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 莫慌!一种良性病变

2018-03-20 02:56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高鹏骥
江苏卫生保健 2018年2期
关键词:局灶结节性良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高鹏骥

门诊经常遇见病人,惶惶恐恐的拿着检查报告来看病,问:“医生,这个会是肝癌吗?”拿起病人的诊断报告,原来是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哦,没大碍啊,这个是良性病变,大多数观察就可以了,您不要太紧张啊。”于是和病人详细解释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到底是咋回事。

看着如释重负的病人离开诊室,不由的觉得:由于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检出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病人逐渐增加。好些人查出这个病,因为不了解,会担心恐惧,甚至盲目的治疗。真的要花点功夫,给大家科普一下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了。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仅次于肝血管瘤,临床上第二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样病变,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25%。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近年来检出率明显增加。它是肝实质对血管畸形的增生性反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无恶变倾向。因此,属于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

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提出的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长期口服避孕药物、药物性肝损伤、吸烟等。

虽然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是发病年龄常见于20~50岁。患者大多为体检时发现,或因其他疾病开腹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无临床症状,少数因病变体积大而出现右上腹疼痛或压迫临近脏器,可导致腹胀等不适,破裂出血者则非常罕见。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为非肿瘤性病变,血液学检查没有特征性异常,缺乏特异的诊断标记物,也不会造成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大多数患者为超声检查时发现,但是由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超声下表现特异性较差,对超声医师个人的经验要求较高,临床诊断率较低。腹部增强CT和MRI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与增强CT相比,MRI平扫更有利于诊断。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为良性疾病且较少引起临床症状,甚至有文献报道可自行消失,目前多推荐采取临床随诊,定期复查。但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体积和数量也有发生进展的情况,有文献报道在切除的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灶周边发现了早期肝细胞癌。因此,对于CT、MRI等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但倾向于良性的病变,可考虑3个月后复查。在观察期间如果出现影像学改变、病灶增大或出现症状时,应考虑外科干预。

目前,较为公认的手术指征包括:病变较大且症状明显;影像学表现不典型,不排除腺瘤或肝癌等;病变增长较为明显。我们曾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案数据库中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病理证实存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后均顺利恢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103个月,未见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复发。(编辑/李靖)

猜你喜欢
局灶结节性良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亚低温对大鼠局灶性脑梗死线粒体SOD和MDA水平影响实验研究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局灶型和非局灶型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