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参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挑战与建议

2018-03-22 10:24王文雅
西藏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西藏一带一路

王文雅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100091;2.共青团万源市委员会,四川达州636350)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带一路”这个概念,缘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中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重大倡议,即对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经兰州、乌鲁木齐,历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塔吉克、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德国、荷兰,最后到达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海上丝绸之路,以福州为起点,经泉州、湛江、海口、北海,历经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希腊,最后同样到达意大利。2015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及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也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白皮书。2017年,国家在北京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五年来,中国政府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旨在谋求本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积极应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及地区局面。近年来,学术界紧密关注“一带一路”战略,从理论到现实层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积累了内容丰富的研究成果。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检索到2015—2018年期间的研究结果高达99724篇。

“一带一路”白皮书中提到,要“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这意味着国家将西藏纳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放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总体布局。历史上,古代丝绸之路从唐宋开始,到清朝后期,由于闭关锁国政策而开始衰微,至今已经没落了一个多世纪。自古以来,西藏自治区就是多条茶马古道、茶马互市的必经之路,茶马古道同古丝绸之路渊源深厚,茶马古道也是抗日战争期间物资运输补给的重要交通线路。西藏自治区拥有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312条对外通道,27个边贸市场和4个边境口岸,北通我国新疆,南接印度、尼泊尔、缅甸等,能够充当打通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纽带和桥梁。西藏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同时更是贫困地区,新时代如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顺势而为,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重现昔日茶马古道的辉煌、振兴古代丝绸之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然而,以“西藏‘一带一路’”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同样搜索在2015—2018年期间的研究结果只有105篇,专门以西藏自治区作为主体来研究“一带一路”战略的成果偏少。梳理现有研究成果发现,现有成果多集中于政治层面“向外看”,探讨西藏自治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背景,西藏自治区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地位、西藏自治区对接南亚经济圈的现实意义,而较少深入逻辑层面“向内看”,思考西藏自治区自身参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内在的阻碍性因素及其超越途径。

直面西藏自治区参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挑战,探索超越这些挑战的有效途径,是本文思考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采用总体性的研究视角,运用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关照历史逻辑、现实逻辑、价值逻辑、世界逻辑,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业经济学、人文地理、统计学、军事学、战略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理论开展学理分析,以求为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这无论在促进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是在紧密联系沿线各国、促进经济共同繁荣稳定方面,都意义重大。

二、西藏自治区参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挑战

(一)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设施(见表1)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这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恰恰就是基础设施薄弱。具体表现在:(1)灌区、城区堤防、城市饮用水源地、大河干流治理等工程覆盖面不够,农牧民饮水安全亟待保障;(2)全区有12个县没有实现主电网覆盖,部分地区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十分原始,输气管线改扩建、电网联网工程亟待加强;(3)石油、天然气蕴藏储量大,但能源保障水平有待提高;(4)现有公路等级规格不高,铁路运输网络还没有形成“四通八达”的局面,高速铁路、国际班列等物流设施没有实现零的突破,跨境铁路规划不足,水、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5)全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融资困难,贷款压力大;(6)旅游生态系统保持完好,但交通不畅导致景区可进入性差,优质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7)一些老边贸市场水、电、气等要素保障不到位,交通干线、口岸要镇仓储物流培育不足,边境贸易条件差。

基础设施跟不上,意味着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要素保障水平不高、七通一平不到位、园区功能不完善、生活配套条件差……均增加企业生存成本,妨碍企业快速布局及投产。上下游服务机构的缺失、技术研发的缺失、融资上市渠道的封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成长壮大的可能性。物流及交通的阻碍,产、供、销各环节企业的集聚度不高,在制约存量(本土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增量(外引企业)进入本地的疑虑。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严重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壮大风险,另一方面,也日益成为持续改革开放、链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主要瓶颈。

