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观察

2018-03-22 06:22王宇蔚王建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湿热型质子泵胃脘

孙 玫,王宇蔚,王建军

(1.河南省淮滨县中医院中医内科,河南 淮滨 46440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肝胆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2;3.河南省淮滨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淮滨 464400)

现代医学认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发病和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酗酒、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相关,其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常见。因此,对于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清除幽门螺杆菌[1]。本研究中用理胃舒肝汤及西药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淮滨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38.62±2.13)岁;病程(5.3±2.1)个月。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3岁~64岁,平均(38.19±2.42)岁;病程(5.4±2.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烧灼痛、饱胀、持续上腹不适等症状,幽门螺杆菌阳性,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炎症征象。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脾胃湿热型诊断标准,以口黏稠,四肢困重,头重,胃脘痞满,腹胀,恶心,厌食,口苦,大便稀粘,小便黄,舌质红等为主要表现。

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无本研究用药禁忌、无合并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治疗的疾病、2周内未使用影响胃肠功能和质子泵抑制剂。

排除标准:合并胃黏膜异常增生、胃十二指肠溃疡、恶变、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病程2个月以上、2周内使用影响胃肠功能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463240H00)20mg,每天2次;克拉霉素胶囊(安徽仁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600H23011)0.5g,每天2次;阿莫西林胶囊(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51021734)0.5g,每天2次。

观察组加用理胃舒肝汤(自拟)治疗。药用黄连10g,清半夏10g,黄芩10g,党参20g,厚朴10g,炒白术20g,鸡内金15g,乌贼骨15g,枳壳20g,苍术10g,薏苡仁20g,柴胡10g,干姜10g。每天1剂,水煎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1个月。

3 观察指标

对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时间、胃脘灼热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饱胀感消失时间和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

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2]

显效:临床症状包括胃黏膜充血水肿、胃脘灼热、反酸、饱胀感均消失,胃镜下糜烂或出血点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包括胃黏膜充血水肿、胃脘灼热、反酸、饱胀感均减轻,胃镜下糜烂或出血点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胃镜下检查无改善。

5 治疗结果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症状消失间比较 (d,±s)

表1 两组症状消失间比较 (d,±s)

组别 例 胃黏膜充血水肿消失时间胃脘灼热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饱胀感消失时间对照组 60 6.13±2.24 7.78±3.12 7.56±2.51 7.41±2.13观察组 60 4.13±1.24 5.21±2.01 5.12±1.25 5.01±1.26 t 8.613 8.834 8.561 6.587 P 0.000 0.000 0.000 0.000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均无肝肾功能异常或血尿常规异常。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时期 生活质量评分 症状积分 疼痛评分观察组 60 治疗前 56.77±3.51 8.13±0.22 6.21±0.25治疗后 95.92±3.51*△ 1.25±0.12*△ 1.34±0.32*△对照组 60 治疗前 56.60±3.24 8.16±0.24 6.24±0.21治疗后 81.24±3.25* 3.67±0.19* 3.25±0.69*

6 讨 论

奥美拉唑是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抗生素抗菌活性,提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目前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方案在慢性胃炎中广泛应用,但复发率高[3-4]。

《医学真传·心腹痛》谓:“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发病和饮食不节、外感湿邪之气相关。以脾胃湿热型为常见,治疗需遵循清热解毒除湿、健脾益胃为主要原则。理胃舒肝汤方中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清半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党参健脾和中益气,厚朴行气除胀,炒白术健脾益气,鸡内金消积滞、健脾胃,乌贼骨收敛止血、制酸敛疮,枳壳健脾益气、消积化滞,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薏苡仁利水渗湿,柴胡疏肝理气,干姜温中散寒、燥湿消痰。药理研究证实,党参可修复受损胃黏膜、提升机体抵抗力,黄芩和黄连可有效抑制细菌感染。诸药合用,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效果确切[5-6]。

综上所述,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效果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改善生活质量。

[1]邱江红,李留文,李长江,等.柴平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56-57.

[2]陆瑞峰,王俊,李琰,等.芩参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68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0):1469-1470.

[3]梁兆凤,冯绚兰.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57-59.

[4]陈波.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4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158-159.

[5]哲剑虹.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6):1055-1058.

[6]沈正艳.半夏泻心汤加减临床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7):2590-2591.

猜你喜欢
湿热型质子泵胃脘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某医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质控效果评价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