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助读材料 建构和谐高效语文课堂

2018-03-22 11:49唐斐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摘 要:助读材料的使用能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合理使用还能促使学生扩充阅读经验系统,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巧妙地运用课本教参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课程资源,借鉴名师名课提高开发助读材料水平,利用专家成果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在初中语文中巧妙引入助读材料能建构起更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助读材料;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助读材料包含的范围很广,包含教学参考、名师名课和专家研究成果等很多不同的内容。教师如果能在授课前先合理选择助读材料,则能更协调地设计各种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各种助读材料的帮助下激活阅读体验。教师若能根据学生所学文本的特点合理引入助读材料则能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建构,并有效解决教材提供信息过少的问题。

一、 参考教参,创造性使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要有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广义的教材除了包括教科书以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教师若能有创造性地使用,将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教参作为助读材料的方法让教学显得更具有系统性,也可以通过横向使用的方式让学生拓展资源。

如在学习《春》一课时,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创作手法,体会这篇文章独特的文字韵味。教师可以参考人教版教科书中的内容以课文补白的形式给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尝试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步阅读等各种阅读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此方法用于其他文本的阅读中,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对文章带来的效果。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横向使用教科书,参考一下苏教版等其他版本的内容。苏教版中有关于“阅读有独特的感受”“读书动笔”等内容。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摘取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尝试一边阅读《春》,一边将其中运用了独特表达方式的句子摘录下来,并说明其运用之妙处。教师还可以参考“知人论世读经典”中的相关内容,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资料,让学生尝试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朱自清创作的风格特点。

教师要依托教学参考书开发助读材料,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对教参的过分迷信和教条主义。如果能在联系课文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使用教参,那么将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借鉴学习,避免阅读出现失误和偏差。

二、 借鉴名课,批判性使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以利用著名教师的名课,找到其中展现著名教师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的地方,然后加以选择使用,将名课作为开发助读材料的宝藏。不少教师在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会有所困惑,不知道具体该推荐哪些文本,如果能借鉴一下名家的相关资料,那么教师将获得启发,推荐效果也会更好。

在学习《观沧海》这首诗歌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教师可以参考特级教师陈蕾的教学方式,该教师在授课时为了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在阅读《观沧海》后又自主赏读《夜上受降城闻笛》,并尝试写下自己对这首诗歌的想象和理解。教师在授课中巧妙地借鉴了著名教师陈蕾的方法,给学生展示了与之同类型的其他诗歌,并让给学生积极展开想象,以文辞作为基本,借助积累进行延展,然后和诗情形成共鸣,更深入地感受作者气势磅礴的创作风格。教师在授课中让学生拓展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尝试写出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这样的借鉴方法既参考了名师名课中的内容,又有了改良,选择的文本同样也是曹操的作品,这样能让学生尝试在阅读中总结出作者的创作风格。

教师要注意的是要对名家名课的内容进行批判性的使用,要尽量避免直接拿过来就利用,而应该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具体特点,对相关的助读材料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便能巧妙运用名家名课,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 请教专家,选择性使用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如果要促使学生提高鉴赏能力,教师可以参考专家专著中的相关内容,有選择性地使用其中的一些参考资料,实现对语文课程知识的教学性转化。将名家解读的内容以助读材料的形式引入课堂能让学生的眼界更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促使学生提高阅读审美能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创作的名篇,有不少专家都创作过品鉴这篇文章的论著,教师在教授中可以有选择性地使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鉴赏文本。例如可以将结构主义批评理论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到教学中,给学生介绍叙述视角等方面的知识,并有选择性地挑选一些论著中的内容给学生作为补充资料。如著名学者冯胜兰曾经撰写了《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复合型视角叙事》一文,介绍其叙述视角,撰写了《从文本解读角度探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一文介绍该文本的主题特点。教师可以摘取其中的片段让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对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复合型视角叙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分析文本时也能从该方面入手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

要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而和谐,教师除了可以引用专业知识类著作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各种背景材料、解读成果、未定稿等内容。若能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助读材料,也有助于学生展开积极分析,获得更多阅读成果。

学者赖瑞云在研究语文教学时曾经提出新三步分析法,认为在直觉体悟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还要引入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这为使用助读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辅助材料,在学生获得阅读初感的基础上运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这样能促使学生获得更多阅读体验,能有效地构筑起和谐而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唐平,龚燕春.助读材料开发路径浅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

[2]王唐平.几种值得开发的助读材料[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3).

作者简介:

唐斐,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