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2018-03-22 11:49李启镇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探究性初中物理实验

摘 要:初中物理的核心是实验。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从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初中物理教学要以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主。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性

对于从前的物理教学,教师主要发挥着“授业者”的作用,而新课改则要求教师作为“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物理实验教学应该同理论教学一样,要尽量改善原来“教学形式乏味、学生没有兴趣”的情况,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科学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找到疑惑点,然后想办法解决,才能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 充分认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学这门自然学科比较注重实验。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形成对物理的初步认识,进而探索、证明物理规律,對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与求知欲也有促进作用,还能鼓励学生自愿参与科技活动。不仅如此,还可以改善物理教学质量,让学生养成恪守真理、敢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际上,物理学包括了实验与理论,借助物理学实验,人类才能实施一系列的科研活动,进而更加了解世界。与一切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的相互联系类似,物理实验和物理理论彼此牵制、相互依存。物理理论支撑物理实验,物理实验保证物理理论的可靠度,推动物理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所以,理论不能缺少实验,而实验原本就是一个借助理论而学习的活动。有关的实验教学是理解有关科学理论的基本途径,学生必须要借助实验研究进一步理解物理意义及相关定理。

二、 利用实验培训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

夯实物理基础,要以实验原理解析为主。刚开始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有的学生不清楚相关的实验原理,也不能科学的解释实验结果,为实验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所以,一开始就必须讲解实验原理,解析有关的重难点,列出相应的易错点,保证学生深入了解有关知识点,从而打造坚实的学习基础。真正开始教学时,要经常对学生提问,如,平衡摩擦力不可悬挂重物的原因是什么?平衡摩擦力为何只进行一次?不过,上述问题如果由学生单独思考,难度不小。像这种情况,学生就应该组成小组,共同研究,参照之前的知识点,进而找出答案。最后,再由教师为学生讲析实验过程的重难点及易错点。

三、 通过实验让学生有意外发现

新课改强调“要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何为兴趣?它是具有情绪特征的心理倾向,是最合适的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坚持不懈地探索、钻研真理。特别是才接触物理的学生,兴趣是他们学习物理的最初动力,而且以直觉兴趣为主。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教学中添加仪器模型,丰富演示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观察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演示实验是让学生能够直接感知教学内容的一个主要方式,也是形成物理概念与规律,认识及获得物理知识的一个必要途径。顺利精彩的演示实验,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探索物理的动力,还可以让学生牢牢掌握理论知识。第二,加入必要的诱惑性材料,吸引学生的关注。一般来说,中学生在上课后的15分钟,大多注意力还比较集中,学习动力较足。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段最佳时间,按照教材的指导,带领学生进行设问型的实验,调动他们的兴趣,最开始就造成疑问,掉掉他们的胃口,接着在正式教学讲解中回答问题,也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举个例子,讲解大气压的课上,教师带了两盒牛奶,分别放入了吸管,一盒用湿面团堵住出气孔,一盒不做处理,然后都放到讲台上,抽取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将其喝完,女生早早地就喝完下台了,但是男生喝了很久,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仍然喝不到一滴奶。从而牵出课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这个案例的原因,也就做到了以兴趣为主导地学习知识。

四、 利用“好动”特征,鼓励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源于实践,是以观察自然现象为前提,对科学实践及生产实践作出的总结。”物理学的发展与之相同,物理也属于实验科学,实验的基础是观察,观察促进实验向前进行。所以,对于中学物理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养成,还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条件,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勤动手、积极参与,学会独立做事,独立思考,自主思考物理规律,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满足感;对于课外时间,尽可能多地举办活动,包括参观、访问、听讲座、看科普展、参加物理竞赛等。如此,学生既能在课堂上掌握物理知识,也能在课外丰富见识以及加深认识,补充物理知识并进行物理实践。此外,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参与一系列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吸引学生制作小发明、小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简而言之,在实际的物理教学里,老师要用心设计教学方案,构造物理情境,大力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结合多媒体扫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阻碍,引导学生多思考,以便达成既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也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学习上有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借助实验,保证满足学生学有余力,教师从旁观察;学生学习力不从心,教师加以引导;学生掌握不了的知识,教师亲自演示。

作者简介:

李启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初中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