基础设施落后,还限制着全区脱贫奔小康的能力与动力。产业发展不起来,脱贫致富的期望就要落空。沉重的贫困负担与较低的生产效率,已经阻碍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西藏自治区属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域,也是唯一担负全省脱贫任务的行政区域。在农牧地区,农牧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人居生活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群众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和水平更加欠缺,从此带来越欠缺、越滞后,越落后、越受限的闭环效应。长期贫困容易引发教育、医疗、卫生、治安等其他方面的社会问题,是社会和谐进步、发展稳定的隐患。长此以往,还将制约西藏自治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改善基础设施,能够打通产业集聚、开放发展的绿色通道;能够及早改善群众日常生活,从而遏制贫困在代际之间的衍化;能够从根本上解除妨碍城乡居民长期脱贫的因素,杜绝假脱贫、再返贫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表1:基础设施概念及分类

备注:根据国务院现行产业论述梳理。

(二)产业质效有待提升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党带领全区各族群众,艰苦奋斗,实现了从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跨越。在旧西藏,占西藏人口5%的农奴主阶级,占有区域内全部土地、山林和大部分牲畜、农具、房屋及其他生产资料;占西藏人口90%的农奴阶级,均人身依附于农奴主;他们既无生产资料又无人身权利,完全被农奴主奴役,用于家内劳役。在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时期,西藏农业生产工具仅限于使用木犁、木锄以及少量铁铧木犁;手工业业态仅限于捻毛线、织氆氇、畜产品加工三种;以货币流通为特征的现代商业并未发展起来;传统农牧产品交换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1959年,西藏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农奴制。同时,我国开始了在西藏自治区等民族边疆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和努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从生产力水平低下到基本小康的转变。

自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西藏自治区也加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分享新社会制度和新经济体制下的发展红利。依托原有的农牧业资源,西藏布局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天然饮用水业。拉萨、山南、林芝等6市,紧盯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不断加强“西藏制造”的宣传推荐力度和品牌影响力。西藏自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导向,西藏自治区深入研究部署绿色产业体系和市场经济体系。其基本思路: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水、土壤、空气、人文环境“四不污染”的资源特色与优势,改进技术和提升传统高原有机农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综合开发高原有机健康食品、高原有机生命产品、高原保健药品以及心灵休闲旅游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2013年9月,拉萨市首次将这一思路凝练为“净土健康产业”概念。“净土健康产业”整合了青稞种植、牦牛养殖、奶业加工三大传统产业,提出要率先培育天然饮用水、奶业、生猪、藏香鸡、食用菌、经济林木、花卉、藏药材、高原特色园艺、斑头雁九大主导产业。从产业培育的角度来看,“净土健康产业”优化了高原现代农业发展的结构。从招商引资的角度看,做响“拉萨净土”“西藏净土”品牌,有助于加快培育和引进加工销售型企业,打造绿色GDP增长极。

五年来,“净土健康产业”从无到有、从一到多,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并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然而,细分行业独立分散、现代技术含量低、产品从质量到规模均缺乏竞争优势的状况实际存在。落实到具体行业,包括特色林果、特种经济作物(比如玛咖、食用玫瑰、油用牡丹)、高原生物制品、特色手工艺品等在内的相关企业创新不足、生产质效并不高。只有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净土健康产业”企业技改升级、扩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区域内企业提质增效,及时释放生产要素,增强企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净土健康产业在全区范围内的扩大发展,真正走上顺应产业规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使西藏自治区“净土健康产业”真正叫得响、立得住、走得远,最终惠及全区群众。

(三)科技创新支撑不足

创新是现代工业经济的生命,是生产力进步的灵魂。创新的主体,是产业人才。多年来,西藏自治区乡村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例,远远高出城镇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比例。城乡二元结构加固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牧民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这一事实,低学历、低技能、低科技含量的农牧民劳动力,决定了维系社会运转基础的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不优、产品质量较低。抢抓“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遇,深化开放合作、促进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农牧业专门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全区产业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包括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卫生、农技、畜牧、园林园艺等的实用人才,懂得产业发展规律、能够摸清行业现状、熟悉全产业链等的综合人才,以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动漫设计与影视制作、旅游规划开发、电子商务等的应用开发型人才。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连年面向全社会广泛引进人才(见表2),有力改善了全区的人才结构,增加了人才储备。

