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蚕种补催青 提高一日孵化率

2018-03-18 23:01段汝吉
四川蚕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收蚁蚕卵红纸

雷 芳 段汝吉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 乐山 614013)

近年来,我场应一些用种单位的要求,利用人才、设备优势帮助丝茧育蚕种催青,用户反馈蚕种一日孵化率高。但与之交流也得知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催青期发育正常的蚕种,到后期也出现了孵化不齐,蚁蚕体质弱等情况。由此笔者总结多年的催青实践,搞好催青工作虽然是养蚕高产无病的前提,但是做好补催青工作仍然是提高孵化率,特别是提高一日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1 蚕种补催青的含义和重要性

蚕种补催青是指经过催青技术处理后的转青蚕卵分发到各地共育室或蚕农后,至孵化收蚁前,仍按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合理保护的过程。这一保护过程是养好蚕的前奏,是养好小蚕的基础。实践证明,蚕种补催青做的不好,将导致收蚁不齐,实用孵化率低,蚕体虚弱,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2 做好蚕种补催青工作

2.1 计划好发种收蚁时间,安排好消毒及物资准备

2.1.1提前做好共育室及蚕箔等用具的消毒。首先将共育室内的蚕具全部搬出,彻底清洗蚕室、蚕具,特别是上次养蚕遗留的污垢;二是将蚕室、蚕具彻底风干或晾干;三是在低温、无风无雨的天气,用含有效氯1%的漂粉液对蚕室、蚕具消毒,包括上季用过的大小蚕网、切桑刀、切桑板等,都要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

2.1.2告知共育室或蚕农目前蚕卵胚子发育情况,蚕种到达时间以及大致收蚁时间,提前做好蚕种入室及收蚁的各项准备,包括用来遮光的红纸和用来收蚁的大白纸,羽毛、升温补湿设施等。

2.2 做好发种过程中的蚕种保护

2.2.1发种时期的确定与保护

一般发种时期应掌握在胚子发育到转青期为原则,根据运输条件,路途远近,远的可根据情况适当提前。由于转青后的胚子呼吸旺盛,对温度、湿度、空气新鲜要求高,发种时应注意室内外温湿差的变化,温湿差较大时应通过中间温度过渡。若保护不当就会降低一日孵化率。

2.2.2运输要求与保护

运输领种的用具应消毒,不能有异味(如农药、杀虫剂、香水、蚊香等),装种时蚕种要松装,不能堆叠过高,注意通风透气。运输途中保持25℃,干湿差1.5℃,需要遮光补湿,防止高温、日晒雨淋、干燥、剧烈振动等,防止蚕种因高温闷热挤压发生蒸热而影响蚕种孵化质量,力求快速安全到达共育户或蚕农手中。

2.3 共育户或蚕农接到蚕种后应做好补催青工作

2.3.1黑暗技术处理

领到蚕种后,需将蚕种从蚕种盒中倒出,铺在有红纸和白纸(两层,下层红纸或黑布,上层白纸)的蚕箔内,用鹅毛擀匀平摊在上层白纸上,尽量无重叠卵,一张种大概摊一张A4纸大小的面积,铺好蚕卵后再盖上一张白纸,将蚕卵上下2张白纸四周边缘折叠起来,防止蚁蚕乱爬,再盖上一张红纸或黑布,将上下2张红纸折叠起来遮光,待感光时揭开上盖的红纸或黑布。有部分农户嫌麻烦,领种后不把蚕种倒出蚕种盒,等到有苗蚁后才倒出,导致装在盒内的蚕种易发生孵化不齐,甚至出现蒸热现象,孵化后蚁蚕虚弱或死亡,而且已出的蚁蚕在盒内不易扫落,易造成损伤。

2.3.2黑暗抑制严防漏光

已转青的蚕种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将停止发育,未转青的蚕种在黑暗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因此,必须保持补催青蚕种完全黑暗,对发育不齐的蚕品种可以提前进行黑暗处理。如果需要观察苗蚁的情况,必须保证完全黑暗的情况下用红灯泡(或用红布包着的电筒观察),一旦漏光蚁蚕就会不停的孵化,达不到抑制延迟孵化的目的。

2.3.3温湿度调节保持平稳

春季补催青室内目的温度为25~26℃,干湿差1.5~2℃。夏秋季补催青室内目的温度为25.5~27℃,干湿差1.5℃。严防高温干燥,高温干燥易造成先出的蚁蚕脱水虚弱死亡,后出的脱水体虚不易咬破卵壳,既影响孵化又对蚁体的健康不利。

2.3.4转青不齐的补催青处理

领到蚕种倒出蚕卵时发现蚕卵转青不齐,可以降温至24℃,继续黑暗,第二天不收蚁,到第二天晚上升温至25~26℃,干湿差1.5~2℃,第三天适当提前收蚁基本上可收齐。

2.4 做好二次补催青工作

一般来说经过上述处理的蚕种,一日孵化率都比较高,若遇意外实在没孵化完的蚕种则需要进行二次补催青工作,即依然用红纸白纸包好,用同样的温湿度保护,待第二天用同样的方法收蚁即可。

3 生产上补催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补催青工作看似简单,但往往因不重视或诸多因素导致影响蚕种一日孵化率。目前各地的共育室大都比较重视补催青,问题多出在新区的少量共育户和散户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3.1 接触农药等有刺激性物质

有些农户打了农药,不洗换衣服,直接进共育室处理蚕种,或者领种时随便找张纸包一下,殊不知该物曾经接触过农药等,造成蚕种孵化不齐甚至死种。特别是夏秋季点蚊香,也是一大危害。2001年葫芦镇汪山村廖文易点蚊香,导致5张蚕种全部未出,损失严重。

3.2 温度不够过度加温

有些新蚕户或者不重视补催青的散户往往前期不加温,后期见别人的蚕种已经孵化,就使劲的加温,想要蚕种早点孵化,结果可想而知,不是烫死就是烘死。2003年铜茨乡朱晓华把蚕种放在被子里,再放上保温袋,导致3张蚕种烘死了大半,最终收获甚微。

3.3 补湿不到位,造成孵化不齐

很多蚕农不重视夏秋季的补湿,特别是早秋蚕期气候干燥,温度高,易造成先孵化的蚁蚕脱水死亡,后出的蚁蚕体质虚弱导致咬不破卵壳,影响孵化。2004年谭坝乡一共育户补湿不到位,造成部分蚕卵孵化时头顶卵壳的情况,这部分蚕因吃不到桑叶而死,造成损失。

3.4 补湿升温时一氧化碳中毒

2012年靑神县白塔村一小共育室用蜂窝煤升温,由于天冷,窗户关的较严,通风换气不畅,造成蚕孵化不齐,收了几批都没收完,后期蚕病严重,直接影响当季的蚕茧产量。

4 小结

蚕种催青中影响蚕卵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湿度。孵化的齐一、经过的长短,都受温湿度的影响。后期的补催青阶段是胚胎发育的延续,此阶段湿度特别重要,催青后期湿度过低,则孵化不齐或发生干瘪死卵,但过湿又会造成蚁体虚弱、肥大而带来后期蚕儿不好饲养。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催青温湿度标准执行,重视每一个细节,才能提高一日孵化率,为收获优质高产的蚕茧和高效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收蚁蚕卵红纸
孵化蚕卵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春柞蚕收蚁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蚕卵的等待!
温度刺激对催青期樗蚕卵中孵化酶基因PccHE表达量的影响
高浓度氧处理法阻断蚕卵滞育
刘老汉的烦恼
河南一化二放秋柞蚕收蚁日期探讨
写在红纸上的小说
红白纸换位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