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的中美比较

2018-03-20 21:58侯敬奇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国中国

侯敬奇

摘 要:2013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2015年,美国修订出台了《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2015》。文章从框架结构、具体指标、价值取向、措辞表述四方面对上述两个专业标准展开比较。其中,美国专业标准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取向及其较强的指导性,能够为我国校长专业标准的完善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中国;美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

一、引言

学校领导者对于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21世纪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国越发重视校长专业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2013年2月,我国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国教育史上首个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了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作为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1]。2015年10月,美国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政策委员会(National Policy Boar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NPBEA)在修订原先标准的基础上,出台了一套新的学校领导者标准——《教育领导者专业标准:2015》(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2015,PSEL2015),同时开展了宣传运动,鼓励各州积极采用该标准。

笔者试将《专业标准》和PSEL2015进行比较。将二者进行比较有如下原因。首先,中国与美国一个是正在崛起的“东方醒狮”,一个是高度发达的“美洲雄鹰”。两国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迥然不同,但是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次,《专业标准》由中国政府部门制定,具有较强的权威性。而PSEL2015则是由致力于提高学校领导力的国家联盟——NPBEA负责修订,同样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再次,两个标准发布时间相近,适用对象相似,而且均广泛汲取了专家学者的修改意见。最后,美国早在1996年便颁布了世界上首个校长专业标准,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PSEL2015凝聚了美国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反映了最新的教育领导格局,能够为我国的校长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美校长专业标准的比较及分析

考虑到中美教育教学文化的差异,笔者拟从框架结构、具体指标、价值取向、措辞表述四方面对《专业标准》和PSEL2015展开比较。在研究方法上,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方法,以“Rost Content Mining”①和“清博大数据”②为主要工具,对两国的校长专业标准进行详细分析。

(一)框架结构

《专业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要求三部分构成,明确了校长工作的5项基本理念和6项主要职责。同时,对于每项职责,各从“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三个维度提出了10个专业要求(总计60个)。5项基本理念贯彻6项主要职责的始终,各项职责呈线性关系,构成了校长工作的基本领域。

而PSEL2015的10条标准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它以教育领导者工作与学生学习的关系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和幸福为目的。如图2所示,PSEL2015的10条标准分为以下四个集群。

第一,课程、教学与评价,关爱与支持学生的共同体。意味着教育领导者采取严格的课程、教学与评价,营造一种包容的、关爱的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以此直接推动学生的学业成功和幸福。

第二,学校人事专业能力,教职工专业共同体,家庭、社区与学校合作,运营和管理。意味着教育领导者在教职工专业共同体的协助下,在家庭和社区的通力合作下,实现对学校的高效管理。

第三,使命、愿景与核心价值观,道德与职业规范,公平与文化响应。意味着教育领导者在共同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下,遵守职业道德和专业规范,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实现学校的文化响应功能。

第四,学校改进。意味着教育领导者需要不断加强各个领域的工作,改进学校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学习。

总体而言,《专业标准》与PSEL2015均对校长专业素质进行了结构化的表述。但是,前者没有明确地说明校长专业职责之间的具体关联,也没有清晰地阐述目标达成对各项专业职责相应的促进作用。后者显示出需要全方位改善学生学习的思想,表明教育领导者必须致力于在所有工作领域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成就和福祉。同时,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校长必须持续改进学校,遵循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确保对学生共同体的关爱与支持。

(二)具体指标

进一步比较《专业标准》与PSEL2015的具体指标,可以发现:

1.《专业标准》强调职业道德,PSEL2015强调职业规范

道德在我国的教育教学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这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教育标准中已有所体现。通过分析《专业标准》的专業要求发现,我国校长在道德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校长要遵守职业道德。《专业标准》的五项基本理念将“以德为先”放在首位,表明校长应该“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此外,校长在“优化内部管理”时要“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献”。[3]

