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解毒胶囊佐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2018-03-22 06:22张振中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疏风中耳鼓膜

徐 伟,张振中

(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河北 新乐 050700)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中耳积液、耳鸣耳胀等[1],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发展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严重者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等,甚至造成永久性听力丧失[2]。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SOM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10例,均为新乐市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门诊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61耳),男31例,女24例;年龄12~58岁,平均(34.7±9.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9天,平均(14.2±5.1)天;单耳发病49例,双耳发病6例;鼓室导抗图显示B型29例(33耳),C型26例(28耳)。对照组55例(63耳),男28例,女27例;年龄14~55岁,平均(35.5±9.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32天,平均(15.4±4.2)天;单耳发病47例,双耳发病8例;鼓室导抗图显示B型30例(35耳),C型25例(28耳)。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科诊疗常规》[3]。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具有耳闭塞感或闷胀感等临床表现,伴有听力减退或自声增强,或有间歇性耳鸣或轻微耳痛。耳镜检查显示骨膜充血,鼓膜光锥消失或变形,鼓室积液时鼓膜呈橙红色,可见弧形线或气泡随头位置变化而变动。纯音测定为传导性耳聋。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风热外袭证辨证标准。耳疼痛、胀闷,听力减退,可有耳鸣,自听声增强,发热,口唇干燥,闭塞,头痛,鼓膜内陷、充血,舌质红舌苔薄而黄,脉浮数。

纳入标准:①符合SOM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风热外袭证辨证标准;③未接受SOM相关治疗;④签署协议书。

排除标准:①鼻咽部病变引起咽鼓管阻塞;②化脓性中耳炎或中耳肿瘤病史;③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④心肺肝肾严重功能障碍;⑤过敏体质;⑥依从性差,不能完成临床观察;⑦妊娠期或哺乳期。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瑞典AstraZeneca AB公司生产,批号201501022)4喷、1日2次,头孢克洛片(苏州礼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41209)0.75g、1日2次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J150928)10mg、1日1次口服,连续用药1周。

治疗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118)4粒,1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1周。

3 观察指标

主要症状、体征(耳内胀闷、耳内闭塞感、耳鸣、鼓膜充血)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计1、2、3分。

治疗结束后1个月用丹麦产AD226型测听仪测定0.5 kHz、1kHz、2kHz气导听阈值。

中耳积液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痊愈:主要症状、体征(耳内胀闷、耳内闭塞感、耳鸣、鼓膜充血)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8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较前缓解,积分减少30%~80%。无效:症状、体征无缓解或加重,积分减小于30%或增加。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积分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耳内胀闷及耳内闭塞感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耳内胀闷及耳内闭塞感积分比较 (分,±s)

耳内闭塞感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5 2.09±0.48 0.96±0.20 16.115 0.000 2.06±0.45 1.01±0.32 14.102 0.000治疗组 55 2.11±0.52 0.45±0.12 23.068 0.000 2.10±0.52 0.42±0.16 22.900 0.000 t 0.210 16.216 0.431 12.230 P 0.834 0.000 0.667 0.000组别 例 耳内胀闷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及鼓膜充血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耳鸣及鼓膜充血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耳鸣鼓膜充血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5 1.98±0.51 0.85±0 .24 14.867 0.000 1.86±0.44 0.76±0.22 16.583 0.000治疗组 55 2.01±0.53 0.40±0.17 21.451 0.000 1.89±0.42 0.33±0.10 26.796 0.000 t 0.302 11.347 0.366 13.196 P 0.763 0.000 0.715 0.000

两组气导听阈值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气导听阈值比较 (dB,±s)

表3 两组气导听阈值比较 (dB,±s)

组别 例 0.5 kHz 1 kHz 2 kHz对照组 55 19.36±3.47 14.78±3.05 11.60±2.91治疗组 55 12.79±2.83 9.42±2.08 6.33±1.75 t 10.881 10.767 11.509 P 0.000 0.000 0.000

两组中耳积液IL-6、IL-10和TNF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中耳积液IL-6、IL-10和TNF指标比较 (pg/mL,±s)

表4 两组中耳积液IL-6、IL-10和TNF指标比较 (pg/mL,±s)

组别 例 IL-6 IL-10 TNF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 55 95.53±9.46 62.38±9.55 18.289 0.000 72.39±8.68 49.19±8.47 16.021 0.000 9.36±2.27 6.43±1.80 7.501 0.000治疗组 55 98.81±10.25 54.69±9.32 23.618 0.000 74.50±8.94 41.23±7.56 21.074 0.000 9.81±2.66 4.25±1.34 13.844 0.000 t 1.744 4.274 0.530 5.120 0.954 7.205 P 0.084 0.000 0.597 0.000 0.342 0.000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SOM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病变,发病原因与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不良、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5]。如未及时有效治疗,病情易反复或加重,可发生鼓室硬化、粘连,甚至出现鼓膜松弛部内陷袋形成,逐渐发展可导致耳聋[6]。

SOM属中医 “耳胀”范畴。主要病机为风邪犯肺,热邪瘀滞。治疗应以疏风清热,解毒消肿为主。疏风解毒胶囊中虎杖清热解毒散瘀、散瘀止痛。连翘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板蓝根清热解毒。柴胡疏肝解郁,解表退热。败酱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马鞭草活血化瘀,解毒利湿。芦根性凉清热泻火生津。甘草可益脾气,补心气,调和诸药。全方外散风邪,内清郁热,化瘀利湿。药理研究表明,疏风解毒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E2等内源性致热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发挥退热作用[7]。还可通过抑制多种炎症因子而控制炎症反应,且抗炎作用优于地塞米松[8]。

研究表明炎性因子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9],IL-6可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在机体急性期炎性反应、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IL-10是一种多功能负性调节因子,具有免疫抑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TNF是一种多效应细胞因子,其过量分泌可加重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0]。疏风解毒胶囊可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体征,恢复听力,提高临床疗效。

[1]邓启华,冯勇军,曾春荣,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7):1732-1734.

[2]王丽超,吕琨,黄潭荣,等. 耳塞通窍汤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3):220-221.

[3]杨仕明.耳鼻咽喉科诊疗常规[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27-329.

[5]徐晓霞,周美萍,张小英.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小儿非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368-370.

[6]张晓林,金玲,余少卿.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7(6):97-100.

[7]胡蓉,王丽华,张珺珺,等.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咽炎风热证的临床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14,37(5):460-462.

[8]ZHENGANG TAO,JINGYAN GAO. Shufeng Jiedu Capsule protect against acute lung injury by suppressing the MAPK/NF –κB pathway[J].BioScience Trends,2014,8(1):45-51.

[9]赵兴泉,钟渠. CD4+、CD8+T 细胞及IL-2、IL-6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关联性及临床意义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1):1-4.

[10]迟作华,刘振,肖平. Tregs及 IL-6、IL-10、TNF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2):255-257.

猜你喜欢
疏风中耳鼓膜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中耳胆脂瘤的效果及鼓膜愈合率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聊聊疏风解毒胶囊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疏风升阳治失眠
鼓膜穿孔会影响听力吗?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