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夹滞临床观察

2018-03-22 06:22何森辉武晓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横纹儿科学风热

何森辉,武晓光

(1.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风热感冒以发热、头痛,咳嗽,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等为主要症状[1]。小儿 “脾常不足”,感邪之后脾运失司,致乳食停滞,阻滞中焦,为感冒夹滞[2]。笔者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感冒夹滞,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64例,均为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至郑州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3±0.95)岁,平均病程(20.35±9.34)h。治疗组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62±1.02)岁,平均病程(23.13±10.25)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儿科学》[3]。①发热,咽痒咽痛、咳嗽,鼻塞、喷嚏、流涕。②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③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考《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4]风热夹滞证。主症为发热,脘腹胀痛; 次症为咽部红肿,纳呆,恶风寒,头痛,出汗,咳嗽,有痰,全身酸痛,面色潮红,大便秘结,小便黄少。具备主症发热、脘腹胀痛及次症任意3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及中医症候诊断标准;②年龄6个月~5岁;③病程在48h以内。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154)。1岁以内每次1g,1~3岁每次2g,4~5岁每次3g,每日3次,连服3天。

治疗组用推拿治疗。①开天门200次。天门穴位于两眉中点至前发际。患儿取仰卧位,医者拇指置于眉心处,其余四手指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固定头部,拇指轮换直上推至发际。②退六腑200次。位于前臂尺侧边缘,自腕横纹直上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医者食中两指并拢,其余三指呈扣指状,沿患儿前臂内侧尺侧缘,由肘横纹推向腕横纹时,指腹着力呈直线进行,着力平稳速度均匀,从肘推向腕时着力,返回时不着力。③清天河水200次。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医者食中两指并拢,由腕部推至肘部。④揉板门200次。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医者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⑤清大肠200次。自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成一直线。医者用左手握住患儿的左手,使患儿手掌侧置,以右手的食中指夹住患儿的拇指,使患儿拇指呈外展位,患儿食指呈伸直位,医者用拇指的桡侧面,从虎口推向指尖,先推左手,再推右手。⑥摩腹:患儿仰卧位,裸露腹部,医者掌心向下,手掌的前掌鱼际和掌根贴于脐周,掌心贴于患儿脐。先从脐开始做有规律的环形摩动100次,逐渐扩大范围摩动至全腹100次,再逐渐缩小范围至脐100次,手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方向为顺时针即泄法[5-6]。整个推拿过程手法频率约1min100次(清大肠约1min120次),推拿时间约20min。治疗3天。

两组治疗期间均清淡饮食,多饮水,多休息。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痊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体温基本正常,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有效:体温较前下降,主要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比较 (h,±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对照组 32 40.86±11.70 43.76±10.28 45.49±8.29 54.13±11.45治疗组 32 30.75±8.82 37.71±11.14△ 39.54±12.92△ 47.72±11.85△

5 讨 论

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易于感受外邪,其病变部位主要在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肺为五脏之华盖,故首当其冲。小儿肺脏娇嫩,喜清肃,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司腠理开合,开窍于鼻,外邪自皮毛、口鼻侵入,客于肺卫,导致卫表失司,腠理开合失常,卫阳被遏,肺气失宣,因而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经证候。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素有乳食积滞,脾胃不和,感冒后外邪伤及脾胃,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食滞中焦,表现为脘腹胀满,纳呆,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腹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苔垢腻,脉滑等症[8]。

推拿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天门穴位于督脉,督脉统督一身之阳,通过对督脉局部穴位推拿按摩,调理气血阴阳,使阳气得宣,卫表得解,达到驱邪外出,固表实卫的目的。六腑穴主要用于各种热证。《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谓:“此为凉穴”,能清热凉血,同时也具有壮水制火、滋阴潜阳之功。天河水用治外感发热,身热烦躁,口渴咽干等一切热证。板门穴具有健脾消食、运达气机的功效;清大肠穴能清利肠腑,导积滞功效。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功效[9];推拿疗法辅助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夹滞疗效较好。

[1]单海军,侯江红,王晓燕,等.中药药浴对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疗效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7(4): 318.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1-62.

[3]薛辛东.儿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67-268.

[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J].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 :204-208.

[5]张媛.推拿配合敷脐法治疗婴幼儿风热感冒夹滞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28.

[6]边慧霞.推拿疗法治疗小儿风热感冒5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3): 261.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3.

[8]姜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 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6-197.

[9]刘明军,王金贵.小儿推拿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60-62.

猜你喜欢
横纹儿科学风热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On the Generic Taxonomy of Opisthotropis balteata (Cope, 1895)(Squamata: Colubridae: Natricinae): Taxonomic Revision of Two Natricine Genera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推拿“四横纹穴”定位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