第二,校长要加强学生德育。《专业标准》在“营造育人文化”中,特别提出“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以及“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健康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了解学生思想与品行养成过程及其教育方法”等。[4]

第三,校长要树立教师师德。《专业标准》在阐述校长“引领教师成长”的工作时,明确指出校长应该“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5]

与我国的儒家文化明显不同,美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重视以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PSEL2015的标准虽然也提到了“道德与职业规范”,但是细观二级指标发现,内容侧重于要求校长按照职业规范的“诚信、公平、正义、合作”等准则行事,“保障和促进民主、个人自由、责任、公平、社会正义、共同体和多样性”[6]。同时,PSEL2015也没有提及校长在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教师的道德监管方面的工作。

2.《专业标准》指向校长角色和工作,PSEL2015指向学生学业成功和幸福

笔者对《专业标准》的60个专业要求和PSEL2015的83条二级指标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以下特点。

在《专业标准》中,每个专业要求均与相应标准所界定的校长工作内容相契合,即每个指标都指向特定的校长角色和工作。例如,在“引领教师成长”中,《专业标准》指出,在“专业理解与认识”上,校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应该“尊重、信任、团结和赏识每一位教师”“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专业知识与方法”上,校长要“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以及指导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法”;在“专业能力与行为”上,校长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推行校本教研,完善教研训一体的机制”等。由此明确了校长在这一领域应该承担的角色和开展的工作。[7]

而通過分析PESL2015的总体描述和二级指标可知,PSEL2015对美国教育领导者的工作要求最终多指向“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功和幸福”。例如,与“引领教师成长”相似的标准7“教职工专业共同体”,倡导教育领导者培养专业的教师和其他员工,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业成功和幸福。其下的指标“完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以促进其有效的专业发展、实践和学生学习”“为促进学生成功和学校整体有效性发展实行对教职工的问责”及“建立和维持一种参与和承诺的专业文化,共同实现与全人教育有关的愿景和目标”[8],均将校长的工作延伸至学生发展。其后,笔者对各个标准进行了关键词提取,结果显示,“学业”与“成功”各出现19次,“幸福”出现13次,再次证实了这一观点。

(三) 价值取向

笔者对《专业标准》的6项主要职责和PSEL2015的10条标准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二者词频情况见图3、图4。《专业标准》中频率较高的词有“学校”“教育”“教师”“专业”“学生”“管理”“文化”“课程”“方法”“发展”“能力”“社会”等。PSEL2015中频率较高的词有“学生”(student)“学校”(school)“领导”(leaders)“学习”(learning)“促进”(promote)“行为”(act)“提高”(improve)“专业”(professional)“职工”(staff)“成功”(success)“教育”(education)“幸福”(well-being)等。

由统计结果可知,“学校”是《专业标准》中频率最高的词,在PSEL2015中居于第2位。“学生”是PSEL2015中频率最高的词,在《专业标准》中居于第5位。这说明中方与美方校长专业标准都比较重视与学校及学生相关的工作。

但是,《专业标准》中频率较高的其他词,如“教师”“专业”“文化”“课程”“方法”“发展”等,都是围绕着“学校”这一中心。而PSEL2105的其他频率较高的词“学习”“成功”“幸福”等则都与“学生”密不可分。此外,其他关键词如“关爱”“儿童”“需求”也进一步反映了PSEL2015关注学生主体的取向。

综上所述,《专业标准》和PSEL2015虽然都重视学校工作和学生群体,但是,《专业标准》更多关注与学校相关的内容,“能力”“知识”等词也体现出其对校长角色和工作的要求,PSEL2015更注重建立关爱学生的共同体,致力于促进学生的成功和幸福。

(四)措辞表述

仔细分析《专业标准》与PSEL2015的措辞可知,《专业标准》的评价性较强,PSEL2015的指导性较强。

《专业标准》提出的5项基本理念、构建的6项主要职责和60个专业要求以及4条实施要求,形式整齐,条理清晰。它主要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出发,明确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道德使命、办学宗旨、角色定位、实践导向和未来发展,并且对校长的工作内容提出规范和要求。

