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的研究

2018-03-22 11:49李洪洋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课堂质量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

摘 要: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數学是培养人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为更好适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必须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授课理念,构建个性化、人性化的数学课堂,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2017年9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转撰文指出,“课堂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高层的论断,引导我们教育工作者将改革重点聚焦到课堂上来,寓示着教育改革的返璞归真,课程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深抓课堂质量,提升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为此,课堂改革的深水区正逐步转变到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改不仅仅是文件、政策的传达,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的更新,随之产生的课改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各级教育系统之中,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为中心、学生立场”,坚持以促进学习方式转变和关注学习成长的教改核心正悄然弱化了教师往日的教学主体地位,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要求课堂围绕学生开设,着力于教学行为的调整,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基于学情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引领“伙伴”,师生、生生之间通过讨论、交流,完成知识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将成为今后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工作方向。

一、 尊重学科性质,促进学习兴趣

新时期下的教育教学必然有着新变化、新形势,新课改是课程改革,这个“新”字尤为重要,它说明,当前所进行的改革要不同于往日,要彻底根治传统教育的隐患与弊病。由于我国一直采用应试教育体制,分数犹如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时刻萦绕在学生心头,课业负担与日俱增,我们不妨想一下,这样的数学课是枯燥、乏味的,特别对小学生而言,这又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过于呆板、僵化的授课模式怎能提起他们的兴趣?如果没有兴趣,相当于学习失去了发动机,一切教育便毫无意义可言。因此,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就要构建一个与之对应的教育模式,也应该“尊重课堂的性质”,尊重学科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扮演着教学主体的角色,由教师牵引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相对自由民主的教育学习中,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发现了数学知识的奥妙、精髓,能够主动地钻研学习、深入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达到认知、思考、创新、完善的目的。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成效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二、 创设教学情景,转变学教关系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要构建“生活力”课堂,即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由教师负责引导教学。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已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本出发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教学方案,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找规律》为例,教师首先构建“猴子摘香蕉”的学习情境:一个小猴摘1个香蕉,称为1;一个小猴摘2个香蕉,称为2。依此类推3个、4个、5个……一直到10。然后教师采用另一种说法:两只小猴摘1个香蕉是几?此时学生说是1,两个香蕉是几?学生说是2,仍然到10为止。数字慢慢变多,学生的回答可能有误,此时采取问题引导法:其中是否隐藏着一些规律,能不能算一下?我们假设猴子数量是A,2个香蕉就是2乘A,3个香蕉是3乘A……然后让学生就老师给出的信息进行探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再难的知识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不难办到。

三、 立足体验运用,指向学会学习

学习数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属于个人,要想真正达到灵活运用的水平,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磨炼,对于小学生而言,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将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潜力,从而在数学的海洋中放飞自我,这一点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进行教学时,确保数学教学渗透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发现价值,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以学习《正负数》为例,进行一次“橡皮销售”体验,学生充当售货员,教师负责购买。橡皮进价为1元,售价为2元,每个“售货员”手持3块橡皮。轮流找几名学生与教师合力完成此次教学任务。每当教师“买”下货物时,“售货员”记录一次,一块橡皮是+1,两块橡皮是+2,一块也没有卖出去的同学记为-3。然后教师仍然以问题开动学生脑筋:“橡皮卖掉多少块才能赚钱”?有学生思维灵活、算数准,得出3块橡皮成本为3元,卖出两块才能回本余一元,也就是赚一块。相对说教形式的数学课堂来说,让学生从生活场景中体验数学知识,更有利于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 加强知识延伸,实现高效课堂

数学课堂是否高效,还要看一看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会运用哪些知识,学用相结合,才是数学教学的意义所在。从数学教学的本质来看,无疑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小小的“鸟笼”之中,因此说,数学教学的多元化、多样化,是今后小学数学教育的整改方向,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采取知识延伸教学策略,确保课后教学效率与课堂教学成效一致,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尤其对新颖的学习任务更加青睐,作为教师要擅于利用这一点,逐渐挖掘孩子的智力天赋。学习《长方形》后,教师布置一项课后作业:“班级的窗帘破了,孩子们能不能替老师想个好主意,应该买多大面积的窗帘?”然后给出具体数据,窗帘宽1米,长2米。计算面积长乘以宽,得出结论:2米。有些孩子持有不同意见,认为要考虑到边框、光照的影响,长度和宽度要略大于原数据。学生是真正用心思考了,说明数学课堂就是高效的。

由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使得部分学生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理解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为此需要进行课下的巩固复习和训练,即通过当前新型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来完成的家长参与教学,进行更加全面完整的评价。所谓的翻转课堂,主要是通过制作6~9min左右的小视频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中是结合某一知识难点或重点进行专讲精讲,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取所需知识。也正是下面以《统计与概率》相关知识的教学工作为例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教师将《统计与概率》微课视频上传至网上,或是将其发送至家长QQ群中,学生或家长便可以对其进行下载,之后学生便可以反复观看微课内容,对统计、可能性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对“统计是将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计算、分析的过程”相关知识进行掌握。信息化手段运用,可以丰富教学手段,知识学习不再仅仅在课堂,还可以在家中,家长可对教师进行协助,督促学生对不理解知识的相关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直至学生掌握这些知识。

五、 完善教學评价,技术支持学习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已经不是单单的由纸质化的终结性评价构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过程性学习,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大数据的技术分析,建立学习电子成长档案袋,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在《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提出:对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进行了强调,即“儿童在进入学校后,对数学的感受是其今后学习数学的关键节点,科学有效的数字化评价对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将关注焦点放在学生个体的知识学习上,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的核心素养下,采取学生互评、家长参评下的立体评价,进而在多样化的评价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及时评价尤为重要,特别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随意评价现象的发生,其主要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和自主学习上,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判断并作出有效的评价,可以采取课后延时评价。这便要求教师在实际的备课过程中能够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过重关注知识掌握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理解,随时随地记录学习过程,通过“学为中心”的学习要求,丰富教学评价体系,运用智能化设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视频、图片等非言语评价以及激励性评价追踪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持续性学习作好科学的评价。大数据的技术支持可以更好地关注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六、 结束语

基于小学数学的重要性,结合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想象、推理能力等方面构建新式教育环境,真正实现效率化、价值化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林玉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3):59-61.

[2]纪振辉.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9):224-225.

[3]张巧玲.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3):200-200.

作者简介:

李洪洋,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闰土小学。

猜你喜欢
课堂质量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