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问题与优化策略分析

2018-03-22 11:49李雪松
考试周刊 2018年2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挥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高效作用,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解读信息技术教学问题,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日渐加快,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日渐扮演重要角色,是促进初中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初中教师必须深入解读信息技术教学问题,优化信息技术教学,高效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一、 优设课堂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站在班级学生的角度,解读信息技术课题内容,优设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具体化情境优势,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课题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优设,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课题教学各环节程度不高,无法高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教与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以苏教版《计算机安全与防护》为例,上课之前,教师以课题为基点,借助互联网等不同路径,查阅并筛选和该课题内容相关的高质量信息资料,和教材内容巧妙整合,以班级学生为导向,科学制作电子课件,优设课堂教学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课前制作的视频、短片等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观看的同时,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便于学生在优设的教学情境中初步感知课题内容,有效展开课题教学。在讲解《计算机安全与防护》课题知识中,教师要将其课前的电子课件巧妙地融入到课题教学各环节中,利用多媒体作用下的动画、音像、图片等,优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情境,将课题问题穿插到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有效思考,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深入了解并掌握课题一系列知识点,比如,计算机安全与病毒的概念知识,常见计算机安全对策,计算机病毒特点、具体传播路径,尤其是计算机防毒与杀毒的重要方法,科学构建关于计算机的知识结构体系,顺利实现教与学目标。

因此,课题教学情境的优设利于将抽象化、复杂化的信息技术知识生动化、直观化,便于学生不断获取知识以及情感体验,有效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高效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利于改变教与学的现状,有机耦合教與学。

二、 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知识层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多层次深化课题教学内容,层次要鲜明,难易度明确,符合班级各层次学生已有的能力与素养,便于学生真正消化吸收课题知识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层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内涵解读不准确,没有从学生角度入手,科学安排课题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单一化,重难点不明确、层次不鲜明,不利于班级各层次的学生实时把握课题重要的基础知识,也不利于他们将自身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应用到实践中,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影响各层次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层次的提升。以苏教版《有效获取信息(一)》为例,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围绕课题内容,设置层次鲜明的课题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预习课题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信息有效获取的多样化路径,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班级各层次学生收集的《有效获取信息(一)》课题信息资料以及预习情况,实时调整安排的课题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实效性、层次性等特征。在讲解课题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日常关注的相关焦点与热点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效获取信息”案例,巧妙融入到安排的课题教学内容中,进一步丰富课题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多层次引领学生有效分析引入的案例,深化理解课题重难点知识,清楚信息获取的具体过程以及加工、存储信息的重要方法等,真正消化吸收课题知识,为更好地学习后面相关课题内容埋下伏笔,在无形中顺利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层次。

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利于实时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途径,科学内化新知识点,有机耦合新旧知识,顺利提升信息技术知识层次,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

三、 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教学情境、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手段,有机耦合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最大化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彰显信息技术课程特色。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学生将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作用到实践中。以苏教版《制作作文选—制作卷首语》为例,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班级各层次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清楚图书制作具体过程,准确把握页面设置以及插入、绘制、编辑、饰等方法技巧,灵活应用Word技巧,科学制作卷首语以及科学评价作品,有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因此,理论与实践相关结合利于学生及时将内化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学“活”理论知识的同时,实时提高应用能力,科学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深化教与学,催生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引导学生高效掌握理论知识技能,提高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慧.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优化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20).

[2]张玫.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中小学电教,2015(05).

作者简介:

李雪松,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教学方法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