相对而言,PSEL2015的10条标准及83条二级指标没有固定的形式,长短不一,表述通俗。此外,导言中的6个标题均是问句形式,例如,“为什么教育领导者需要新标准?”“谁适合使用2015标准?”“如何运用2015标准?”[9],说明PSEL2015从读者的视角出发,解答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并且以此清晰地介绍了标准的具体情况。

综上所述,《专业标准》的结构严密、措辞精准,阐明了“做什么”的问题,是校长任职、培训与考核的重要依据。而PSEL2015的形式较为自由,表述较为通俗,在“做什么”的基础上还指明了“如何做”的问题,对于校长的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三、启示

(一)重视校长专业标准的人本取向

校长专业标准作为评估校长领导能力、建立校长评价体系的重要依据,必须体现出“以生为本”的人本主义取向。这是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交融的趋势,也是倡导人权和尊严,维持社会公正,发展全纳教育,保护文化、语言和种族多样性,共担责任和问责制的人文主义教育与发展观的要求。

校长工作的主要内容在于改善教学、管理学校,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幸福成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10],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是否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要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分数为宗旨;校长是否具有“完整的人”的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学校是否是素质教育的“乐园”。我国的《专业标准》对校长应该具备的道德、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校长应该承担的角色和工作。虽然对学生发展有所关注,但是人本主义的取向还不甚明显,还应当继续重视引导校长关心学生的成长与福祉。

(二)加强校长专业标准的指导性

校长专业标准既然是制定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就应该对校长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当前专业标准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三:一是校长是否理解为什么要实施校长专业标准,为什么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化;二是校长是否了解自己应当展开的工作,是否能够准确地评估自己的教育领导水平;三是校长是否能够有的放矢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合理地规划未来的目标。有鉴于此,校长专业标准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其指导性。

第一,结构上,需要具备详细的前言、清晰的框架及其说明。前言主要介绍标准的制定原因、制定过程、适用对象等。框架主要呈现标准的内容,其后需简要说明各个标准及指标的关系。

第二,内容上,需要针对标准作出简洁的具体描述,以使校长明确地把握各项领域的工作重点。此外,在注意措辞严谨性的基础上,也要注意表述的实用性。结合校长的工作实践,不仅提出“做什么”的要求,也應提出“怎么做”的建议。

(三)开发与校长专业标准相匹配的专业测验

目前我国的校长专业测验主要是校长竞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采取百分制的形式,试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析题等类型。总体来看,校长竞聘考试并不能满足校长专业发展的需求:首先,考试缺乏详细的考试准则及大纲;其次,考试侧重于考查校长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宏观教育政策的把握,只有实例分析题和面试简答题涉及校长的实际工作情境;最后,考试由各省市教育管理部门单独组织,试题的科学性尚待提高。

有鉴于此,我国在推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的指导作用。除了让专家学者参与校长专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承担校长的职前和职后培训工作,还应当将其组织起来,协助教育有关部门开发与校长专业标准相匹配的专业测验,设计出科学、完备的试题库,真正发挥校长专业标准作为校长任职、培训与考核的依据的作用。

注释:

①Rost Content Mining是内容分析研究性工具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各学科进行研究,协助完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面的研究。

②清博大数据是中国新媒体大数据评价体系和影响力标准的研究制定者、中国领先的新媒体舆情平台、国内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

参考文献:

[1][3][4][5][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的通知[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48/201302/xxgk_147899.html,2013-02-04.

[2][6][8][9]CCSSO.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Leaders 2015[EB /OL].http: // www. ccsso. org /Documents/2015/Professional Standardsfor Educational Leaders 2015 for NPBEAFINAL.pdf,2015-10-27.

[10]陶行知.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个用钱少的活学校[A].陶行知.教育的真谛[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7.

编辑 朱婷婷 校对 许方舟

猜你喜欢
美国中国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