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蚕桑产业现状与桑树嫁接技术应用

2018-03-18 23:01胡守炳
四川蚕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竹县大竹芽苞

胡守炳

(大竹县蚕桑技术推广站,四川 大竹 635100 )

大竹县地处川东北,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旱、秋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宜桑宜蚕气候条件。 蚕桑产业在大竹县不仅具有传统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的比较效益优势,是我县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说桑园包括桑树品种对大竹蚕桑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竹蚕桑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题

1.1 产业基础现状

2013年,大竹县被列入四川省四十个蚕桑产业基地县之一,蚕桑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县借助“2015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新栽桑133.33hm2(2000亩),同时建立了3.33hm2(50亩)的桑树品种园。2017年,全县建有桑园533.33hm2(8000亩),年养蚕 9740张,单产36kg/张,产茧35万kg,蚕农售茧收入912万元。

大竹县现有桑园,10%为60年代栽植、60%是90年前后栽植、30%是2000年后栽植。良桑化程度80%,其中:农桑14号占50%,南优一号占20%,桐乡青、白油桑、黑油桑、新一之濑等占30%。

伴随着桑园管理水平的提高,全县养蚕设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和改善。截止2017年10月,全县共新建成共育室11间,面积691.2m2;新建蚕房蚕棚5768m2;新搭蚕台17500m2;新制旋转方格蔟回旋架800个。配套设备设施的完善,使蚕桑生产规模、综合技术水平大幅提高,推动我县蚕桑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现在全县培育了2户大户和4个蚕业合作社,大户年养蚕规模分别达到了50张和35张;大竹县宜农蚕桑专业合作社集养蚕、蚕茧加工、桑果生产、旅游休闲为一体;晨曦种植专业合作社以生产桑枝食用菌为主,今年生产桑枝菌300t,干木耳1.5t;今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桑叶面50t,桑叶粉16t,一系列产品进驻重庆200余家超市;姚氏丝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蚕茧收购、蚕丝被及蚕沙枕制作。

1.2 主要问题

现有桑树品种表现不佳。农桑14号春季发芽遇倒春寒,易遭冻受损;南优一号在秋季桑叶容易老化;桐乡青、白油桑、黑油桑、新一之濑等桑品种的产叶量偏低,亩桑效益不高,不能适用现代蚕业生产需要。大竹蚕桑产业要发展,必须筛选适合大竹地方气候和生态条件的桑树品种,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桑园进行大面积的品种嫁接改良。

劳动缺乏。进城务工、外出打工等形式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在家务农人员一般都是60~70岁的老年人,他们年老眼花、视力下降、手抖不平,冬季切皮芽接和春季简易芽接,技术要求高,特别是所取芽片要求达到“三点现、芽心全、削面光、不带木”,要他们采用冬季切皮芽接和春季简易芽接方法嫁接,取芽片达不到要求,成活率低,这就是摆在我们前面的现实难题,如何解决它,唯独就是找到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嫁接方法替代冬季切皮芽接和春季简易芽接。

2 桑树枝接技术要点与后期管理

2.1 品种

为筛选出适合我县气候、土壤的桑品种,我们在2015年利用产业发展项目建立3.33hm2(50亩)桑品种园,为此,2015年我县用桂桑12号桑籽育苗,2015年秋季栽桑,作为桑品种园砧木,2016年冬季在重庆市蚕业研究院和四川省蚕业研究所调川桑98-1、川桑48、湘7920、大十、红果2号等叶用桑和果桑三十余个品种的良桑穗条作为接穗进行嫁接。县蚕桑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配合乡镇和企业嫁接队伍,开展桑园改造。

2.2 嫁接前准备

需嫁接的桑园要在当年养蚕结束后、嫁接前,即11月用残效期长的农药打封园农药。

2.3 嫁接技术

我们通过积极探索,采用类似过去腹接削枝和现在冬季切皮芽接的切皮技术相结合的枝接方法——桑树枝接,采用桑树枝接只要砧木切皮好、良桑穗条削面光、包扎严实就行,技术要求低、科技含量不高,60~70岁的老年人均可操作。

选无病虫害、饱满芽苞,一手握良桑枝条,一手握嫁接刀,四刀削成,第一刀在芽苞下面2~2.5cm处将良桑枝条横切断,第二刀从芽苞背面、芽苞基部水平上方0.3~0.5cm处下刀,由上向下呈30°削枝条,第三刀从芽苞正面、芽下方0.5cm处下刀,将枝条皮层削去,第四刀在芽苞上方1.5~2cm下刀将枝条横切断备用;在需嫁接的桑树干(枝)选光滑、无病虫害处,用嫁接刀将砧木皮层削开4~4.5cm;再将削开的皮层削去上面3cm左右,然后将削好的带芽苞枝条插入砧木皮层中、插紧,然后用薄膜由下向上将其包扎,注意要将枝条上方的切口包完,避免水分散发影响成活率,包扎时做到不漏水、不漏气。这种嫁接方法不仅春冬季可嫁接,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且技术简单、便于操作,成活率高。

2.4 嫁接后期管理

嫁接后,在三月初气温上升时,用农药进行防治,这对确保嫁接成活很重要。我县主要以桑象虫危害嫁接芽。如2016年冬2017年春,我县桑品种园嫁接前未打封园农药,嫁接后未及时用药防治,结果桑象虫危害嫁接芽,导致嫁接成活率只有30%左右; 2017年11月我们将桑品种园打封园农药,2018年1-3月进行嫁接,3月5日又进行农药防治,截止2018年5月,嫁接成活率达90%。

2017年我县新栽桑20hm2(300亩),改造低产桑园13.33hm2(200亩),分别集中在妈妈镇6.67hm2(100亩)、牌坊乡4.67hm2(70亩)、姚市乡1.33hm2(20亩)和金鸡乡0.67hm2(10亩)。通过对低产桑园的改造,大大提高了桑园的亩产叶量。

猜你喜欢
大竹县大竹芽苞
大竹县:强化社保基金管理 大力建设“满意居保”
大竹县:稳步有序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芽苞
大竹县多措并举开展“护薪”行动
大竹县:扎实推进2021年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
大竹农商行向贫困村捐赠图书
芽苞
不要轻易辜负曾真心对你的人
小芽苞
芽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