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反馈在大学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思考

2018-03-16 09:28李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反馈平台交流

李明

摘要:大学教学是一个输出与回馈的双向闭环过程,其中,师生交流与反馈在帮助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适应学习环境、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与反馈方法,并分析了各种交流反馈方法存在的问题,为改善现阶段大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交流;反馈;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674-9324(2018)09-0185-02

引言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推动教学改革,接轨国际,目的之二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现阶段高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往往以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为改革对象,具有单向性。实际上,大学的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单向行为,教学过程决定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学结果反过来可以推动和指导教学过程,这是一个双向、闭环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监控和调节,也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大学课堂学习环境,指导其选择和采用学习方式。总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目前,国内外大学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科技活动等,其中,课堂教学是大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也是大学生接受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主要手段。任何方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反馈可以总结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教学过程中的实时交流反馈,主要形式包括课堂提问、习题解答、测验,以及师生借助基于交流平台的交流互动等;一种是教学结束后的总结式交流反馈,如课程结束后的教学评价、教学情况调研等。每种类型的交流反馈包含多种形式,每种形式也各有特点。这些交流互动形式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据此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还可以从学科、专业、时间、就业等角度为高校的整体教学效果评价提供反馈,帮助学校统计并总结基础的、专业的、整体的教学质量,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参考。

可以说,交流反馈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环节。现今高校的教学以及改革过程中,往往对这个闭环反馈过程重视程度欠缺,有效利用不足。本文从一线教学的角度和经验,总结教学过程中几种主要形式的师生交流反馈,阐述其特点、作用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教学过程中的交流与反馈

1.课堂交流反馈。课堂授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手段包括观察、提问、习题练习等。基于这种直接实时的交流反馈,老师可以调整讲课速度与重复次数,决定扩展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引导学生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授课者和听课者对于课堂教学与以视频、影像为载体的教学感受有着显著的差别,二者的区别在于面对面性和非面对面性。以清华大学华成英老师的《模拟电子技术》电视教学录像和课堂教学视频为例,来看二者的差别。电视录像教学是在没有听众参与的条件下录制而成,因此给听者的感觉不是讲课,而是播音或讲座,这是因为老师面对的是摄影镜头,得不到来自学生的真实反馈;课堂教学视频是随堂录制的教学实况,从该视频中可以看到,老师讲课形式活泼、互动自然,这是因为老师能够得到学生的直观反馈。二者的区别体现了课堂教学与直接交流反馈具有不可模拟与替代性。课堂交流互动是每位授课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能够保证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鲜活性。

2.基于交流平台的师生交流反馈。交流平台分为官方平台和私人平台两种:官方平台是高校的教务处为教师和学生创建的基于教务系统的交流沟通平台,私人平台是利用常用的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建立的讨论交流群,这两种交流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课后沟通的桥梁。由于微信、QQ等社交平台具有应用灵活、方便的特点,因此,私人平台得到了更为高效的利用。两方面原因决定了交流平台的建立和作用。一方面与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有关,现在国内一些高校设立了本部校区和分校区,部分年级和学院的学生生活学习在分校区,而任课教师主要生活和工作在本部校区附近。这样,上课、答疑、补课就存在距离、时间等问题。另一方面与大学的教学方式和特点相关,大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的课堂教学主要以引导学生了解、探索基础以及专业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学。受学时限制,课堂讨论和答疑都无法满足学生答疑和讨论的需求,而利用交流平台,师生可以及时组织讨论,还可以定期总结作业,提交实验报告等,解决了上述问题。如今,交流平台已经越来越被教师和学生认可并使用。

3.学生的教学评价。近年来,国内一些大学中开展了老师教学效果的学生评价工作。每学期期末,学生需对教师的授课方法、态度、水平、专业性等表现进行评分,给出评语以及对教师和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一般学生评教行为与期末成绩的获取相关,因此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学校教务处汇总学生的评教结果,通过各个院系的本科教学秘书向所在学院的被评价任课教师发布信息。这是一种总结式的交流反馈形式,不具有实时性,但具有双向性和针对性。这种交流反馈一方面以官方渠道提供学生评教结果,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与问题,改进教学规划和教学方法等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高校教务处提供教学结果统计参考,帮助教务处更好地开展课程设置、排课、监督教学效果等工作。

此外,学生评教结果还作为教师年度教学业绩考核的参考基础,以及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的指标,在教学总结与监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交流与反馈方式存在的问题

1.影响课堂交流反馈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学时、学生数量、学生配合度等。受学时所限,课堂提问和习题练习时间均有限,学生人数超过40人时,难以照顾到每位学生,存在少数学生不配合的问题(比例大约在1%-5%之间)。

2.基于交流平台的师生交流反馈方式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的付出相关。“沉默的大多数”始终存在,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基于交流平台的答疑、讨论等工作并不作为实际工作量统计,属于隐形的加班。

3.学生评教的问题与评教结果量化、学生态度和思想等因素相关。对教学过程这样一个长期、复杂、波动的过程予以纯量化的评价,欠缺科学性、合理性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的意见通常具有两面性和对立性,从而减弱了评语的可参考性。

三、思考

交流与反馈在大学教学中对教学效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和教学政策与管理层面上,对交流反馈作用的认识和重视尚待提高,其原因本质上是思想、理念、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现阶段,国内高校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欠缺,对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注与重视基本停留在政策制定层面上,经济投入少,基础建设跟不上,因此造成了高校教学状况与教学质量处于一种平淡乏力甚至低迷的状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导向下,高校逐渐加强对教学的关注与侧重,高校人才培养回归本质的前景可期。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3):44-49.

[2]陆根书.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J].复旦教育论坛,2010,8(4):34-46.

[3]赵孟静.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创新能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6):109-110.

[4]尹明明.对高校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后信息反馈的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04):141-144.

[5]张守波.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海大学学报,2010,(05):11-14,21.

猜你喜欢
反馈平台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对“未来教室”的初步探索
妙用“表扬”和“忽视”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