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化的地理知识

2018-03-22 16:04唐晓峰
环球人文地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奇手段山水

唐晓峰

地理知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其中既可以有基本的生活知识,也可以有高玄的寰宇观念;既可以是艺术的源泉,也可以是科学的资料。因此,老百姓、艺术家和科学家都关注,甚至由此热爱地理知识。

由于时代不同,人们对于地理知识的关注和解读方式会很不一样。中国古人的悠然自得,流连忘返,创造了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比如南山只是一座山,因陶渊明的“悠然”而见就有了诗意。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结束了悠然自得,给我们送来了西方资本主义。达尔文、洪堡乘资本主义之势,前者考察全球,树立了科学自然观;后者从世界各地带回六万多种植物标本,其中有许多是欧洲人未曾见过的种和属。在新的科学时代,艰苦攀登的科学探险家站到了前列,自然山水是科学规律的见证,科学名山和科学峡谷一个个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比如黄山已不只是“梦笔生花”,李四光又加上了“第四纪冰川擦痕”。虽然依旧是此山此水,但在历史序列中,却先后容纳过古人的孤独、道士的神秘和科学家的艰辛。

现在是21世纪,“21世纪”这个名字本身便诱发着求变求新的躁动。今天,站在自然山水面前的不只是科学家,更有怀抱现代情趣的时尚旅游大军。这个数以千计、以万计的新式群体站在了前列,他们的素质正影响着自然山水的命运。

地理知识从科学家手里扩散到旅游大军、媒体受众等新的时尚群体中,地理知识本身也就从科学转变为时尚。作为时尚的地理知识,具有广泛的大众性,其内容复杂,有艺术、有科学、有猎奇、有怀旧、有理性、有怪诞,总之一切激赏价值都可以在时尚中找到存在的位置。在这样一种时尚知识的面前,各类专家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但真正的话语权却又不在他们的手中——专家只是知识元素的生产者,但不是时尚知识的转化者。

时尚地理不仅要有科学的准确性,还要新奇迷人,这样才能登上时尚。在“新奇迷人”这一点上,作为引导力量的媒体胜过专家。媒体的展示方式是推动时尚的威力手段,而展示手段是真正的时尚话语,专家在这里是无力的。今天的时尚地理话语已不再是单纯的人文手段(如诗歌与绘画等),而是借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如遥感数字技术、影视艺术等),它凭借更新颖的真实感来征服受众,比如一幅垂直拍摄的完整的青海湖彩色照片,让我们对这个古老湖泊感到别样的新奇。可以说,高科技手段提高了人类观察自然的宏观和微观能力,大自然从未像今天这样被美妙新奇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似乎出现了一个“新世界”,千年古国对自己山河的“写真”也感到吃惊。新的展示甚至造成概念的突破和知识的质变,对自然大地的感性认识和传统理解也在经历着新的重组。

时尚知识具有直接而广泛的社会价值,科学知识的时尚化标志着一种进步。当受众被引导到新的境界,就是一项文化成就。从科学到时尚,一方面是科普知识的时尚包装,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质的变化,地理科学知识加入到前沿生活文化的行列,成为相当大的社会群体高质量生活所必备的一部分内容,对他们来说,地理知识成了时尚生活情调的资源。

不过,由于时尚旅游的参与者是“广大群众”,旅游商人追求的又是超越利润,自然山水所受到的人文践踏程度也是空前的。历史第一次强烈感受到了对自然山水保护的需要,于是又催生了一個真正的新时代:一个对自然遗产负责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真正英雄,不是以“上帝”自居而行为放肆的时尚消费大众,也不是“老子有钱”而勾结权势的时尚商人,而是质朴忠诚的自然守护者。如果我们对于自然景观只有消费意识,却没有保护的意识,无论达到怎样的物质档次,都是愚昧落后的。现在,哪里有风景,哪里就有争斗,辩论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地理知识的时尚发展表明了大众对于自然山川的现代热忱。“时尚”乃是时之所尚,如果时尚在对自然的欣赏之上,再加上人文关爱,今日之时尚将会造就一种永恒的成就。

猜你喜欢
新奇手段山水
空蒙山水间
《山水间》
山水朋友
新奇的包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新奇博物馆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
山水聚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