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我的压力“朋友”

2018-03-16 20:38李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情绪调节活动设计

李燕

〔摘要〕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它是心理受到威胁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反应,当一个人觉得要承担的要求超出了自己所能够掌握的各种资源时,压力就来了。高中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达到或接近成人水平,但其心智还很不成熟,面对压力其承受能力有限,学业、人际、情感等问题都可能成为他们的压力源,造成情绪困扰,从而影响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往的教学过程多从认知调整、情绪宣泄等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压力的管理,本节课尝试引导学生从觉察情绪开始,通过解读负面情绪当中的正面意义,指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逐步地改善情绪和缓解压力。

〔关键词〕情绪调节;压力管理;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7-0044-0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压力产生的原因。

2.使学生学会觉察自己的压力来源及大小。

3.探索负面情绪的正面意义,尝试从觉察情绪入手进行压力管理,学会积极地处理压力事件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觉察自己的压力来源及大小,意识到压力对自己的影响。

教学难点:觉察自己的情绪,尝试从觉察情绪入手进行压力管理,学会积极地处理压力事件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游戏法、讨论法

【课程实施】

一、导入:抓住好运,摆脱厄运

(一)规则介绍

请大家将右手掌心向下,左手食指垂直向上,相邻者左右手连成一个圈。老师讲述一段故事,请学生听到数字“3”时迅速用右手抓住右边同学的食指,同时将自己顶在左边同学掌心的食指抽离,防止被抓住。被抓住的、没有抓住别人的、不该抓的时候抓人的都要接受惩罚(即上台表演节目)。

故事:“有一个景色秀丽的小山村,村民们在村子周边栽种了很多香蕉树,他们辛苦耕作,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可是山里的猴子总是来搞破坏。于是村民们决定要好好整治这群可恶的猴子,他们在村子里找了几个枪法很好的猎手,一共三个。猎手们守候在香蕉园里,等着猴子的出现,直到天色开始蒙蒙发亮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远处的山脚下有一些影子在晃动,猴子出现了,他们开始数到底有多少猴子,一只、两只,又一只,大大小小十几只猴子连蹦带跳地向香蕉园跑过来,窜到香蕉树上,正准备大嚼香蕉的时候,猎人们举起了猎枪,‘呯、呯、呯三枪。”

(二)分享

师:刚才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生:紧张。

师:为什么会感到紧张呢?

生:怕出错,怕上台表演。

师:因为有怕惩罚的压力,所以感到紧张。现在游戏结束,心情怎么样?

生:放松。

师:因为警报解除了,所以感到放松。大家刚才所说的心情,紧张和放松,其实是相对的。有压力所以感到紧张,压力消失了,就会感到放松。

师:说到压力,我们同学们的压力状况怎么样呢?该如何来应对压力呢?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来交流探讨的主题——“读懂我的压力‘朋友”。大家一定觉得很可笑,看到“壓力”,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紧张、焦虑、烦躁……”,怎么会是“朋友”呢?不要着急,也许上完这节课,你的心里就有答案了。

二、探究:压力产生的原因

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有压力的感觉呢?如果告诉大家下节课数学测验,大家有压力么?

压力是指当刺激事件打破了个体的平衡状态,或者超出了个体应对能力范围时所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理、情绪、行为、认知等反应。重大生活事件可以是升学、转学、结婚、生小孩、彩票中奖、受伤或重病、亲友离世、和好友争吵等。超出了能力的要求是指在客观上能力不够、做不到、应对不了或自认为能力不够、做不到、应对不了。

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会遇到压力很正常,因为总会有一些事情打破我们的平衡状态,或者超出我们应对能力的范围。

三、体验:我的压力来源

(一)压力圈

既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那么请你回忆一下,在最近一段时间里,你感受到了哪些压力呢?

规则:每个人在白纸中央画出“压力中的自己”(可以形象化为动/植物、卡通人物等任何事物),然后结合自身的情况在自己旁边画上一些圆圈。圆圈有大有小,代表压力的大小。把具体的压力来源填到圆圈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体验到多少压力就画多少个圈。

分享:

1.简单介绍用该形象来代表自己的寓意,用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来说说这个形象和自己的关系。

2.压力圈的数量,几个压力圈的大小比较,这么画的原因以及最近遇到的具体事件。

3.归纳压力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学业、人际关系(师生、同伴、亲子、异性)、情感、环境适应、生涯规划、自我意识……

4.面临这么多压力,你有什么感受?

选择一个学生普遍反映的压力事件,请学生用0~10分进行评估(0表示没有压力,10表示压力的最大值)。

提问: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事件,大家赋予的压力分值是不同的?

小结:压力来自于对事件的认知,就好比“考试”这件事情,每个人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提出的“好”的标准不同,从而产生压力的感觉和相应的情绪及行为自然也会因人而异。

压力事件→压力认知→情绪感受→行为表现。

压力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接纳压力,找到压力的积极意义,而我们对压力的感知最先来自于对情绪的感知,所以压力管理其实是从觉察情绪开始的。

觉察情绪→发现意义→寻找方法→计划行动。

(二)情绪的意义

当我们面临压力事件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开始产生情绪反应,而且每种情绪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焦虑、紧张——让我明白“这件事我很在乎;我应对这件事情的能力还不够;提醒我明确当下做些什么会使未来更好”——让人未雨绸缪。

恐惧、厌恶——提醒我远离危险,提升自己战胜危险的能力——保护我免受伤害。

后悔、自责——让我更明确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提醒自己向过去学习,了解怎么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情,因而更加智慧——让人反思和成长。

失落、挫败——提醒自己要重新评估期望值,并让自己静下来,开始反思下一次怎样做得更好——让人进入安静的状态并储备能量。

委屈——提醒我“世界上只有小孩子才会觉得什么都是他该得到的”,其实别人没有义务给我什么——让人明晰满足自己的需要是自己的责任。

情绪是潜意识对人的提示,是心对人的指引。也许我们一开始会觉得体会情绪不是那么容易,但没有关系,试着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慢慢体会内心的感觉。

四、探索:压力管理

示范:举两个压力事件处理方法的例子(其中第一例为教师的自我表露,即自己在遇到压力事件时是如何通过情绪的引導来处理的,第二例为学生对压力事件的处理方法,见表1)。

学生从自己的压力圈中挑选两个压力事件,仿照例子完成“我的压力事件的处理方法”,将自己所填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交流后进行全班分享。

五、总结

师:现在回到我们的课题,你读懂你的压力了吗?知道我为什么要把压力称作“朋友”了吗?

学生分享。

当压力来临时,刚开始,它让我们害怕、痛苦,使我们沉浸在负面情绪之中,总之谁都不喜欢它。此时,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感受自己的情绪,听听情绪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它会指引我们找寻更好的方向,让我们明白接下来我们能做些什么,渐渐地我们的情绪也就被行动所改变了,压力也会慢慢缓解。情绪无法被理智说服,但是可以被行动改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压力真的是我们的一位可贵的朋友,只不过外表看起来不那么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中学,苏州,215500)

猜你喜欢
情绪调节活动设计
父亲缺位对学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议排球运动员赛前不良情绪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情绪调节特征的相关研究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