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018-03-16 22:08王建军
关键词:娜塔莎编者意图

王建军

陶文建、周吉琳和方香椿三位老师对《娜塔莎》一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教学风格。总体而言,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重点突出,体现了新课程关注学生有效活动的理念。相形之下,陶文建老师重视为学生提供“梯子”,让学生能够顺着“梯子”“登堂入室”,领会通过多种手段对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作用,把握文本中“圆形人物”——娜塔莎这一主要人物的形象。周吉琳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拓展提升到位,升华了教学文本的价值。方香椿老师注重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挖掘教学文本中的某个内容的内涵和价值,并以此为范式,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探讨、挖掘教学文本中其他内容的内涵和价值。三位老师各展所长,在质疑拓展中求融通,在剖析评价中得真知,很好地抓住了外国小说文本教学的“牛鼻子”。当然,语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客观地看待这三堂课的教学设计,都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师生互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

一、师生互动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是指导课堂教学全程的“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娜塔莎》是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人物”专题的必教篇目,节选自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巨作《战争与和平》。面对这样的选文,仅凭编者所选的片段,是无法全面深入把握主要人物的形象的。文学名著节选课文的教学,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文本空间,这样无疑会对文本的准确深入解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观察三位老师的教学目标可以发现,只有一位老师明确提出“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的相关知识”这一目标,意图在教学中作适度延伸,以期高屋建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娜塔莎”這一人物的形象。当然,三位老师的另两个教学目标基本一致,分别是“运用文本细读,从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角度揣摩人物的内心”和“把握娜塔莎的形象特点,体会‘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区别”。如果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那么我们可以料到,有两位老师的师生互动会停留在较狭窄的范围内,就无法引导学生在更阔大的时空中更准确深入地把握“娜塔莎”的形象。以“偏”难概“全”,师生互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打了折扣。

二、教学目标是否符合编者意图

教学目标固然是指导课堂教学的“纲”,但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尊重和符合编者意图。《娜塔莎》一文,编者节选自《战争与和平》第二卷第三部的第14、16节和第二卷第五部的第15节。编者试图通过“娜塔莎”这个“圆形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来揭示“人物”这一小说的核心要素。如果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忽视编者的意图,按照教学小说文本的常规思路,重点讲授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则偏离了教材整体编写框架所呈现的编者意图。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很多小说教学文本,诸如《祝福》《最后的常春藤叶》《品质》《娜塔莎》等,如果不顾编者意图,只要是小说,就确定“把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那就没有必要选编那么多小说教学文本了,学生如果一次次重复学习教学目标完全相同的小说,也会无限厌烦。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编者意图,并在课堂师生互动中落实编者意图。

在观课中,笔者发现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把握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时,用时过多,偏离了编者的意图,把《娜塔莎》上成了普通的小说教学文本。教师在教学时,固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去把握人物的性格,但把握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才是重点。此外,教学还要进而引导学生通过“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去探索“娜塔莎”这个整部《战争与和平》小说中“最具光彩的人物”之一的丰富内涵。在探索“娜塔莎”这一人物形象时,需要适当补充“娜塔莎”在之后的种种所思所为,以便让“冰山下”的种种来丰富“娜塔莎”的人物形象。如果仅仅局限于选文,则会让“娜塔莎”的形象变得不那么“饱满”,不那么容易引发“心灵的海啸”,也会让学生的视野拘囿于狭小的时空。所以,确立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关注编者意图。

三、师生互动时问题设置的适宜性、适时性、阶梯性

课堂上,师生互动基本围绕“问题”展开。“问题”是解决重难点、推进教学的主要抓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师生互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体现在“问题”设置的适宜性、适时性和阶梯性上。

所谓问题设置的“适宜性”,就是问题设置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文本的重、难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等。陶文建老师在引导学生理清情节的基础上,以“我从文中______,读出了______的娜塔莎”的句式为抓手,带领学生感受小说人物娜塔莎的人物形象。笔者以为,这个问题的设置是适宜的。学生理清了情节,就有了感知人物形象的基础,就不会出现“空谈阔论”的现象。

所谓问题设置的“适时性”,就是问题设置是否处于学生思维“愤而悱”的阶段。完整的一堂语文课一般可安排2~3次活动(师生互动),每次15分钟左右,后一次活动立足于前一次活动,在前一次活动的基础上适时激发此时处于“愤而悱”阶段的学生的思维,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观课中,笔者发现,周吉琳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了“娜塔莎”的人物形象后,根据学生对“娜塔莎”在第三部分的表现的疑惑,适时提出“对于第三部分娜塔莎的移情别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击中了学生思维与情感的“肯綮”,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更加活跃,也为下一环节对人物形象的评析作了铺垫。

所谓问题设置的“阶梯性”,就是问题的设置要呈现出思维的向前推进提升。语文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维锤炼都很重要,但思维的锤炼应高于知识的传授,立足于知识基础之上的思维锤炼尤为可贵。周吉琳老师的教学设计在引导学生品读“娜塔莎”的人物形象后,注重“往上爬坡”,继而引导学生评析人物形象,教给学生评价人物形象的标准——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有助于将学生的思维往前、往高处推进,提升教学文本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益)

猜你喜欢
娜塔莎编者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编者语
编者有话说
编者语
编者语
奥地利性奴女孩不愿卖掉“牢房”
俄女子天生拥有一双“透视眼”
贾平凹与两蹲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