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扭亏为盈,氮肥行业的春天是否已经到来?

2018-03-21 02:09中国农资焦自宣
中国农资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业协会供需氮肥

□《中国农资》记者 焦自宣

全年供需形势整体趋于平衡

欲言市场,先谈供需。不可否认,在产能过剩的当下,供需形势是左右市场行情的第一要素。2016年,氮肥行业长期成本倒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供大于求,市场挺价无力。那么,2018年的市场供需将呈何态势呢?

纵观近几年我国氮肥行业的发展,产能过剩是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去产能成了行业的首要任务。2017年,正是因为行业去产能成果显著,缓解了产能过剩压力,为打赢这场翻身仗奠定了基础。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2017年这4年间,我国氮肥行业累计退出合成氨产能约1043万吨,退出尿素产能约380万吨。其中2017年退出合成氨产能约403万吨,退出尿素产能约380万吨。加上国家安全环保监管趋严,限制了不合规产能的发挥,才使得氮肥供需趋于平衡,氮肥价格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

2018年,我国氮肥行业整体水平依然比较落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产能生产工艺落后,安全环保设施不健全,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偏高。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下,这部分落后产能将加快置换或退出市场,行业整体产能也将进一步优化。同时,我国新增产能不多,环保政策也将对行业开工率持续施压。就当下的春耕市场而言,受年前气头开工率大幅下降影响,行业整体开工率也跌至低点,直至年后天然气供应逐渐恢复,全国的尿素开工率才由节前的45%恢复到55%。但好景不长,近日受重污染天气影响,各地又开始紧急停产限产。行业内人士分析,预计本轮政策限产将令开工率重回50%左右。

需求层面,农业用肥继续减少,工业用肥持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2017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22万公顷,比2016年减少81万公顷。2018年,调减的进程将继续推进,步伐或有所放缓;工业层面,房地产仍将保持增长,同时,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保持增长,势必能够拉大工业需求。综合之下,总体需求将维持稳定。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表示,展望2018全年,产能过剩的情况明显缓解,氮肥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春季市场趋势向好,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波动也将会在合理区间之内,春耕期间有望产销两旺。

压力与机遇并存

除却行业自身的产能过剩,近几年,外部压力对于氮肥行业的发展影响也愈加凸显。环保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原材料价格高的让人兴叹,天然气更是让气头生产企业一筹莫展。在当前供需基本平衡的形势下,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将成为影响行业开工率和价格走向的重要因素。

“2018年是我国煤炭产能的丰收之年。”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秘书长郝向斌表示,纵观2018年,我国煤炭产能足以保障供应,只有在运力不足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局部供应偏紧的情况。价格方面,年前价格呈现急剧下跌之势,但随着需求的恢复,下跌的势头即将终止,炼焦煤价格或将出现明显反弹。2018年上半年,预计煤炭整体价格将在平缓中伴有小幅波动下滑,反弹可能性不大;下半年,随着供求关系明显趋于宽松,价格波动走低的幅度将大于上半年。

煤炭这块“石头”暂时可以放下了,但天然气这口“气”却还得提着。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所长杨建红表示,根据不同资源的落实情况,预计2018年天然气资源总供应量为2743亿立方米,可供应市场资源量2624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增加289亿立方米;而通过对不同行业天然气消费的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量为239—292亿立方米,同比增幅10.2%—12.5%。环保的力度和工业、发电以及化工用户对气价的可承受能力都将影响市场的稳定性。

可以看出来,2018年的煤炭供应基本不成问题,但煤炭去产能化已是大势所趋,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今年继续压减1.5亿吨煤炭产能,因此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的几率很小,而因为环保政策影响,天然气价格也会保持合理节奏和幅度的上涨。对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信息和市场部主任韦勇也表示,2017年9月1日取消化肥气价优惠,在资源紧缺的背景下,约30%的用气需上网竞价交易,最终成交价最高达1.86元/立方米。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气价上浮10%。今年,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仍难以缓解,原材料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

