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数学教学增加趣味

2018-03-22 11:49张学峰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趣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学习的印象就是死板、枯燥。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象,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数学教学增加一点趣味,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合作融入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趣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教师都在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比较严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没有任何的趣味可言。学生只能被被动接受,每节课都要强制吸收大量知识,练习方式也是以大量习题为主。这种做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成效。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课程,无论是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都与他们的小学数学学习脱不开关系。因此,教师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找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以趣味性教学为数学课堂增加色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 以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与兴趣分不开的。要想使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程知识的学习中来,拥有无穷的学习动力,从更深的层次对数学知识展开思考,探究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无穷奥妙。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动手操作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以本题为例:有一个圆的半径是8 cm,在它里面挖去一个半径为4 cm的圆。求剩下的圆环面积。在做本题时,笔者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依照公式进行计算,而是让他们亲自动手,做出了一个半径是8 cm的圆。做完之后,再以本圆的圆心为圆心,在它上面重新画一个半径为4 cm的圆。画完之后将新的圆剪掉。然后,笔者引導学生对本题进行总结:题中所求的圆环面积就是利用大圆的面积减去所剪掉的小圆面积,只要计算出两个圆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减,就能得到正确答案。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为全面、深入了,数学课堂也变得趣味横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此外,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定义与公式,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应用,学生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厌烦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定义与公式,笔者就将竞赛的模式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来,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如进行“乘法口诀”的学习时,笔者就将一些乘法题写在小卡片上,并将所有的卡片放在一个箱子里,箱子上只留一个进手的口。比赛时,由学生挨个从箱子里抽取卡片,每人抽取三个,全都迅速答出得数算过关,否则就淘汰。几轮下来,选出优胜者,颁发奖品。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不甘心失败,因此,在课下他们都会认真背诵乘法口诀,期待在下次的比赛中获得优胜。

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帮助学生加强了记忆,而且,在大量的计算过程中,学生没有觉得枯燥,反而很热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数学思维也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只要教师能够持续不断地为课堂教学增加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就能得到连绵不绝的调动和激发,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将合作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每个人的教学中都难免会有一些缺点和不足,要想改变自己的缺点,教师就要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融入更多的趣味性。新课标倡导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好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开拓思路,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使数学课堂更具趣味性。

如学习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笔者先让学生单独解题,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学生肯定有不一样的解法,有的学生还会对问题的解决方法产生疑问。这时,笔者就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这些问题。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的解题方法是正确的,这样,自然而然的学生之间就产生了争论,小组之间的每个人都会讲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很好地梳理自己的解题思路,还能了解其他同学的解题方法,每个人的思路和视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拓,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所在。

合作学习实现了课堂上的人人参与,在交流、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将自己的思路与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在聆听其他同学讲解时也能有效巩固自身知识,实现了自我超越的目的。分组讨论使每个学生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都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在必要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引导学生的正确思路,避免合作学习的无效性。

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趣味,小学数学再也不是枯燥的学习过程,而是趣味与知识的完美结合。

三、 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生性活泼,顽皮好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以压抑学生的性格为主,学生的思维就会停滞,课堂教学也会变得死板。因此,为了给学生创设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数学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游戏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如进行余数的讲解时,笔者就随机发给了学生一些小卡片,然后让学生将这些卡片分成数量相同的几堆。在分的过程中有学生发现,不管自己怎样分,每次都会剩下几张卡片。他们不知道拿这些剩余的卡片怎么办,就纷纷来问老师。这个时候,笔者就为他们引入了余数的概念,并带领学生结合本次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和掌握余数的具体意义。最后,笔者再针对余数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本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活跃,再也没有以往那种死板的感受了。课堂的趣味性增加了,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得更轻松、更自在,所收到的效果也会更好。

总之,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很大的益处,也能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帮助。在充满趣味性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地激发,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将不再是一个梦想。

参考文献:

[1]张临英.浅谈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社会科学,2015,09(09).

[2]张璐.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探索与实际应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0.

[3]刘丽梅.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的设计与营造[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9.

作者简介:

张学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白草塬镇总堡小学。

猜你喜欢
趣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午睡的趣味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