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气不摄血型临床观察

2018-03-22 06:22路光明魏亚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证汤加减脓毒症

路光明,魏亚丽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脓毒症属中医“血证”范畴[1],致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病机多偏于火热气虚血瘀,与 “瘀、热、虚”有直接关系,治疗以止血、和血、补虚、祛瘀为主要方法[2]。本研究中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脓毒症气不摄血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均为2014年9月至2016年3月入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属气不摄血型。基础疾病为高血压15例,糖尿病14例,脑梗死12例,慢性肾病11例,慢性阻塞肺部疾病9例,恶性肿瘤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 平均年龄(69.5±6.9)岁。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710.4±8.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重症医学脓毒症诊断标准参考治疗指南》[3]。伴有多发性出血倾向,血小板降低,出现休克或微循环衰竭,发生微血管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气不摄血证的诊断[4],包括失血证和气虚证。失血证肌肤散有紫斑,反复吐血,血色暗淡,便血便溏,尿中带血;气虚证神疲乏力,食少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色淡苔白,脉细弱。

纳入标准:①入住ICU危重病房;②符合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诊断标准;③中医证候分型属气不摄血证;④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抗脓毒症治疗,建立机械通气,抗凝治疗,补充血浆和血小板,建立营养支持,调 节机体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参附注射液100mL加入250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日1次;归脾汤加减组方为黄芪30g,茯苓20g,山药20g,当归15g,党参15g,白术12g,白及12g。煎汁取150mL,加入三七粉6g,放置常温后,胃管注入,每次鼻饲50mL,日3次。

两组均治疗10天。

3 观察指标

检测治疗前后体温、呼吸频率、血小板计数。

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中医证候疗效评分下降70~95%。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疗效评分下降30~70%。无效:症状无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下降小于30%。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s)

分组 例 体温(℃) 呼吸频率(次/分) 血小板计数(1012/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4 38.39±0.76 36.87±0.62 26.07±4.82 22.91±3.21 153.37±56.24 169.57±56.85对照组 34 38.25±0.64 37.26±0.56 25.58±4.70 24.94±4.66 151.49±59.29 130.66±50.36 t 0.822 2.722 0.424 2.092 0.134 2.987 P 0.414 0.008 0.673 0.040 0.894 0.004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脓毒症属中医“血证”范畴,病机多为气阴两虚、阳脱阴竭[5]。凝血功能紊乱是贯穿于脓毒症整个病理发展过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出现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人数最多,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ICU重症患者多为老年人,自身基础疾病较多,损耗气血,多表现气随血虚、脾气亏虚、血溢出脉外。治疗应以补气固气为主,以补血养阴为辅[6]。

参附注射液有效成分人参皂苷、乌头生的碱等具有恢复元气、复脉固脱的作用,可发挥摄血、益气、生脉的功效,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出血和瘀血症状,调整体内凝血功能。归脾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甘草补脾益气,三七既可活血化瘀、止血,归脾汤可补益脾脏,脾气充盈则血液运行正常,引血归脾,生血益气。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脓毒症气不摄血型能改善临床指标,提高疗效。

[1]徐顺娟,芮庆林,奚啓庆.脓毒症中医辨证 分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86-287.

[2]李志军,刘清泉,沈洪,等.2013年脓毒症中心结合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4):194-197.

[3]肖莹莹,周仙仕,唐光华.脓毒症患者中医证候与预后的关系[J].中医杂志,2016,57(3):234-235.

[4]宋轶群,肖璐.分型论治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4):1879-1880.

[5]蔡国龙,杨敏春,严静,等.脓毒症患者不同中医证型T淋巴细胞亚群及活化淋巴细胞的变化[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8):1608-1610.

[6]李秦,王红,王超,等.严重脓毒症中医证型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77-380.

猜你喜欢
血证汤加减脓毒症
靖眩汤加减治疗梅尼埃病临证心得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气血亏虚型血证的处理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让“血证”上网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血证的概念辨析*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