创新,依靠互联互通的开放思维,依靠科学技术的突破,依靠紧抓工业经济运行不松懈的情怀。没有极大的责任感和极富钻研的精神,是不会有重大创新成果落地及转化的。只有持之以恒强化创新能力,依靠各类人才创新运用新时代信息手段,才能拉动全区一二三产业。经过调整补充,区内经济运行趋于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水平,才能增强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项目投资落户的的实力。否则,忽略科技支撑这个基础要素,盲目追求大、干、快、上,就会引发涉及全区经济命脉的大项目、好项目“引进来”却“留不住”,“谈得来”却始终“不落地”,“签的下”却“活不了”的问题,对全区工业经济运行造成更加久远、更深层次地破坏及伤害。

表2: 2015—2018年西藏自治区引进人才情况

备注:表中内容根据西藏自治区教育局网站、西藏自治区政府官方网站整理。

三、西藏自治区参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的建议

(一)布局乃堆拉山口中印陆路丝绸之路贸易交流

地理上,乃堆拉山口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东南山口,它的位置,具体是在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与印度锡金邦的交界处,总体海拔4545米。“乃堆拉”的含义,是风雨飘摇的地方,意味着地势的险峻。山口距离印度锡金邦首府甘托克54公里,距离中国西藏亚东县52公里,距离印度沿海城市加尔各答约550公里,距离中国西藏拉萨市460公里。

历史上,乃堆拉山口既是边贸重镇,更是政治据点和军事要塞。乃堆拉山口曾经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通道,在西藏自治区乃至国家版图上,至今仍具有极其关键的国防意义。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所著《中国》一书,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交通路线,称作“丝绸之路”,因为当时大量中国的丝绸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史料记载,这也是当年唐朝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途经之路。

近一个世纪以来,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的开放与关闭,时刻反映着中印关系的变化。1894年清政府屈从于帝国主义的压力,被迫开放亚东,设关通商。20世纪初,乃堆拉山口边贸年交易额最高时达到上亿银元,占当时中印边境贸易总额的80%以上。1962年中印边境发生冲突,两国相继撤销了原边贸市场的海关等机构,这条边贸通道自此中断。1984年,中印签署贸易协定。1991年,两国同意通过里普拉克山口开展边境贸易。2006年6月,中印会谈决定当年7月重启乃堆拉山口边境贸易。

乃堆拉山口贸易通道开放以前,中印贸易90%以上通过海运。中国成都、昆明和新疆的商人需要大约10天的时间把他们的货物运送到东南亚,然后经水道到达印度的东北部。从前,中印在边境上开放过2个贸易通道:一个是里普列克山口,道路为骡马道,车辆尚不能通过;另一个是什普奇山口,由于气候、交通等条件恶劣,此通道每年仅有几十万美元的交易额。

乃堆拉山口之所以长期作为中印陆路贸易通道的第一选择,在于乃堆拉山口的开放,使中国拉萨经亚东至印度加尔各答等印度洋港口的距离缩短至约1200公里,使货物在一天之内就可到达,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因此,它是连接中印陆路贸易距离最短,公路条件最优的一个边贸山口。

开放乃堆拉山口,对构建中国通向印度及南亚陆路大通道,扩大中印边境贸易,造福两国人民具有重要作用。恢复通关12年来,每年5月乃堆拉边贸通道开关,西藏就进入一年一度的中印边境贸易季节。印度锡金邦与中国亚东县边贸互市快速发展,交易品种增多,交易额逐年攀升,经济繁荣局面重新打开。发展边贸经济,已经成为边民们经济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边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有的家庭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2015年,为了给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神山、圣湖朝圣提供便利,我国政府同意在中印乃堆拉边贸通道增开朝圣路线。

开放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作为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除具有经济意义外,还具有重要的外交意义。近一个世纪的经验表明,只有布局乃堆拉山口陆路丝绸之路贸易交流,加强经贸合作,才是促进中印交往的重要加速器。据公开资料显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印经贸关系快速发展。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844亿美元,比2016年增长20.3%,中国继续保持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截至2017年底,中国累计对印投资超过80亿美元,印度也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最重要投资对象国之一。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对印投资4年间累计涨幅超200%。

