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改革探讨

2018-03-14 22:06庞告岚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校改革

庞告岚

内容摘要: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十余年,在这个过程中经历过数次的改革和试点开展,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我国的高考制度中“唯分录取”的不足被改善,体现出招考中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是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受到各界的诟病,所以还需要对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作出一定的改革,进而更好的完善我国的高考招考制度。本文主要对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要求进行分析,并分析出其中存在的阻碍问题,最后提出高校自主招生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高校 自主招生 改革

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同时每年的试点高校不断的增加,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100所。特别是两会后,自主招生再次改革的序幕彻底拉开。随着自主招生生源争夺的愈演愈烈,以及自主招生自身的原因,其暴漏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违背了自主招生发展的初衷。所以当前我国还需要明确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要求,分析出其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改善。

一.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要求

(一)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原则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改善传统单一高考的模式,為学生和高校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创新和综合型人才。从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开展以来,自主招生的改革在人才的选拔上具有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自主招生中,高校可以根据办校理念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合理的选择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合适的高校。但是在自主招生中还需要能够坚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原则,不能存在地区性等方面的歧视现象,保证人才不被辜负。

(二)弱化唯分录取取向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采取是为了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方式选出传统高考模式中无法选出的人才,但是从当前的录取情况来看,自主招生中分数也占很大的比例。传统的高考中是为分数论,现在的高考则是唯素质论,考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实质上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所以当前的高校自主招生中,还需要认识到这些弊端,弱化唯分录取倾向,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招录途径,促进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摒弃招考中的乱象

高校自主招生的主要原则为“公平”,但是从当前的自主招生情况来看,公平招考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相关的研究发现,自主招生制度中还存在地域性以及家庭文化等方面的不公平性,同时也存在一些暗箱操作的情况,所以在深化改革高考自主招生中,还需要能够加强对制度和政策的完善,切实做到公平公正。

(四)充分发挥招考的自主性

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基础,通过十余年的探索,试点高校的自主权也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招生行政权力的控制也逐渐减弱。虽然当前高校已经突破了自主招生比例的10%,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还需要加强高校招生的自主性。

二.高校自主招生中存在的阻碍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颇

当前高校自主招生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改革的主体认识存在守旧的情况,高校在人才录取上采用的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因此在招考条件上将对人才的定位为全才,也就是在各科成绩和综合素质上都要有更优异的表现。所以在招生的过程中,各高校设置的门槛仍然比较高,使得一些具有某项专项才能的人才无法进入;其二为自主招生的改革目标存在分化障碍,部分学者认为需要全面开放,适当的引入市场机制,保证竞争的公平性,还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坚持两端放开,中间稳定的方式。但是无论哪种思想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颇,影响自主招生改革的全面深化。

(二)行政权力存在错位

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高校的招生中主要的权利还紧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手中,从自主招生改革开始,基本的模式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路径依赖模式,这种行政模式的缺位和错位也会为自主招生的改革面临诸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权力的错位使得自主招生权力扩大受到抑制,很多高校只能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进行招生。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缺位也会使高校自主权的发挥受到限制,分离了主体和代理主体,进而使权力腐败滋生。

(三)招考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还需要加强对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原有障碍的制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制度的压力,当前的招考制度一直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招考依据,这使得高考中一直是唯分录取,虽然这种缺陷非常明显,但是受到制度的惯性影响,旧制度的改革仍存在很大的阻力。二是新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顶层设计仍不够健全和完善,缺乏专门的自主招生制度,难以创造有序的招生环境。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使得权利被分散,增大了改革的难度。

(四)招考存在高投低收

高校自主招生中还需要算好投入与产出,当前招考成本中的困难主要分为两类,其一为高校自主招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对于排名靠前的高校来说,其招生成本也越高;其二,从考生的角度来说,试点高校为了使招考的程序更加便捷,会选择离本校较近的位置安排考试,从而使得考生不得不长途跋涉,对于考生也是一笔大的投入,但是从实际的招生效果来看,自主招生的高投入并没有获得更明显的收获。

三.高校自主招生的路径优化对策

(一)制定完善、全面的招生目标

在自主招生目标的确定中需要能够保证目标的质量与公平性,分清矛盾的主次,做好试点与全面开放的过渡。首先,高校自主招生目标的设定中需要基于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认识到在招生过程中公平与质量的意义。在招生过程中首先选拔一些具有创新品质和卓越优秀的人才,进而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同时在选拔的过程中还需要兼顾公平性的愿景。招生公平也是教育公平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公平的基础,因此在招生中必须要严守公平的底线,做好教育的改革。同时高校的改革还需要从高风险性出发,做好从试点到全面开发的过渡,改革高校自主招生中面临的风险,认真做好试点工作和顶层制度制定工作,适当的增加试点高校的名额,制定规范的操作程序和自主招生办法,进而使试点高校能够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优势,选拔更多的人才。

(二)完善自主招生的行政环境

首先,加快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明确各主體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政府需要做好在自主招生中的定位,并逐渐实现从干预、控制到参与和服务的方向改变,充分发挥其顶层设计、监督协助等方面的职能,建立完善的高校、社会以及高中问的融通机制。所以我国还需要能够保持端正的办学思想,完善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运作规范,树立正确的绩效观,进而使高校获得真正的自主权,突出高校的特色和办校水平。其次,我国政府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还需要组织第三方评价组织,进而保证专业重于行政。当前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要将高校自主招生的自主权和主动权还给专业的机构,进而保证招生中专业性更强,为自主招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引导和规范,保证第三方机构在自主招生中监督功能的有效运行,从而实现招考和监督分离。在这方面我国还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发挥第三方考试机构在自主招生中标准化考试方面的职能,并在专业化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标准,促进自主招生制度更好的实施和发展。

(三)健全自主招生的法律规范

为了保证高校自主招生的秩序性,还需要能够加强对相应法律法规的建设,但是法律法规的作用不是通过自发可以实现的,还需要相应的机制辅佐,进而为高校自主招生的深化改革提供保障。首先,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机制的完善,防止出现违法行为的出现,同时我国还需要积极的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对招考中的责任分配和机制等进行完善。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出台相应的行政规章、法律条文等,对自主招生的参与部门的法律边界和法律条文等进行完善和细化,防止出现法律漏洞或者霸权主义,保证招生秩序的规范性。同时,我国还需要加强对法律机制利益分配的修正,特别是在试点的选择以及招生比例等工作中。我国国情决定当前我国的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都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也在客观上加大了自主招生中的利益分配不平等性,所以为了防止高校自主招生中出现“马太效应”,还需要从法律的高度对各省市的招生名额进行分配,从而使高校的投档录取模式更加科学,提升对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录取数量。同时,还需要在论证的基础上,不断的增加试点高校的数量和规模,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在已有的法律制度基础上不断的完善招生秩序,进而实现对高校自主招生的纵向和深向改革。

(四)加强自主招生体系专业化建设

高校自主招生中科学和公平是其重要的价值尺度,所以必须要加强招考的专业化。首先,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权,完善招生机制,试点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建立科学的招考方法、体制。各高校需要在保留现行招生制度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破格录取制度。招录过程完全由招生委员会负责,同时健全完善的诚信、举报和监督机制,进而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和有序性。同时高校还需要拓展多元化的录取通道,形成分层、分类的招生体系,试点高校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强化招生的质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察,并提前公布招生信息,使学生能够根据报考院校的相关信息做好申请准备,为学生提供双向选择的通道,提升选才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自主招生改革有效的改善了传统高考的弊端,但是从其改革的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还需要加强对当前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猜你喜欢
高校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