虽然原材料的价格与供应压力仍在,但这些压力也为市场提供了支撑。同时,2018年氮肥行业的发展还存在更多的给予和有利因素。顾宗勤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一系列强农富农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将实现第二次飞跃,这也将为氮肥行业的发展带来给予。同时,世界经济的回暖和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上扬也将进一步改善市场需求,提升国内氮肥生产的竞争力,进而支撑国内氮肥价格。

近几年,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加之环保政策等因素影响,我国化肥行业的日子尤为难过,各肥种的经济运行状况均不容乐观。其中,氮肥行业更是首当其冲,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连续三年大面积亏损,氮肥企业纷纷被迫转型升级。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春季氮肥市场形势分析会上记者了解到,在全行业的集体努力下,2017年氮肥行业成功扭亏为盈。不得不说,这场翻身仗为行业发展吃了颗定心丸,但打破了困局之后,2018年氮肥行业能否迎来期盼已久的春天?

出口难,进口亦难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的高位运行加之环保政策高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严重影响了我国氮肥的出口。过多的产能和出口形势的转变使得近几年国内的供需严重失衡,也造成了行业发展的困境。2018年我国氮肥是否有望走出国门?尿素进口是否成为新趋势?

据IFA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尿素产能将达到2.21亿吨,2018年全球尿素供应能力预计达到1.94亿吨。CRU咨询公司高级分析师鞠昊认为,未来3年全球尿素产能增长仍大于需求增量,3年后才能再次趋向平衡。国际需求方面,2018年印度尿素需求增长乏力,巴西受二茬玉米种植面积影响需求也将有所下降。而在全球的尿素出口国中,中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出口成本居于榜首,竞争力明显偏弱,伊朗将继续挤占中国的出口市场。

关于国际的供需形势和我国氮肥出口的现状,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力也表示,近几年由于国外新增产能投产,国外尿素供应缺口逐渐被填补,我国氮肥出口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出口量可能将进一步下降。2018年全球尿素产能过剩大约2000万吨,与中国尿素产能过剩量相当,这意味着,如果不考虑中国,国外的供需基本平衡。中国如果大量进口,必然造成国际市场供应紧张。反之,如果中国大量出口,必然造成国际市场供应过剩。

他还说:“出口成本高、主体分散、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强、部分产品质量稂莠不齐是我国氮肥出口的劣势所在。但我国靠近国际消费市场且氮肥产能大、品种全、供应能力强,同时又是消费大国,具有较大的回旋空间等优势。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加强也将促进氮肥出口。所以,如果出现局部地区产能开工不正常,或者需求超预期增长,物流和地缘政治因素影响,我国氮肥出口仍有一定机会。但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供出口的尿素资源有限,第三季度供应或相对宽松。”

相对于出口的困难,2017年我国主要氮肥产品进口量出现大幅上涨。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所有氮肥进口共计24.1万吨(折纯),同比增长10.6%。但综合考虑进口关税、增值税、运输费等各项费用,进口氮肥的可操作利润空间微乎其微,想要大幅进口也并非易事。

记者手记

重新起步,氮肥行业还需以“稳”为主

氮肥行业的寒冬终于过去了。进入2018年以来,氮肥市场价格逐渐回升,似乎前途一片光明。但是,2018年氮肥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即使在经济运行情况有所好转的2017年,行业全年仍有一半时间处于亏损期。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氮肥行业5月-9月和12月均处于亏损阶段,规模以上的亏损企业仍有96家,亏损额达127.2亿元。

不可否认,2017年氮肥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下,深入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使得全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显著,增长质量提高明显,行业发展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世界经济的回暖也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当前行业所呈现出的良好发展的态势仍然十分脆弱,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尚不完全,产业结构优化尚待改善。所以,大幅跌落的行情是行业不想看到的,大幅上涨的行情也并不是好事,行业整体还需同心协力,稳步推进产业升级,方能避免“倒春寒”,尽快迎来行业的春天。

猜你喜欢
工业协会供需氮肥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基于交通大数据的LNG供需预测
岑溪市石材工业协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完美落幕
供需略微宽松 价格波动缩窄
2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9.1%
2019年9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较快增长
油价上涨的供需驱动力能否持续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