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治疗儿童脾虚厌食36例

2018-03-19 08:22杨玲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面色厌食症合剂

杨玲玲

(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儿科,江苏 苏州215000)

小儿厌食症是指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一种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笔者用针刺四缝穴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脾虚厌食症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6例,均为2014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4岁15例,5~6岁10例,7~8岁6例,9~10岁5例。

中医辨证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小儿厌食症(脾虚)辨证标准诊断依据。主症为食欲减退,食量减少。次症为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有喂养不当史,如进食无定时定量、过食生冷、甘甜厚味、零食或偏食等;无其他系统疾病。

2 治疗方法

针刺四缝:取穴于手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四指的中节纹中心处,清洁双手后,酒精局部消毒,用三棱针(小号 苏州环球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点刺或直刺0.1寸,挤出黄白色透明液体,用消毒棉花拭干。每周1次, 3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总共6周。治疗后5min,两手紧握无菌棉球,1h内禁止沾水。

中药内服:口服院内制剂消化合剂(制香附、炙甘草、炙鸡内金、炒陈皮、神曲、炒麦芽、莱菔子等)10mL,1日3次,疗程6周。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体重增加,接近正常健康小儿体重,症状消失。好转:体重有所增加,精神、食欲及其他症状改善。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4 治疗结果

痊愈4例,好转28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88.9%。

5 典型病例

患儿,女,4岁,2014年7月12日初诊。面色微黄,形体瘦弱,食少,不思进食,好卧懒动,少语,有食生冷及零食习惯,无发热,无咳嗽,无腹痛,无呕吐,大便不成形、日1次,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既往有早产病史。查腹部柔软,无压痛。查血常规HB120g/L。微量元素、肝肾功能均正常,诊断为儿童厌食症(脾虚厌食证)。给予消化合剂口服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2个疗程后面色改善,精神好,饮食有增,体重增加1000g,又给予消化合剂口服1周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面色红润,饮食正常。

6 讨 论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脏腑娇嫩,先天及后天调护不当容易受损。针刺四缝穴配合消化合剂有健脾消食功效,故疗效好,且无不良反应。

[1]高红伟,冯斌.消食化积散治疗小儿厌食症30例[J].河南中医,2012,32(8):1027-1028.

猜你喜欢
面色厌食症合剂
国王的厌食症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厌食症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