只有站在国防和战略层面审视,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大手笔布局乃堆拉山口中印陆路丝绸之路贸易交流,才能开启现代“丝绸之路”。发挥乃堆拉山口以及亚东县的区位优势,有助于把中国经济落后的西南地区与印度不发达的东北地区联系起来,加速中国西部的对外开放,也有助于打开中国西南与南亚连成一体的局面,真正推进中国西藏、中国西南、中国西北等地区与印度开展深度经贸合作。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建设的拉林铁路、日亚铁路与建设成拉日铁路,共同构成青藏铁路的三条支线。三条支线全部建成通车后,青藏铁路总长度将达到2000多公里,将充分打通西藏乃至我国贯穿西南、西北及出境的新通道。其中,日喀则至亚东(即日亚铁路)铁路的建设,将与印度铁路网连接,最终彻底形成通向南亚、出印度洋从而走向世界的通道。布局乃堆拉山口现代丝绸之路,经贸合作与国防战略双管齐下,将有利于切实加固中印长期友好交往关系。

(二)推进中国西藏与欧洲及南亚国家跨境旅游合作

力争在全区范围内布局和延伸铁路大交通,推进中国西藏与南亚国家的边境贸易,突出旅游合作,将构筑起“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的增长点。

以全区境内规划的日和铁路(新藏线)、香林铁路(滇藏铁路),作为基础线路,将为由西藏进入欧洲、南亚提供交通支撑。规划建设的日和铁路,由西藏日喀则经狮泉河到新疆和田。东西跨西藏、新疆两个自治区,西联喀和铁路,东接拉日铁路,连接南疆与西藏。日和铁路接近中印边境中段和西段,在高原地区运输、补给和快速部署方面,将有效提升国防能力,连接新疆,可融入“一带一路”向欧洲延伸;沿途可以饱览狮泉河美景、和田秋韵风光,同时串联起西藏和新疆的旅游景点,可以开辟出新藏旅游专线,促进西藏自治区全域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将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社会价值,提升西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规划建设的香林铁路(滇藏铁路),是从云南香格里拉出发通往西藏林芝的入藏铁路,它由丽香铁路香格里拉站引出,经中甸、穿越罗勒山、页卡,穿越白马雪山至滇藏交界的德钦,跨澜沧江,再穿过梅里雪山进入西藏,到达碧土。途经香格里拉等景点,隔着车窗还会看到德钦雨崩,沿途景观壮丽天然。

特别是以亚东县为枢纽,探索由西藏向西向南发展,建设跨境铁路,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已经布局拉萨至日喀则(即拉日铁路,已建成通车)、日喀则至亚东(即日亚铁路)线路,所有项目均在2020年前完工。即以拉萨为中心,向西延伸,经日喀则到达亚东,但还未出境。

鉴于亚东县在“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中的优良区位,可以在解决冻土融沉、筑牢路基,突破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屏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探索由亚东为起点至甘托克、至西里古里、至廷布三段跨境铁路。由亚东至廷布的铁路(亚廷线)可将辛托卡城堡、唐古差瑞、玫瑰园等旅游资源连接起来,令游客饱览沿线别具一格的异国风情。以锡金邦为例,其南部为肥沃的谷地,北部为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全境海拔几乎都在1500米以上,总体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居民多为尼泊尔族人,信奉藏传佛教。锡金古称“哲孟雄”,原为独立的世袭君主国,1972年结束封建制度,1975年在印度的主导下全民投票归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一个邦,其人口约60万,面积约7096平方千米。锡金的东面是不丹,西边与尼泊尔接壤,北方与中国交界,南面与印度西孟加拉邦相邻,不通火车。同时,与印度其他地方连接的交通干线,是贯穿该邦的印度国道10号公路。10多年前,锡金邦开始修建国际机场,至今未建成。一旦修通跨境铁路——“亚锡线”,将串联起这一黄金地带上的藏传佛教资源,如鹿野苑、火葬浴场、恒河、湿婆神庙、杜尔加庙、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等著名景点,形成“朝圣”旅游专线。

