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血瘀证疗效观察

2018-03-22 06:22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瘀神经功能脑梗死

刘 蕊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起病急骤、病情重、发展迅速等特征,治疗不及时易造成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伤,致残、致死率高。本研究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CI血瘀证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5例,均为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ACI血瘀证患者,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但不符合溶栓治疗指征,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加研究,签订同意书。排除重度昏迷、凝血功能异常或伴颅内出血性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4~78岁,平均(59.05±12.53)岁;病程3~23h,平均(7.71±3.45)h。研究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44~80岁,平均(60.85±12.30)岁;病程5~24h,平均(7.68±3.26)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及1995年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成都)《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2];中医证型诊断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3]辨证为血瘀证。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和中医的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或既往发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不影响神经功能评分的再次发病患者;③性别不限,年龄40~80岁,病程48h内;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既往有致残性中风;③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衰竭者或恶性肿瘤;④小孩及妊娠妇女;⑤急慢性感染及风湿性疾病者或研究期间合并感染;⑥低血压伴心肌梗死;⑦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和血友病;⑧有全身严重并发症;⑨严重精神疾病、痴呆。

2 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根据实际情况均给予基础性治疗措施。①确保呼吸道顺畅,予以低流量吸氧,必要时依据病情发展进行机械通气。积极控制其血压、血糖情况;②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80078)进行抗血小板凝集,每次1片,日1次;③用依达拉奉(南京先声东元药业生产,国药准字H20050280)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每次30mg,静滴,日2次;④伴脑水肿者给予20%的甘露醇溶液静滴,每次250mL,日2次,以降低颅内压。

研究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生产,国药准字Z20010100)6mL溶于250mL注射用水,静脉滴注,日1次;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广东星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5223)80mL溶于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日1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

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MRS、Barthel评分变化。①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4]用于评估临床预后及独立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得分越高说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越重,预后也越差。0级为无症状;Ⅰ级为除症状外无明显残疾,能承担所有日常工作;Ⅱ级为轻度残疾,能承担先前的活动,日常生活能自理;Ⅲ级为中度残疾,需要一些帮助,但无辅助能行走;Ⅳ级为中重度残疾,无辅助不能行走,日常生活不能自理;Ⅴ级为重度残疾,卧床,大小便失禁,需持续照顾;Ⅵ级为死亡。0~Ⅲ级为预后良好,Ⅳ~Ⅵ级为预后不良。②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2]评估包括10个项目,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评分大于60分为轻度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为中度功能障碍;评分小于40分为差,有重度功能障碍,生活明显需人照顾。Barthel分值高低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呈正比。

用药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用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秩和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制定[2]。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评价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评价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或增加小于18%。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加大于等于18%。

5 治疗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 (分,±s)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38 4.13±1.44 1.71±0.45* 9.888 0.000对照组 37 4.76±1.53 2.70±1.08* 6.691 0.000 t 1.836 5.206 P 0.070 0.000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 t P研究组 38 34.05±6.62 61.66±8.12 16.246 0.000对照组 37 36.54±6.5 52.70±8.34 9.296 0.000 t 1.643 4.714 P 0.105 0.000

服药期间两组均无再出血病例,且经血尿常规及各项生化检查无明显异常改变。

6 讨 论

ACI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颅内血管变窄,当斑块破裂时,可形成血栓而堵塞脑动脉而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防止血栓形成,恢复缺血组织再灌注,改善脑损害,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溶栓疗法是本病治疗的常用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避免脑组织坏死,但是该疗法禁忌症较多,且受溶栓时间窗的限制,并不适用于所有ACI患者。依达拉奉是临床常用的ACI治疗药物,属自由基清除剂的一种,能够迅速、高效地清除大量自由基,降低脑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保护脑细胞功能。研究指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静脉予以依达拉奉,经观察可发现大鼠的神经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阻止了脑水肿、脑梗死进一步发展[6]。

中医认为,血瘀是脑中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机制。活血化瘀疗法在中风治疗中的相关疗效报道也屡见不鲜,已证实其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疏血通注射液主要是由地龙、水蛭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常用于治疗血瘀证中风。水蛭素是水蛭中的主要成分,其作用类似于肝素,可以迅速与体内凝血酶结合,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活性,同时也与凝血因子、凝血酶等诱导的血小板相结合,阻止血栓形成[6]。地龙的有效成分蚓激酶具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有高亲和性,具有较强的纤溶作用,能够加快血栓的溶解速度[7]。川芎嗪注射液为川芎的活性成分,临床广泛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能降低血液黏度和抑制血小板形变,从而改善血流变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致残障程度,改善预后[8]。

ACI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仅仅针对单一病理生理改变环节的治疗,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疏血通与西药联合治疗总有效率更高,MRS评分、Barthel评分改善更明显,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ACI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1]中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86,1(2):56-57.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4]毕敏,马琪林,童绥君,等.不同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7,20(5):343-345.

[5]张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159-160.

[6]陈欢.疏血通辅助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67例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4):137-138.

[7]张燮,刘文操.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469-1470.

[8]唐石磊,高园林.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死血液黏度及凝血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4):161-164.

猜你喜欢
血瘀神经功能脑梗死
话说血瘀证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血瘀体质知多少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