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2018-03-21 08:37崔韵晓
新课程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问卷英语

□崔韵晓

《英语新课程标准 (2011)》 (以下简称 《标准》)规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从5个方面设计整体课程目标和分级目标,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根据《标准》中的九级目标体系,五级为义务教育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标准》自2012年秋季实施至今已有多年,我们需要对其实施状况进行测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调查目的与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九年级学生是否达到 《标准》规定的五级学习策略目标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英语教学提供帮助。

为此,调查组根据 《标准》中学习策略五级目标编写了 《九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第一部分为个人简况,包括 “性别” “性格” “学习英语的态度” “英语成绩” “英语教师教学方法”和 “班级”等6个问题,这些是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即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从问题7到问题36,共30个问题。问题7-18为认知策略,问题19-26为调控策略,问题27-32为交际策略,问题33-36为资源策略。其中,除问题12(即 “我记单词时不死记硬背,而是根据读音去记。”)外,均与 《标准》中五级学习策略目标相一致。之所以增加问题12,是因为调查组发现很多九年级学生记单词时仍然是死记硬背,严重影响学习效率。

二、调查对象与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漯河五中九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漯河五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成绩优异,二十年来稳居市直中学前三名,先后获得 “市示范学校” “市学生家长满意学校” “市特色名牌学校”等五十多项荣誉称号。漯河五中非常重视英语学科的教学,所聘任的英语教师全部具有英语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学生在历年中招考试中成绩优异;为了提升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自2011年以来,每年举行一届全校英语教师的 “听说读写演画唱”基本功比赛,让每个老师逐一过基本功关。学校九年级有12个教学班,学生一千一百余人。需要说明的是,这12个教学班并不是从八年级原班人马升上来的,而是学校在去年八月底把原有的八年级14个教学班打乱,参考八年级下学期的成绩重新组建的班级,为的是便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普A班各科成绩普遍较高。本次调查中,调查组从6个普通A班中选取了进入九年级以来成绩一直排在前三名的九 (1)班和在普通B班中一直排在前两名的九 (7)班。这两个班比较有代表性。

2.调查过程

2017年4月10日,调查组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进行得非常顺利,每个班都在20分钟内完成了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为避免影响答题的有效性,笔者分别让两个班的班主任而不是英语任课教师陪同到班里开展调查,在发放问卷前对本次调查的目的、保密性及答题要求做了详细说明。九 (1)班共发放问卷86份,回收86份,有效问卷80份,其中男生43名,女生 37名;九 (7)班共发放问卷76份,回收76份,有效问卷 67份,其中男生38名,女生29名,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

接着,笔者访谈了两个班的英语任课老师,比较详尽地了解到了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之后,笔者又根据任课老师的建议,有针对性地访谈了15名学生。最后,笔者又从教导处获取了这两个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分析工具和评价标准说明

本次调查所有有效数据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SPSS 22 进行分析处理,包括频数、平均值、标准差、方差和多元相关分析。

为了得到一个客观的结果,笔者采用专家和研究人员广泛使用的Frequency Scales(Oxford,1990)作为标准来对学生策略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见表2:

表2 Frequency Scales(Oxford,1990)

2.各类策略总体使用情况

表3 各类策略总体使用情况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平均分为2.6068,位于2.5-3.4分数段,根据Frequency Scales(Oxford,1990),其使用频度为中度偏低,也就是只是有时使用,而不是通常使用,达不到 《标准》规定的要求。4类策略中,除调控策略外,平均分都位于2.5-3.4分数段,与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类似。其中,资源策略平均分最高,其原因可能是这所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漯河市区网络、手机和电视的普及。调控策略得分最低 (2.4821),低于2.5,使用频度为低度,也就是通常不使用。这反映出学生很少对自身的英语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整,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另外,从表3还可以看出,各项策略的最小值都是1.00,而最大值是5.00或接近5.00,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个体差异明显。

3.认知策略使用情况

在认知策略中,问题7(我能根据需要进行预习)、问题14(我能主动复习所学习的内容,并能加以整理和归纳)、问题15(我能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和问题18(我试着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的平均数较低,均低于2.5分,属于低度使用,即通常不使用。对于上述四个问题,选择 “1” (即 “完全或几乎完全不符合”)的学生占30%左右,选择 “2” (即 “通常不符合”)及以下的学生占50%以上,而选择 “4” (即“通常符合”)及以上的学生最高不到20%。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很少主动预习、复习和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也不能做到 “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但令人欣喜的是,问题12(我记单词时不死记硬背,而是根据读音去记)的平均分 (3.1088)是所有策略项目中得分中最高的,调查组成员之前发现的很多九年级学生记单词时仍然死记硬背的现象在这所学校表现并不明显,44.6%的学生选择了 “4”或“5”。