以此同时,西里古里是位于印度东北边平原上的古城,属于西孟加拉省,居民惯用孟加拉语、印地语、尼泊尔语以及英语。西里古里是印度边境上铁路、公路、航空的交汇中心,从西里古里可到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距离西里古里16公里,坐落着巴多格拉机场,承运的印度康空公司、喷气航空公司一直处于运营状态。西里古里是印度东北边境米轨铁路的枢纽,从西里古里有直达铁路至勒克瑙、高哈蒂和格蒂哈尔。新杰尔拜古里站是宽轨铁路线的枢纽,距离西里古里7公里。也有直达铁路至加尔各答(锡亚尔达和豪拉)、德里、马德拉斯、孟买、科钦等,新杰尔拜古里到大吉岭之间流行的“玩具火车”也途经西里古里。一旦修通跨境铁路——“亚西线”,将快速接印度米轨铁路、宽轨铁路,贯通与印度的地缘交往;还将打通西藏自治区至加尔各答、德里、马德拉斯、孟买、科钦,尼泊尔、不丹以及孟加拉国之间的陆路通道。布局“亚西线”上的旅游线路,将串联起默哈嫩达野生动物保护区、萨鲁加拉寺、维多利亚纪念堂、特蕾莎仁爱之家、圣保罗大教堂、泰戈尔故居、梅登公园、迦利女神庙、大理石宫、德里古堡、印度门、胡马雍陵、帝沙圣山、尚斯卡山谷、罗迪公园、默哈伯利布勒姆古迹群、象岛、阿旃陀石窟、科钦堡等景点。从而,彻底打通西藏——北印度——南印度东岸——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旅游环线。

由亚东为起点至甘托克、至西里古里的跨境铁路(“亚锡线”“亚西线”),除了分别连接印度锡金邦与西孟加拉省,这个区域地理位置还非常特殊。因为“亚锡线”覆盖了印中边境,而“亚西线”则靠近印度咽喉西里古里走廊,这一带正是“中印战备前沿”。将“中印战备前沿”打通,意味着打开了双方经贸合作的大门,推动实现互惠互利、共建共赢共享,或有效缓解两国在军事上的冲突,夯实国防基础。

待“亚锡线”“亚西线”与青藏铁路支线的拉日铁路、拉林铁路、日吉铁路(日喀则至吉隆口岸)全线贯通、全部建成通车后,将真正打开中国西南与南亚连成一体的局面,真正构建起中国西南与南亚旅游圈。从整体上发挥西藏自治区的生态优势,提升绿色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旅游与基础设施合作,积极促进中国国防与外交事业。

(三)加快连接青藏—欧洲国际物流通道

中国货物进入北欧国家市场,主要依靠中欧班列这种国际物流方式。中欧班列,主要用来装运集装箱,属于货运编组列车。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中国已经与沿线36个国家及欧盟、东盟分别签订了双边海运协定(河运协定);截至2017年10月底,中欧班列已新辟运行线57条,国内开行城市达到35个,到达欧洲12个国家34个城市,累计开行数量6000余列,极大地方便了国际货运和贸易往来;截至2017年11月,中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全球31个港口的物流信息互联共享。

目前,全国拥有西、中、东3条通道(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国家中西部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国家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东部通道由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满洲里(绥芬河)出境。分布在国家西南区域的西藏、云南 重庆、贵州、四川等省区,以及拉萨、昆明、曲靖、遵义、贵阳、黔南、成都、绵阳、德阳、南充、宜宾等城市,均作为西部通道上的重要节点,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距离西藏自治区较近的三条线路,分别是中欧班列(西宁—安特卫普)线路、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线路与中欧班列(成都—罗兹)线路。

其中,中欧班列(西宁—安特卫普)是青藏高原首趟中欧班列,它从青海省西宁市双寨铁路物流中心发出,前往位于比利时的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安特卫普,运行全程约需12天,主要运输藏毯、枸杞等青海当地特色产品。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则从重庆团结村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站,全程运行时间约15天,货源主要是重庆本地生产的IT产品。中欧班列(成都—罗兹)从成都城厢站始发,由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至波兰罗兹站,全程运行时间约14天,货源主要是成都本地生产的IT产品及其它出口货物。

