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观察

2018-03-22 06:22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罗米芬障碍性不孕症

张 励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有正常的性生活,在没有避孕的情况下,一年以上没有成功受孕而妊娠的现象[1]。不孕症属中医“全不产”、“断绪”范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2例,均为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32.57±3.16)岁;病程1~10年,平均(3.83±2.04)年。研究组年龄24~41岁,平均(33.46±3.62)岁;病程1~9.5年,平均(3.73±2.31)年。两组一般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mg,日1次,连服5天。

研究组同时加用疏肝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药用白芍15g,香附12g,丹参20g,熟地15g,山茱萸20g,菟丝子20g,肉苁蓉15g,桑寄生30g,杜仲20g,当归20g,牛膝15g,甘草6g。随证加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温服。

两组在月经周期第8d均检测卵泡,当卵泡成熟时,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指导性生活。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H、E2、FSH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和妊娠变化比较。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LH、E2及FSH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H、E2及FSH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H、E2及FSH指标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指标 对照组(46例) 研究组(46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H(IU/L) 12.63±2.04 9.10±1.19* 12.42±1.94 9.05±1.20*△E2(ng/L) 116.55±31.73 153.62±26.41*112.73±29.27 155.72±20.27*△FSH(IU/L) 9.72±1.17 7.25±1.06* 9.89±1.31 7.20±1.13*△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6 7.38±0.94 8.79±0.83研究组 46 7.41±0.81△ 10.01±0.74△

两组妊娠率比较。妊娠率对照组23.9%、研究组43.5%,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 论

不孕症病因复杂,其中排卵障碍性不孕约占不孕症的25~35%[2]。目前西医治疗多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药物为主,克罗米芬化学结构与乙烯雌酚相似,可竞争下丘脑及垂体内源性的雌激素受体,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低水平的雌激素可通过负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高,从而促进卵泡生长,促使排卵[3]。

《内经》云“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能有子”,“肾气足,天癸至,任脉通,肝气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为生殖之本,并且与司生殖及月经的冲任脉密切相关,肾虚不能藏精,不能充养经脉而不孕;肝藏血,主疏泄,肝肾同源,调节天癸[4],肝郁气滞,疏泄失常,天癸不能正常,故而不孕;肝郁气滞不能有效推动血液运行,血瘀阻滞冲任,冲任功能失常,导致不孕。肝郁肾虚血瘀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病机,治疗应以疏肝补肾、活血化瘀为主。方中白芍、香附养血疏肝理气为君药;山茱萸、菟丝子、肉苁蓉、桑寄生、杜仲、牛膝滋补肝肾,丹参、当归活血化瘀,共为臣药。佐以熟地滋阴补肾;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达到疏肝补肾,活血化瘀的作用。研究显示,补肾中药具有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及促进卵泡发育的作用,可改变宫颈黏液的黏稠度,利于精子的通过[5]。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后虽然LH、E2、FSH水平未见明显优势,但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率比较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可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1]刘利娟,孙荪,黄英,等.吴克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5):36-38.

[2]赵旭辉.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干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2,11(4):58-59.

[3]赵淑英,张晋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11):28-30.

[4]黄红梅,李群,彭瑶,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64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4,20(7):131-132.

[5]李聪华,孟慧玲,霍庆赟,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3):206-207.

猜你喜欢
罗米芬障碍性不孕症
克罗米芬、来曲唑和二甲双胍对PCOS患者促排卵效果和妊娠结局的网状Meta分析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假排卵与不孕症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克罗米芬抵抗的PCOS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促排卵的影响
克罗米芬联合尿促性素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及其对妊娠的影响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