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栖霞市加快推进苹果规模化经营的思考

2018-03-21 05:52
果农之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栖霞果业果品

(山东省栖霞市委党校 山东栖霞265300)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农业规模化经营,将其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工作。苹果产业是栖霞市最大的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栖霞市作为果业大市,发展规模化经营大有可为,为了解全市苹果规模化经营情况,笔者到部分乡镇实地调研,通过入户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和广大基层干部和果业种植户深入探讨苹果规模化经营之路。

1 发展苹果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近年来,栖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苹果全产业链提升工程,把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苹果品质的重要抓手,依托骨干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积极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大力发展苹果规模种植,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目前全市共发展苹果规模化经营1.65万亩,其中单体规模千亩以上的有两处,涌现出了木木果业专业合作社、通达果业专业合作社、博士达农化有限公司等行业“先行者”(图1),为全市开展规模化经营趟出了新路子。从调查看,发展苹果规模化经营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图1 栖霞博士达有机苹果园

1.1 世界果品分散经营转向规模化经营是发展大趋势

我国果品产业多年来一直处于“高产量,低质量”和“世界大产量,国际小市场”的状况。在其他国家果品生产早已产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果品经营的这一不良状况和劣势的改变势在必行。分户分散经营是我国多年来果树产业的主要状态,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一“遍地零星开花”经营模式的局限性和低效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小户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果品产业的发展。果树栽培发展的大趋势是由分散型向规模化转变,通过品种区域化整合,形成一定区域特点品种的基地化生产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多户连片、一乡一品、一县一特色的大型种植园、产业园,进行规模化集中经营。从目前发展态势看,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化、精细化、标准化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从美国、日本等国家进口水果在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关键因素是其规模化生产的水果标准化程度高、果品品质高。就栖霞市情况看,在市场需求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规模化经营的果园生产出的高品质果品依然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群众小地块、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不仅管理粗放而且标准化程度低,地块与地块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而造成在结构性短缺的大背景下,出现优质果供不应求与一般果价低难卖“两极分化”现象。

1.2 果园粗放管理转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精细化管理

粗放管理是我国果蔬栽培分散经营的另一特点。粗放管理的最明显特征是“重栽轻管”,最突出的问题是果品品质差、经济收益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是解决粗放管理、果品品质低下问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内规模化经营推广较快,据媒体报道荣成市发展规模化经营果园5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30%;陕西千阳县建成规模化经营示范基地2.9万多亩,创建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内唯一的果园机械化示范基地,称为“千阳模式”。栖霞市是中国苹果之都、果品产业领跑者,但全市规模经营比例较低,规模超千亩的果园只有2处,还没有5 000亩、上万亩规模经营的果园;并且投资方式单一,主要以部分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果品经销商投资为主,大企业、大资本和广大群众参与度不够,没有形成梯次良性发展格局。

1.3 全国苹果产量增加,市场供大于求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陕西、山西、河南、新疆、辽宁等省区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苹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总量已达3 500万亩左右;加之2015年以来全国苹果主产区气候整体较为理想,苹果年总产量4 300万吨以上,同比增长20%,为近几年来最高增幅,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增长幅度都创历史新高,并呈现出逐年扩大的态势。与此同时,全国苹果消费群体和消费总量却相对稳定,每年苹果需求量在3 400万吨左右,内需明显饱和,出现苹果供过于求的问题。

1.4 农村劳动力流失,果园投入积极性不高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笔者选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就栖霞市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从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样本村40岁以下从事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7%,60岁以上的占1/3以上,而且受农村年轻人持续外流和现有劳动力逐步衰老等因素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果农老龄化问题将持续加剧,劳动力减少的趋势会长期存在。当前栖霞市平均每户果农拥有果园5亩左右,而且地块较为分散,果农对先进生产技术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粘虫板、杀虫灯、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手段得不到普及应用。尤其是栖霞果农年龄结构老化问题突出,受果园投资回报期长因素的影响,栖霞市推广的新植园挂果前三年,从建园到管理,每亩至少需要投入1.7万元,伐旧立新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果园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据调查,目前栖霞市树龄25年以上的老龄果园约40万亩,基本上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定植的苹果园,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近40%,树势较弱,品质下降,影响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一些人放弃了果业生产,而新建园的果农,许多人都向着规模化方向发展。土地逐步集中在种植能手手中,新的家庭农场诞生。这一过程虽然来得比较缓慢,却是规模化发展大势。

2 发展规模化经营优势明显、一举多赢

规模化经营与传统家庭式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

2.1 通过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过去我们栽培苹果,是一家人的生计所在,那时候没有充足的钱投资果园,果园管理以省钱为出发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将果园作为事业而不是谋生手段时,我们管理果园的出发点不再是省钱,而是如何省力,特别是规模化管理的果园,更是如此。传统的果园管理方式用工多、强度大,每个家庭在不雇工的情况下一般管理3~5亩即达到上限,劳动力成本非常高。一些发达国家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起步较早,苹果的规模化经营得到普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种植管理模式,实现了劳动效率和人力成本的“一升一降”。比如,美国华盛顿州是该国两大水果主产区之一,果农平均每户管理果园面积340亩左右。从栖霞市规模化经营示范园情况看,得益于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每亩每年只需要10~20个工,木木合作社蛇窝泊镇东院头村200亩果园仅需8名人员管理,劳动力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图2)。

