15%。

陈行水库是上海第一座长江水源水库,它的建成结束了上海以黄浦江作为唯一水源的历史,让一部分上海市区居民从此喝上了长江水,保证了这部分上海市区居民的日常安全饮水供应,是上海开发利用长江水源的重要里程碑。

猜你喜欢
黄浦江原水水源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黄浦江航行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及监管
黄浦江边的“引力波”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原水大阵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上海黄浦江两岸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思考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