4.调控策略使用情况

上文已述,调控策略在4类策略中得分最低,总体使用频度为低度。调查结果表明,问题25(我经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英语学习体会)和问题26(我积极参与课内外英语活动)在调控类策略中是得分最低的两个,这说明学生很少有机会与老师或同学交流英语学习的体会,任课老师和学校也很少组织课内外英语活动。

5.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问题27(我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和问题28(我善于抓住用英语交际的机会)的平均数都低于2.5,在6个交际策略中得分最低。对于问题27和问题28,超过65%的同学选择了 “1”或 “2”,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这两项交际策略。通过访谈得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部分学生口语水平差,张不开口;②在当前依然存在的应试教育评价体制下,师生都不重视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学生既缺乏练习口语的机会,也得不到有效的口语训练的指导;③漯河市属五六线城市,很少外国人到这里,学生缺乏和外国人说英语的机会,更没有用英语交流的成功体验。

6.资源策略使用情况

上文已述,资源策略在4类策略中得分最高,但其中问题36(我能初步利用图书馆或网络上的英语学习资源)的平均数低于2.5分,使用频度为低度。据了解,该校有图书馆,藏书也很多,但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在校无自由支配时间,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借阅图书。所以,除了教材、辅导书和练习题外,学生只能借助网络、词典和音像资料来丰富自己的英语学习。

7.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前文已述,本次调查的两个班中,九 (1)班属于普通A班,九 (7)班属于普通B班,普同A班的各科成绩普遍高于普通B班的各科成绩,以上学期的期英语期末考试成绩为例,九 (1)班和九 (7)班的平均分分别为87.54和61.71,前者比后者高出了近42%。九 (1)班除了在交际策略上的平均数比九(7)班略低0.0391外,其他各类及策略总体上的平均数均高于九 (7)班。因此,可以从总体上推断学习策略的使用和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

但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到底有多大?调查组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SPSS 22进行了统计分析,总体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资源策略和交际策略与学习成绩的Kendall的tau_b相关系数分别为0.351、 0.411、 0.292、 0.168、 0.114, Spearman 的 rho相关系数分别为0.504、0.568、0.422、0.239、0.167,根据统计学的标准,二者呈从较显著相关到低相关关系。

8.兴趣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按以下顺序进行赋值:非常喜欢=5,比较喜欢=4,不确定=3,不太喜欢=2,讨厌=1,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SPSS 22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是学生兴趣的平均数接近3,为中等程度,且个体差异大,37.9%的学生讨厌学或不太喜欢学习英语,40.1%的学生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英语学习。

统计结果显示,兴趣和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和总体策略的Kendall的 tau_b相关系数分别为0.701、0.676、0.509、0.532,Spearman的 rho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0.847、0.669、0.695、0.532。根据统计学的标准,二者呈较显著相关到高相关关系。

9.任课教师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讲授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任课教师对英语学习策略的讲授情况总体较好,平均数为3.3129,众数为4,并且选择 “4” (经常)的学生高达53.1%,且有10.9%的学生选择了 “5” (频繁)。

既然教师经常讲授学习英语的策略,为什么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却不理想呢?首先,老师的确经常讲英语学习策略,但主要讲的是如何记单词、如何掌握知识点和如何做题,学生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存在误解;其次,很多英语老师都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自身口语水平有限,再加上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不注重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能考高分就行,所以忽略了许多实际上非常重要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最后,由于该校班额较大,教师工作量大,很多老师疲于应付工作,没有精力去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的教学。

四、结论和建议

1.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漯河五中九年级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不佳,达不到 《标准》规定的要求。

(2)大多数学生很少主动预习、复习和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也不能做到 “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很少对自身的英语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整,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3)应试教育倾向严重,任课老师和学校也很少组织课内外英语活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自主学习时间。

(4)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系,但多数英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

(5)兴趣和学习策略呈较显著相关到高相关关系,但有超过1/3的学生讨厌或不太喜欢学习英语。

2.建议

首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鼓励和引导英语教师改变过于注重语言知识传授和教师主宰英语教学的倾向,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重视学习策略的教育。

其次,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整体安排学习策略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发展具体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的学习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相互交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示范不同的英语学习策略,开展有利于学生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的语言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内外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对提高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

最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教师要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爱好联系起来,寻找生活中的英语素材,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让学生的作业生活化、日常生活英语化,使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学,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积极地进行意义的建构,从而使其产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健颖,冯泰.实用统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问卷英语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问卷网
读英语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酷酷英语林
幂的运算对学习策略及生活方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