图2 蛇窝泊镇东院头村履带自走式喷雾机

2.2 通过强化集约投入控制生产经营成本

规模化经营在减少农产品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优势。以栖霞市现有规模化经营果园为例,水肥一体化、园艺地布防草保湿和春季提高地温、病虫害防护等科学管理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据了解每亩果园农药化肥投入不到2 000元,比传统种植模式降低40%以上。水肥一体化是目前栖霞市采用的较为先进的一种生产方式,能够有效对农作物进行节水增产灌溉,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0%以上(图3)。同时,由于地块集中,在水资源建设、防雹网安装等诸多方面,规模化经营也有分散式、小规模经营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

2.3 通过严格生产标准提高优质果品比例

图3 博士达有机苹果节水增产灌溉

规模化经营必然要求生产管理的集约化、标准化,相比家庭粗放式管理,其效率优先、质量第一的理念能够更好地体现到苹果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重视并便于控制化肥农药等生产投入品安全,更加偏好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操作,将大大加快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转型。栖霞博士达有机苹果观光园请束怀瑞院士现场指导(图4),按照有机规程生产管理,配套果园信息采集和监控系统,采用生物和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推进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其出产的有机苹果在北京市场价格达到60元/千克,与山航等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供不应求。

图4 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为烟台博士达院士工作站揭牌

3 发展规模化经营重在创新、放眼高端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商品化,商品化的前提是规模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积极作为、科学引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苹果规模化经营,加快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持续巩固和提升苹果之都的品牌形象。

3.1 招引大型资本进入

规模化经营需要规模化的投入。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重要抓手,积极引进大生资本等有实力的资金管理公司、投资公司进驻栖霞市,通过直接投资、与本地公司合作等方式发展果业规模经营,为全市果业转型升级输入充足的资金活水;依托栖霞市良好的苹果品牌优势,瞄准中粮、海升等中字号、实力强的对口企业开展定向招商,依托其强大的资本实力、专业的技术实力,对栖霞市的果品产业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打造像“爱妃”苹果一样响当当的高端品牌,不断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3.2 引入先进理念管理

转变发展方式必须树立全新的理念。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果品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积极走出去,学习借鉴国内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先进理念,特别是注重吸收引进他们推行果园种植规模化、果园管理标准化、果品生产商品化的思路办法,积极推动用商品化的理念指导生产、用工业化的方式组织经营,逐步转变当前果农相对随意性、不规范的管理方式,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不断提升标准化、科学化层次和水平。

3.3 引导群众广泛参与

从目前情况看,群众依然是从事果业生产的主体。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短信等有效平台,加大对规模经营、配套技术以及产量效益等的宣传造势,小分队、多批次组织群众到示范园现场参观学习,激发群众发展规模经营、引进新型技术的积极性;要推广多种模式的规模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拉动、合作社辐射带动、土地流转带动、相邻地块合作推动等方式,鼓励扶持有实力的主体发展几十亩、成百上千亩不等的规模化经营,努力形成梯次发展格局,把果业发展优势转变成藏富于民优势。

3.4 引领产业发展潮流

推行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从国内外果业发达地区的果业发展和实践经验看,走规模化的道路,是解决栖霞市果品市场深层次矛盾和进一步提高果业生产水平的根本出路。果业规模化的实现,必须由点到面,建立大规模较集中的优质果品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形式,实现规模化的统一配套管理,严格做到“树体管理标准化、肥水管理科学化、农药使用安全化、果品生产规范化”。

3.5 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全力打好果品销售攻坚战,引领苹果产业规模化经营

首先,深入加强对外联系销售。相关部门采取小分队、多批次的方式,组织精干力量组建营销团队,深入各大中城市,高密度开展栖霞苹果专场促销活动,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提高消费者对栖霞苹果的认同感和购买欲。

其次,快速拓宽网络营销空间。进一步发挥栖霞市骨干电商的龙头引领作用,充分吸收借鉴网货节、年货节苹果火爆营销的成功经验,紧紧抓住各大网络营销平台开展节会营销的有利时机,加强与知名电商的战略合作,争取把栖霞苹果纳入更多知名网站的首页头条,进一步提高栖霞苹果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借鉴当前微信使用广泛的优势,引导全员以及栖霞市在外人士,加入微信苹果营销行列,力争掀起苹果销售热潮,举多方之力广泛开拓营销渠道。

第三,全力拓展新兴出口市场。在巩固扩大泰国、越南、巴基斯坦、菲律宾等传统出口市场的基础上,引导果品出口企业加强与商务部门的对接联系,深入分析国外市场需求,不断壮大出口企业群体,合理规避国外贸易壁垒,加大新兴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外市场营销份额。

猜你喜欢
栖霞果业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果业电子商务营销体系构建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
欢迎订阅2017年《果农之友》
赵学敏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