目前,西藏自治区开通了拉萨—西宁往返的普通火车线路有6条,分别是Z223、Z6801、Z21、Z265、Z6811、Z165,平均运行时长20小时30分钟。与此同时,专门的物流线路还是空白。跨境贸易主要依靠日喀则市几个成熟的边贸市场面向南亚进行,国际合作渠道单一。加快连接青藏—渝新欧高速运输走廊,将快速连接欧洲市场,打开西藏自治区本地产品销路,实现多元化国际合作。因为接轨国际标准,倒逼生产技术和质量的提高,是西藏自治区布局一带一路欧洲市场的关键举措。

自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以来,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浩特三个口岸都已在满负荷运行,随着未来班列数量再增加,阿拉山口通行能力很可能出现瓶颈。

探索贯通拉萨—西宁、拉萨—成都、拉萨—重庆往返的局域物流班列,并探索全新的物流线路——拉萨—西宁—立陶宛、拉萨—成都—立陶宛、拉萨—重庆—立陶宛,从长远来看,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和运输效率。立陶宛建设的两个新货运中心,不仅拥有充足的换装设施,还可以提供45天免费存储服务,比现在正在运行的其他出境物流目的地潜力更大、便捷性更强。

这样一来,西藏自治区生产的纺织品、机电产品、农产品、畜产品、中药材、粮油食品和轻工品,以及特色产品(山羊绒、麝香、松茸、虫草、藏红花、雪莲、尼木藏香、优质油菜籽),均可以经由连接中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进入欧洲,从而打开国际市场,实现出口获利。

(四)推动实现科技突破和信息技术应用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着眼未来经济发展,全国各大城市都已经进入科技创新竞赛阶段,西藏自治区在新一轮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更不能错失机遇、节节滞后。构建智慧城市、推进工业经济4.0、运用大数据改造传统农业等,均离不开现代科技人才与技术创新。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增长潜力,推动实现科技突破和信息技术应用,需要质、量并举,将人才与创新“捆绑”,实施科技兴区战略。

第一, 全区立足现有教育资源,下大力气“留住”人才、培育“本土”人才,是具有长远效果的根本措施。本土人才是支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本土人才的作用发挥好,将能够带动一大片。放眼全国,本土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有目共睹。西藏自治区更有其特殊性,本土高端人才适应民族身份多样融合、语言文化习惯趋同、身体及生理条件适应高原高寒缺氧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生养自己的家乡具有归属感和反哺情节。这些因素是决定“本土”人才立足岗位做贡献的内在原因,也是西藏自治区“留住”人才之缘由。

第二,用真情实意把人才“请进来”。充分利用全国援藏的政策优势,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着力建好产品研发机构,不断提升产品研发工作人员的质量和数量。积极利用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机制,推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指导。结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及《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瞄准东部沿海一批双一流高校,创新优惠政策,定向吸引毕业生到西藏自治区基层就业,充实地方经济发展力量和产业人才。同时,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大胆用才,为人才作用的发挥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合理使用人才,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因岗选人、人岗相宜,实现人才使用的效益最大化;二是坚持人才优先、合作共赢,从根本上实现人才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使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三是坚持以人才为本,解决人才在科研经费、安家落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人才安心工作、潜心科研。

第三,推动建立在职职工“走出去”培训长效机制,配合企业技术升级改造。针对当前企业用工难、用工成本高的状况,配合企业升级设备、改造工艺技术,持续优化职工技能。可以通过采取政府搭台、舆论引导、企业参与、职工自愿的方式,建立长效的职工培训机制。面向包括农村实用人才、致富带头人、种养殖能手、商贸流通能人以及产业工人在内的多个群体,开展赴内地学习培训活动,以学代促,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全区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实现科技突破和信息技术应用。从而,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坚强的后盾,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西藏自治区西藏一带一路
都是西藏的“错”
探索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点滴思考
西藏自治区歌舞团送文艺下基层演出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2017-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一览表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事业发展调研与分析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